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 > 第二十四章 走进收容所 体验人生关(三)

第二十四章 走进收容所 体验人生关(三)(2/2)

目录
好书推荐: 葵花神功 正义守护之萝莉的逆袭 复仇伪天使的恶魔小姐 终极大脑 无心拥得帝王宠:凤栖铜雀台 上海滩黑帮乱世风云:刀锋情仇 步步喋血深宫路:帝妃绾君心 小小老公进错房【完结】 特工皇后太狂野【已完结】 狼性总裁太凶猛(已完结)

一会儿老炊事班长和一个四十多岁,穿着一身旧军装,腰上系着一块白围裙的男子从平房里走过来,他们拿着一些砍土镘、镰刀和小铲子等工具,来到跟前,老班长介绍说:“这是兵团驻石河子指挥部后勤处职工食堂的李班长,一会由他安排干活,希望大家服从分配,把锄草工作做好。”然后他向李班长告别,说他回去还要忙乎所里食堂的工作,等到下午七点来接下来接我们回去。

老班长走后,李班长把我们分为两组,土路西边种辣子、茄子的地里十个人,路东边种西红柿、葫芦瓜的地里十个人,任务是锄草和松土。

我和周俊鸿在以姜组长为首的一组,我们十个人被分到辣子、茄子的地里锄草、松土。另外十个人则分到西红柿、葫芦的地里干活。

一大堆工具很快被分到人手,有的拿铁锹或砍土镘,有的拿镰刀或小铲。

因为砍土镘是维吾尔族的劳动工具,来到新疆后才第一次见到,更没有使用过,我不敢拿。于是我拿了一把镰刀在前面割草,周俊鸿在后面用铁锹给茄子、辣子根部松土。大家干活都十分卖力,甚至有点比赛的架式。这里面干活最内行的要数姜组长和一个河南人,他们在老家可能干过农活,他们俩在我们组一路领先。干到上午十点时,路两边各组锄草、松土的活儿都干了过半。回头望去,在除去杂草和蒿棵的地里,辣子、茄子、西红柿、葫芦瓜一行行,一棵棵显得更加醒目。

一会儿李班长担来了两桶开水,并拿来了两包河南徐昌烟,让大家到林带休息一下再干,并夸我们活儿干得好。

休息一会儿大家又开始干起来,直到李班长和一个炊事员担着饭菜来到林带,叫我们吃饭时,大家才停下手来,这时地里锄草和松土的活都已经干了三分之二。

人们回到林带里,李班长和一个炊事员正在等我们吃饭。因为没有水洗手,两只沾满草绿和泥土的手只好在身上擦一擦拍打一下,拿上碗就去打菜。每个人先打一勺子烧豆腐,又给盛了一勺子炒葫芦瓜。然后到李班长那里发给一个二百克面粉蒸的白面馒头,再给上两块每块一百克玉米面蒸的发糕。也就是说这顿饭的粮食定量已达到了四百克。这在当时人们的粮食定量是绝对少见的,这一顿饭提供的食物比我们在“收容所”里一天三顿饭的定量还要多。这不仅说明了指挥部食堂对我们为他干活的肯定和奖赏,而且也证实了付出劳动与辛苦可以换来报酬――即劳动管饭的道理。

干了一上午活又累又饿的人们,将饭菜端到一边,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蹲在沟旁便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我进“收容所”的第一顿饭,领了一块一百克的玉米面发糕就没吃完,剩下的半块发糕给姜胖子吃了。但以后每顿饭一块发糕,半缸子菜汤,对于年轻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上顿不饱下顿饥,在“收容所”被关在大院里,虽然每天不劳动,但定量也少得有点可怜。同时多是粗粮又没有多少菜,常是喝些带点咸味的菜汤,所以在“收容所”里食物不足吃不饱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

正如姜组长说:“你刚来不习惯,过两天你就会争着吃的。”

