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往段同学家的路上(2/2)
既然历史知识指望不上太大的帮助,那就只能靠自己的分析了。
这个段棋瑞是合肥人,按地理位置来看应该属于南洋派系。或许这证明了他在北洋有着自己独立的一支势力?
从他炮兵专业来看,应该是属于技术流的军官。这样的军官一般而言性格比较耿直,而且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自大或者暴躁的毛病。这一点要等到当面见到人后才好下判断。
从大的来讲,段棋瑞如北洋后主要是在学堂担任教官或者校长一类的职务;加上他炮兵的出身或许更多是参谋人才而不是指挥型将领。这样的人一般善于布局而短于实际操作。
个人素质方面,记得历史上此人曾经被评为“六不,总理,是少数几个北洋军阀中洁身自好人格高尚的人。就算到了抗战时期,面对侵华日军的利诱威迫他也保持了作为中国人的人格。观其作为,应该是属于律己律人的军官。所以想要赢得好感,就必须表现出一种正派军人的作风。
不需要让他把自己当成心腹。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对方觉得自己属于纯粹的军人,是值得信赖的部下,讲信用的男子汉,那就足够了。
革命后刘裕有充分的时间证明对方判断失误。
感觉嘴有点痒,刘裕随手拿起眼前的一杯水喝了一口。
马车外,天地间已经进入了春季,田野上一棵棵绿苗,山林间一抹抹新芽,给世界带来了生命的气息。时间不过早上六点,农民却都已经在田里挥洒着锄头和汗水了。
生机勃勃。
苏北在地势上极为低平,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大部分地方河道纵横,尤其以里下河平原的河网最为密集;同时京杭运河沿扬州、淮安和徐州向山东延伸;苏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洪泽湖、高邮湖、骖马湖、白马湖、宝应湖、邵伯湖等。
清末的苏北曾经遭到捻军起义的波及,经济遭到沉重打击。祸不单行,与捻军几乎同时爆的还有黄河改道;两项加起来几乎摧残了整个苏北,活不下去的人们纷纷向四周逃难,其中尤以上海为苏北难民最多的城市。
这自然遭到先来一步,来自相对富裕的苏州和宁波等地移民的鄙视,他们把苏北人看作是下流人和没有文化的乡巴佬。但尽管如此,苏北人凭借人口的优势还是深厚的影响了上海的方方面面。
到了州年经过了五十余年的复苏,苏北早已摆脱了当初十室九空的局面。虽然谈不上多么的富裕,但像刘裕刚刚经过的那样充满了活力的村落也不在少数。
一天后,马车抵达了江北清江浦,江北提督段棋瑞的驻扎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