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医 > 第八十五章 天子脚下

第八十五章 天子脚下(2/2)

目录
好书推荐: 回到秦朝当皇子 血火明末 大海盗1895 问道仙神 无限之太上无心 双面偶像 重生鸿蒙之道 仙嫁 炼仙壶 俘获美人心

听到准话儿,张百户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连忙应声。这才安排手下去准备住的地方,自己则是跟着马车,一路负责车里两个人的安全。张百户不觉得如何,他身旁的几个手下再转过马头的时候,看车厢的目光却是带着几分不屑和鄙夷。

不用说,这一行人正是从济南府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城的赵越一行人。

这一路走来,赵越众人已经算是用了最快的速度来赶路了。眼见要到达目的地,所有人都是开心不已,显然大家都知道到了地方,就可以好好休息一番。可谁也没想到,紧赶慢赶还是遇到了城门关闭,吃了一个闭门羹。

因此众人说不郁闷,那是不可能的。好在冯公公“通情达理”,没有刻意刁难。反倒是车厢里的大个子一路上絮絮叨叨麻烦不少,要不是有张百户的警告,还顾忌着那位冯公公。说不起就要拖那大个子出车厢好好教训一顿。也不管这大个子有什么神医、诸葛亮之类的名声。这路途赶的久了,换谁谁脾气都好不了。

于是等到马车重新动起来,走到后面的一名便装的锦衣卫就不由得嘀咕了一句:“白长那么大的个子了,这点寒冷都受不住!还爷们呢。”

舒服的缩在车厢内的赵越不知道自己被人鄙视了。

话说他们这一行人过了保定府,赵越就深深的体会到了北方那还未消散钻心刺骨的寒冷。

其他人倒是习以为常,赵越却是暗自惊讶。特别是在这一天的傍晚,夕阳西沉,快要到北京城城墙根的时候,这种寒意那真的是透过车厢厢壁,挡都挡不住,哪怕车厢中已经点着小火盆了。

按照现代阳历的算法,这个时候都应该快进五月份了,正是chūn暖huā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这怎么越往北去,气温低也不至于低的这么厉害啊!

赵越自然不知道,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其实是因为此时的明朝正在经历着向“小冰河时期”极度寒冷的开始过度的一个过程。

赵越也不会知道,他此时或许就在见证着一个老大帝国,轰然倒塌前,那最后的一场华丽盛筵。

翻开史书就会发现,到了明朝的中后期,亚洲地区特别是远东的气候就会进入一个“小冰河期”。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气候变化,使得这个时期的明朝疆域内天灾不断,连续二十年大旱,赤地千里,庄稼也随之连年歉收。而没有粮食,百姓就吃不饱饭,再加上明朝晚期苛捐杂税日渐沉重,压迫的百姓不堪重负,才引发了整个北方大范围的农民起义。由此才导致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天灾**、内忧外患之中,轰然崩溃。正如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最后无奈的那句“朕非亡国之君”,寥寥六个字,发自肺腑,是对兵败如山倒,无可奈何huā落去,内心有所不甘的自然流lù。

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冰期还要暖和,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

“暖和”和“短”都是相对而言。按照气候学家的计算,这一场“小冰河时期”差不多贯穿了明朝大半个时期,直到明朝灭亡。

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无疑这是致命的打击。

就连清朝国史馆编撰的《明史》评价崇祯皇帝时说:“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sè,忧勤惕厉,殚心治理。”由此可见,崇祯皇帝的自我评价“朕非亡国之君”,并不是文过饰非的夸张之词。但是,明朝恰恰在他手上灭亡了,于是乎历史让他背上了“亡国之君”的恶名,似乎有点不太公平。人们只能感叹他生不逢时,进行委婉的解释。

而这些故事,此时还没有人能够察觉到,就连现代人的赵越也懵懂不知。他只顾着抱怨火盆内的炭火不够旺盛。

所以当他们一行人在城门外一处驿站停下来时,赵越就迫不及待的跳下车,一个箭步就想要钻进驿站“暖和暖和”。可是还不等他的脚迈进驿站的大门呢,两道寒光却是唰的一下再他面前闪过,惊的赵越一个jī灵,顿时就忘记了那刺骨的严寒。

然后就听到有人冷哼一声说道:“闲杂人等滚开!小心了自家性命!”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