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严家父子(2/2)
可惜位高如此与严嵩而言,却并不能让他满足。
前些时日,北方俺答汗部再次入寇,翻过边墙,进犯京畿重地,一时震动朝野。当时陕西总督曾铣上疏请趁机收复河套,内阁首辅夏言等人大力支持,嘉靖也颇为心动。可是严嵩却在嘉靖面前禁言,谓其不可,擅起边衅,与国与民都有大害!古之先贤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鞑靼人苟且与北地荒芜之地,茹máo饮血,逐水而居,居无定所,如今犯边,无非是chūn黄不接,族人无以为生,抢些钱粮财帛过去,必会自退,又何必大动干戈,到时候予人口实,有伤国体……
接着严嵩又以夏言与曾铣sī下勾结,谗于嘉靖,只希望借此良机,找找夏言麻烦。可惜他的进言虽然被皇帝采纳,可也不是全部接受。最起码现在夏言那老匹夫还呆在他的首辅位置上没有下来,看来要想将这个老匹夫赶下台去,还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内阁首辅啊!
想到那个位置,古井不bō的严嵩内心深处也不禁有几分心动。
没错,严嵩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站到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去!
可惜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想自己十八岁中乡试,二十五岁中进士,列二甲第二,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就读,初lù才华,就被阁臣李东阳在内的不少士大夫誉为“咸伟其才”。正德二年,授翰林院编修。一时间可谓是风光无两!
但就在严嵩人生当中最得意的时刻,一场大病无情的将他打倒,迫使他无比难过的回归家乡养病,这一离开,就是十年!
人生一共才有几个十年?那段时间无疑是严嵩最艰难的时期,随后虽然他还朝复官,可是物是人非,昔日意气风发的才子英才,都已经是过了而立之年,即将面对不huò的中年人了。
十年时间弹指过去,也失去了他人生最重要的黄金十年。
也就是在那时,严嵩也遇到了他人生当中最大的宿敌,恩怨纠葛不断的学生、恩主、政治对手,刚刚得中进士的夏言……
………………………………………………
………………………………………………
严嵩刚才就在想自己的老对手夏言,不过回过神来听到面前这个矮胖子说话,心中烦闷的他就忍不住出言训斥了两句。
不过话音一落,一旁就有人笑呵呵的站起身来,对他说道:“东翁,大公子无非的想为府上填补一下家用,正是仁孝可嘉,东翁又何必斥责。”然后又对那边站在书房正中满脸不虞的矮胖子笑道:“大公子虽然不好读书,却是胜在通晓经济,擅长实务,想那蜀汉主刘玄德当年不也是这般样子,还不是成就一番丰功伟业,大公子也不必记挂在心,正该是率性而为才不失本真。”
原来书房中央这个矮胖子正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字东楼,小名庆儿(PS:据说这厮竟然是《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原型,就这形象,港片中的男星们啊……悲了个剧的)。如今还在国子监里读书,虽然他父亲归为武英殿大学士,目前也没有意思为他谋个一官半职。可尽管如此,这严世蕃为人颇为圆滑,善于交际,在京城权贵当中颇有一定地位。倒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衙内。
只不过待他转过身来,借着书房内的灯光一照,却不想这矮胖子的脸上还戴着一只黑sè眼罩——原来他的一只眼睛竟是瞎的!
“含章,就你才会说庆儿好话。好啦,以后这种事情你们sī底下当做玩乐打发时间也就是了。万不可以舍本逐末,把时间都làng费在这些杂事上面。”严嵩笑着说道,看样子他颇喜欢站起说话的那人。
“东翁尽管放心,这些都是小道,以大公子的聪敏必然不会沉mí其中。倒是今天含章听到一件有趣的事情,不知道东翁与大公子可有兴趣听听。”这个叫含章的微微一笑,便是要把今天下午发生的一件趣事讲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