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命案(惊喜送上!大章!)(1/2)
第一百一十六章命案
赵越举着筷子这么一愣,一旁的许肃瞧见,就不由得疑惑的问道:“老师怎么了?可是这里的菜sè不合您的胃口?”
赵越停顿了片刻,摇了摇头,等把嘴里的ròu丝咽了下去,这才一脸奇怪的说道:“你们都尝尝看,我总觉得这菜的味道有些单调,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这话一出口,一旁上菜的小儿脸sè可就不好看了,谁都喜欢听赞美的话,挑máo病都不喜欢,因此面sè不虞的说道:“客官,可是哪里有所不妥?”
胡三看到这一桌子sè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早就忍不住了,虽然他也是出身小康之家,但是酒ròu对于他而言,除了过节过年能够尝点荤腥,平时也是一日三顿青菜豆腐,因此当听赵越这么一说,他就先迫不及待的伸筷子夹起一口塞进嘴中,紧接着脸上就露出灿烂的笑容,好不开心的含糊说道:“赵先生,这广德楼果然是名不虚传,就这简单的酱炒ròu丝,也做的这么地道,够滋味”
听到这话,小二哥脸sè才好看一点,不过看赵越的脸sè也愈发的不善。
“恩?”赵越闻言又是一怔,这时许肃也尝了一口,然后也点头说道:“这味道是不错,虽然没有八珍斋的大师傅做的美味,却也是难得的手艺了。”
赵越见这两个人都对这家的菜肴赞誉有加,就奇怪了:“难道说我的味觉出问题了?”好奇之下,赵越又吃了几口,可还是感觉这味道寡寡的,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
这时就听那胡三摇头晃脑的说道:“要说这酱炒ròu丝啊,看着简单,却是要讲究料厚入味ròu要选用最好的里脊ròu,切丝,用蛋清、酱油、淀粉,还有绍兴老酒腌制,等下了锅,ròu丝炒白捞出待用……加酱,加糖,最后等出过了淋上几滴香油,抓把葱丝,啧啧,这味道就出来了……”
“等等”赵越从胡三的话里忽然察觉到了什么,胡三倒是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说出了话。
“对了是没有味精。”赵越脑海中灵光一现,顿时想明白过来,原来这菜里面大概的调味料都有,唯独缺少了味精这最画龙点睛的调味品。
话说现代就有人不喜欢吃味精,觉得味精含有的成分对身体有害,可惜赵越从小吃到大,早习惯了这种味道,即便是不用味精,也会加一些jī精之类。等到了明朝,到了沈甸村,一日三餐都是些粗茶淡饭,加上眼下这青黄不接的季节,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菜,因此他也没有太过留意味道。
后来又是北上赶路,又是在太医院后厨临时吃小灶,都没有太正经的品尝过这个时代的菜肴。
直到这一次在广德楼,这才恍然大悟,并不是所有的厨子的厨艺都不佳,而是此时的明朝还缺少许多后世常用的调味品而已。
如此一来,赵越也不由得有几分遗憾,不过他对吃的也没有太多讲究,未来有时间他或许会想想寻找一下味精的替代品,可是现在他还没有改行做美食家的打算。更何况没有味精,这京酱ròu丝的味道虽然单调了一些,却也并不差,相反,能够在调味品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做出这种美味,这广德楼的厨子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于是接下来赵越只得找借口解释了一下刚才自己的奇怪反应,又对身旁的店小二说了几句抱歉的话,这才算是含糊过去。
不过说是放开肚皮吃,可惜三个人因为一路吃过来的,肚子里早就有了东西打底,故而每道菜没吃几口,就慢慢停下筷子。只有胡三这小子,年岁小,正是饭量大长身体的时候,倒成了主要的战斗力。
这样一来,两个成年人酒足饭饱之后,就开始聊起来昨天阑尾炎手术的事情。同时赵越也好奇的听着四周酒楼的常客们山南地北的侃大山,不过只听了几句,赵越就不由得有几分得意和脸红了。因为今天酒楼里八卦的头条主题是——太医院群医对绝症束手无策,阎王殿神医救生死妙手回chūn……
不勒个是吧,不过就一个晚上而已,怎么我昨天在太医院的事情就nòng的满城风雨了呢
赵越有点晕了。在没有娱乐传媒狗仔队的明朝,赵越实在是无法想象人们的信息渠道究竟是怎么建立的。
话说今天早上起来赵越还去看了一下虎娃,这个本来都被判为绝症的孩子此刻已经开始逐渐恢复。伤口复原的情况也很理想,相信没什么意外,再有个两三天就可以脱离观察,回家静养去了。
