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三十一节(2/2)
“斛律光和六镇怀柔势力志在占据大河东西一统大江南北他迫切需要主掌权柄需要杀了和士开为此他非常需要山东五姓七家等汉族高门的支持和帮助但诛杀和士开等于公开谋逆国主高纬事后必定会血腥报复所以汉族高门的条件很简单要做就做彻底把国主高纬给废了另立琅琊王高俨为帝。”
“斛律光的女儿就是当今大齐国主的皇后如果斛律光帮助琅琊王高俨废黜了当今国主他的利益无疑将受到损失他未必能如愿以偿地总揆权柄。另外斛律家族为了确保六镇怀柔势力的整体利益他也不可能让汉族高门进入权力中枢所以他极有可能一箭双雕先利用琅琊王高俨和山东汉族门阀杀了和士开再动用自己的实力卫护国主高纬重击五姓七家等山东高门势力从而确保自己和六镇怀柔势力控制权柄。”
断箭霍然醒悟。斛律光一旦总揆权柄大齐将在他的治理下突飞猛进实力会得到飞增长。以大齐的强悍实力以斛律光、段韶和高长恭等人的出众才华大齐数年后极有可能击败大周一统大河东西。那时大漠上的突厥人正在分裂、内乱无暇他顾而大周因为失去了突厥这个盟友失去了制衡大齐的力量在内忧外困、在四方强敌围攻之下岌岌可危宇文氏极有可能丢失国祚。
大齐一统黄河流域和江左大陈南北对峙天下将再现几十年前柔然、大魏(北魏)和江左三强鼎立之局这是突厥人不愿看到的结果不过葱岭以西诸国和大漠上那些野心勃勃试图推翻突厥人的诸族部落却愿意看到这个结果。至于大周的命运除了大周人自己恐怕没人关心。
李丹对未来局势展肯定有所预测他有很大把握说服康国的摄政王答应自己的条件所以他昨天什么话也没说其实也没必要说只要“李丹”这个人出现在希望之星面前这件事就有办法解决。
但是李丹对大周未来的命运为什么采取这种放任态度?他难道不担心大齐局势的展对大周将产生致命威胁?难道他早有应对之策?
断箭的思绪突然回到了战火弥漫的中州。五月宜阳战事莫名其妙地结束了定阳大战的结局也是扑朔迷离而自己竟遭受不白之冤被流放到了敦煌这一切是不是都和大周未来的命运有关?是不是和今日大漠局势、大齐局势的展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中是不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李丹心事重重地走向马车脑子里乱成一团。
车门忽然打开萨满圣母手拿长剑气势汹汹地跳了下来“你想好了没有?跟他走还是跟我走?”
断箭愣了一下看看她手上的长剑尴尬笑道:“我必须到高昌去……”
“你去死吧。”萨满圣母尖声怒叱长剑如虹“扑哧”刺进断箭的小腹鲜血霎时喷射而出。
=
=
=
=
=
注释:
杂胡:
先要说明一点杂胡是指其种类繁多而言并非指其小弱此处的杂之一字个人以为似乎也并非是一般所想的那个杂交的意思。
关于这个杂胡一词先要知道胡是汉人对匈奴的专称。但是整个匈奴帝国部族之间构成复杂为示区别把匈奴单于部族之外的别部全部统称作杂胡。杂胡或杂种胡之名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南齐书-芮芮传》中称芮芮虏为塞外杂胡。皆因这些民族不是我炎黄子孙不曾居于神州华夏大地之故正统史官更是以为其非我族类心存鄙夷称其为“虏”、“胡”、“杂胡”或在名称的字面上加犬旁添革旁以示其不为我族所容乃为异类。故魏晋之时的所谓杂胡其本义是指匈奴帝国解体后曾经与匈奴部族有过政治统属或血缘关系的那些个有关部族。杂胡也是指其种类繁多而言并非指其小弱此处的杂之一字个人以为似乎也并非是一般所想的那个杂交的意思。
至唐代匈奴杂胡均已随历史进程而逐步消失而当时西域一带昭武九姓胡依然保留有种类繁多地区性强等各种特征故在隋唐以后昭武九姓逐渐成为人们一般所言杂胡的代名词而非一般概念之“杂胡”。陈寅恪先生在《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一文中即明确指出“杂种胡即中亚昭武九姓胡。唐人当日习称九姓胡为杂种胡。杂种之目非仅混杂之通义实专指某一类种族而言也。”
=
厌哒国的都城:
关于厌哒的都城玄奘《大唐西域记》称为活国即今a1ar1iz唐代为阿缓城地图上标为“月氏都督府”。但此前的《周书》、《魏书》、《隋书》都将此城称为拔底延、薄提即今日阿富汗的巴里或叫巴尔赫Ba1kh唐代称为缚喝地图标为“大汗都督府”。双方聚讼不休莫衷一是今一并录之。
=
怛罗斯河:
这里之所以要注释是因为在这条河上曾生了一场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对决就是著名的怛罗斯战役。
大唐天宝1o年(公元751年)高仙芝率领大唐军队试图恢复对葱岭以西河中地区的控制结果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大战就此开始。怛罗斯战役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大唐帝国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大唐帝国。
此战大唐帝国失败而阿拉伯帝国则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
假如没有怛罗斯之战或假如在那场战斗中获胜的是大唐帝国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展都将完全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讲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世界的面貌也是不为过的。
怛罗斯的所在地至今尚未完全确定但应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曾称江布尔)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