没过两天就验证了他的话不是戏言。我端着大半碗菜,因没筷子,只好用两根树枝代替,拿着一个二百克的馒头和两块玉米发糕,蹲在一边也像别人一样大吃起来,不到十分钟就将饭菜一扫而光,又喝了一大碗白开水,此时我才感到肚子吃饱了,这是几天来吃的第一顿饱饭。

最后李班长对大家说:“筐里还剩几块发糕,有哪个没吃饱的还可以吃。”多数人你看着我,我看看你都说吃饱了。唯有使用砍土镘干活最快最凶的姜组长,和那个河南小伙子没吭气,但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馍筐子。

李班长将馍筐递给了他们,说:“这里面还有七块发糕,你俩能吃就把它吃掉吧。”

他们俩二话没说,也不客气,拿起发糕就着菜盆里的剩菜便吃起来。姜组长一连又吃了四块,河南小伙子吃了三块,逗得大伙过来围观。也就是说他俩吃的几乎是我们吃的两倍。姜组长一顿吃了八百克(一市斤六两),河南小伙子一顿吃了七百克(一市斤四两),是当时一般人两天的粮食定量,而被他们一个人一顿吃掉。

但是姜组长的肚子撑得有点像孕妇,小伙子肚子胀得已经弯不下腰了。

吃过饭已经中午一点钟,李班长和那个炊事员收拾好饭碗,馍筐准备返回食堂,并说:“中午太热,你们可在林带里休息一阵,侍到下午三点钟以后再干。”随后他们离去。

新疆石河子地区夏季干燥炎热,中午气温有时可以达到摄氏三十多度,地表温度可能会更高。

烈日当空如同火烤,指挥部南边大道上的柏油路面几乎被晒得要融化了,人走在上面就会粘脚。这时外面行人很少,我们二十个“盲流”饭后在林带里有的搞些乱草,有的垫点树叶,躺在地上横七坚八的睡午觉。

真是吃得香,睡得着。午饭吃得又撑又胀的姜组长和那个河南小伙子,此时都像“八戒”一样躺在地上,已经是鼾声如雷,呼噜不止了……

多数人已经睡着,惟我还心神不宁地躺在那里难以入睡。后来刚迷乎了一会,耳边就听到姜组长在叫喊:

“起来干活了!”

我想他可能是中午饭吃得太多了,睡在那胃里发胀难受,需要起来干些活才能帮助消化食物,要不然他不会这么早就把人们叫醒干活。

刚过下午两点,赤日炎炎,闷热难当,蹲在灼烫的地面上锄草,如同架在烧热的平锅上烘烤。太阳晒得人头皮发痛,汗流浃背,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下来,滴入下面被松过的泥土中。此时,我想起了中唐时期的诗人李绅所写的悯农诗《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通过今天在骄阳似火,挥汗如雨的劳动中,我确实体会到了农民种田的辛苦。

下午五点,我们二十个人终于完成了四亩多菜地锄草、松土的任务。此时李班长又送来了一担开水,并叫我们到林带里喝水休息。过了一会,“收容所”的老炊事班长来接我们,他告别了李班长带着我们由原路返回。

途中老班长对我们说:“今天,收容所的徐所长听说你们在指挥部的劳动中干得不错,非常高兴,给予表扬。希望你们还要努力,争取组织上的信任。你们中多数都是年轻娃,应当活泼,怎么死气沉沉的?在行进中可以唱个歌嘛!”

他不知道我们在炎热的地里劳动一天,已经累得腰酸腿痛了,那还有力气唱歌呢?

还是社会经验丰富的姜组长会随机应变,马上问大家唱个什么歌?

老班长高兴了,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学习雷锋同志,那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吧。”

队伍里不知是谁讲了一句:“我们都是盲流。”

“盲流也是人,就不能学习雷锋了?”老班长有些生气。

于是姜组长带着大家开始唱起了学习雷锋的歌: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放到哪里哪里亮,愿做革命的螺丝钉,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

一群“盲流”在老班长的带领下,行走在开阔平坦赤热荒凉的戈壁滩上,唱起了学习雷锋的歌子,一时忘记了疲劳,忘记了惆怅……

有点跑调的歌声在戈壁的前方――南山根处回荡。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