对此,虎娃的父亲从昨天到今天,每当看到赵越都要跪下磕头,感激之情无以言表,nòng的赵越本想多看看他儿子,也不得不尴尬的远远避开。
许肃很是佩服赵越的医术,一天之内就能够让病人起死回生,对于一个发烧感冒都要几幅汤药的中医而言,这才是真正的“药到病除”。
除了古之神医,现实中许肃还没有从别人身上见过,哪怕他死去的父亲,前太医院院使许绅。
正是如此,听到四周对自己老师的事情议论纷纷,许肃更是对赵越推崇有加,三句话不离本行,草草的吃了几口菜,陪着喝了两杯酒,这位就又开始追问起手术的事情。只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出事,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不过这一次情况有点变化,问了没几句,许肃竟然忽然停住,像是想起来什么,然后就在赵越疑惑的目光中,面露几分犹豫之sè,然后一发狠,这才鼓足勇气对赵越低声说道:“老师,请容学生说一句冒昧的话。”
赵越对自己新收的这个学生了解不多,可是也知道这位许家大公子是心中藏不住事情的,当即就抬抬手,毫不介意道:“你说,中医开方问诊我或许不如你,可是这开刀手术,我自问还是没有什么能够难倒我的。有问题尽管提。”
许肃一脸的为难,他要说的不是这事儿。其实昨天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初时许肃是被人推着向前走,半是本能使然,半是赵越拉扯着,卷入了一场风波。等事后回到家中冷静下来,许肃才忽然惊醒过来,觉得一切都好像是在做梦特别是自己认下的老师赵越,身上发生的事情似乎有些不妙。
当然,这个木头呆子自己也不明白哪里不对,可是自从他父亲许绅“暴毙身亡”之后,他以往一根弦儿的脑袋终于学会了转动起来——虽然有点卡。
首先他觉得堂堂的东厂提督太监轻易的收下赵越为子侄,这事儿就透着那么一股子不对劲;其次就是赵越的来意……据说是小冯公公请来的,可是能够动用到司礼监的太监来请一个地方上的郎中,本身就带着几分神秘sè彩。而司礼监是什么地方,赵越或许一知半解,可是从小到大都在太医院里长大的许肃,即便是对这些不感兴趣,可是耳濡目染之下,懂得也比赵越多的多。
因此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许肃最后“分析”出,赵越这一次怕是“凶多吉少”,为什么?他自己也不得而知……可是望着父亲过世灵堂的方向,他总感觉自己父亲的身影还在眼前飘dàng。
一时间这个只重义气行事的书呆子,顿时焦躁了起来,一会忍不住去想赵越神奇的医术,一会又幻想赵越也死于非命……等好不容易熬过了一个晚上,到了天一亮,这位许公子就迫不及待的跑来太医院,想要劝告赵越离开京城。可惜赵越当时急着出来逛街,这么一打岔……他就忘了。
等到现在安静下来,许肃又想起来这件事,他这才犹犹豫豫的开口,半天才对赵越冒出一句出来:“老师,你还是赶紧回山东吧”
话音一落,还不等赵越一脸疑惑的做出反应,就听到楼下嘈杂声一片,紧接着就听到有人大喊大叫道:“快来人啊有人杀人了”
…………………………………………………………
…………………………………………………………
太医院大门外,两顶青sè小轿停放在台阶底下。
一名年岁不是很大的小太监面sè不虞的看着守门的小吏,尖声质问道:“昨天来的赵先生哪里去了,不是说让你们好生照看着吗?如今咱家奉命前来请赵先生入宫,要是耽误了咱家事情,小心了你们的脑袋”
“公公息怒,实在不是我们没照看好,而是赵先生一大早上就出去了,至于去哪里,我们也不知道啊要不公公你先消消火,进来休息片刻,兴许赵先生一会就回来了。想必,想必赵先生知道公公大事,不会走远。”门前小吏点头哈腰,虽然不相信一个小太监能够一口要了自己的脑袋,但是宫里出来的人,也不是他能得罪的。
“不必了本公公没工夫在这里等,你们赶快安排几个人四下去找,一定最快的速度把赵先生找回来,要是误了事情,我拿你们试问”这小太监显然是出身牛犊不怕虎,难得出宫办一次差,别看年纪不大,可是这气势却是很足。
眼见这个小太监如此难缠,守门的小吏也为难起来。
正当这个时候,忽然一个平民打扮的男子出现在太医院的门前,还不待众人反应,就瞬间来到那小太监的近前。
小太监和守门的小吏都是吓了一跳,可是就在这时,就听对方低声说道:“赵先生正在东街口广德楼用饭,公公如若有事,请随我来。”说着就见此人亮出一只铜质的腰牌,原本还对这人一脸堤防的小太监当看清楚这腰牌,顿时神sè平复下来,点了点头,很是顺从的一挥手,连个招呼都不和守门的小吏打,就径自追着那人离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