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百废待兴(1/2)
第二百零九章百废待兴
走出皇宫大门之时,赵越的身上早就不见了那种患得患失的神情。
上了早就安排好的马车,赵越也没有去别的地方,直接就让车夫赶车送自己回家,也就是“梅园”。
这一路之上赵越抛开东宫太子的事情,只想着全大明朝第一家“人民医院”应该如何运作的事情。说实话,这一天赵越已经期待了很久了。从初到沈甸村那个小渔村开始,摆脱了穿越来最大的心理障碍,赵越一门心思就是想拥有一间属于他自己的手术室。然后就是想要建立一家现代化科学完善的医院。
可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赵越这一步步的走过来,真可谓是跌跌撞撞,没有一丁点的规律可言,但是却没想到竟然鬼使神差的促成了这么一件一直积压在自己心中的大事不光是如此,回顾自己这半生的经历,恐怕都没有这短短的几个月里经历的丰富多彩,惊心动魄,还有匪夷所思。
不过现在仔细回味一番,赵越忽然发现自己似乎与这个时代完全的融入在了一起,各种各样的关系牵绊起来,再也无法分出彼此了。
赵越这一番心思外人自然不得而知。当他的马车到了“梅园”之后,一下马车赵越才赫然发现一大家子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都等候在门口了。
盛大的欢迎场面实在是让赵越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可是等到他前脚刚迈进府门,就从一旁的王葳蕤口中得知戚继光到了的消息,顿时就是愣在门口。
“什么戚继光到京城了什么时候的事情”赵越大吃一惊,简直是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王葳蕤一旁低声说道:“戚将军是今天刚到的京城,一进城就派人过来打过招呼,至于他自己,则是带着手下人去兵部衙门。来人说,戚将军是因为上一次山东剿倭的事情,才被兵部传召入京面圣答对,估计是另有任用。”
戚继光进京的消息对于赵越来说,实在是一个意外之喜。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按照原本历史的轨迹戚继光就是因为剿倭的事情,被嘉靖看重,后来一步步的被提拔起来。先是每年去蓟镇轮训,然后是嘉靖二十八年戚继光考中武举,正巧次年又赶上北方鞑子再次入寇京畿,正逢蒙古俺答汗兵围北京城,戚继光临时守卫京城九门,并两次上书陈守御方略。由此才正式的在大明朝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所以没过多久,就被嘉靖提升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后,戚继光整顿卫所,训练士卒,严肃纪律,使山东沿海的防务大大改观。接着才有后来的浙江抗倭、福建抗倭,调镇蓟镇,北面戍边,戎马一生。
而如今算日子正是戚继光人生开始起步的阶段,去兵部述职只是开始。接下来按照历史轨迹,戚继光就要到北面的蓟镇开始一年一次的轮训了。
赵越忽然心中一动,想着戚继光要是离开了山东,会对自己,对沈甸村的事情有什么影响。
“戚将军说过什么时候回来吗?”赵越直接问王葳蕤道。
此时王葳蕤俨然一副“梅园”女主人的架势,家里面上上下下的所有大事小情管家几乎都会和她汇报。当然,之所以没根小雪说,那是因为小雪年纪小,再加上天生隐疾,所以才会如此,并不是管家有了什么不尊敬的心思。
小雪从赵越进门开始,整个人就好像是无尾熊似得挂在赵越身边,亦步亦趋。王葳蕤和家里所有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知道小丫头喜欢腻赵越,以前的时候小丫头还有几分矜持,牢记哥哥长辈他们教导的什么三从四德,可是渔村的孩子,从小就是在大海边长大的,自来就和男孩子一样的疯野,再加上条件因素,寻常人家连个字都写不出来,又何谈这些穷讲究。
正所谓是“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在沈雪和赵越算是确定了未来的关系,再加上她大哥沈雄,以及赵越这两个大老爷们一味的宠爱,小女孩儿那点天真活泼的本性终于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这要是放在一般的大户人家,这就是大逆不道的罪过。小门小户恐怕也不会让一个女孩子如何活跃,不说好不好看,就是名声传出去嫁人都是成了问题。
可惜这些事情在赵越这里都说不通,在赵越看来,沈小雪是注定这辈子是他赵越的女人了,脑子里的思想还停留在后世的他,眼中的女孩子就应该是现在小雪这个样子的。所以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去,反正他是不会理睬的,关键还是要看沈雪是否活的快乐。
对此“梅园”上下众人都是对赵越的肆意放纵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王葳蕤更是心里面暗自羡慕小雪可以没有任何伪装的生活。至于她自己,年纪其实也比沈雪大不了多少,可是性格使然,让她表现的格外稳重,特别是她心里还有点小心思,那就是要替赵越管好这个后宅,做一个贤妻良母,贤内助。
当然这些心思赵越不会知道,王葳蕤目光看向沈雪时先闪过一丝羡慕之后,就立刻回赵越话说道:“戚将军说兵部述职的时间不会很长,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今天晚上他就能过来与大哥你见面。”
赵越点了点头,想到戚继光这一次进京,只不过是因为剿倭之事立功受奖而已。嘉靖皇帝已经明文通报天下,本来是不用本人亲自去兵部述职的。而现在戚继光既然被传到,那么就说明戚继光的名字已经入了朝廷大佬们的心中,估计未来会被重点培养,然后另有重用。可是赵越深知戚继光未来的轨迹,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个领兵的兵头而已。
朝廷对武将向来是吝于封赏,以至于戚继光到最后也不过是一个总兵的职位。而且只有统兵权,没有实际上的权利,以至于到了最后哪怕是一个七品知县依仗着文臣的身份,都敢和大名鼎鼎的戚少保顶牛,最后戚继光因为收到张居正的牵连被迫辞官归乡,最后病故于故里,这其中正史野史都充满了令人浮现连篇的遐想。
不过现在这些事情不用赵越多去费心思,因为戚继光这颗大明朝冉冉升起的将星,还正是起航的时候,未来的事情交给未来,眼下赵越还是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事情。
比如说戚继光一旦要是被调离山东,自己在山东的基业怎么办
而在这一瞬间,赵越脑海中几乎是立刻想起来莱阳吴家的事情吴家在山东可是货真价实的一条地头蛇,自己把吴家得罪的那么狠,赵越可不相信吴家人能够和自己善罢甘休。所以有戚继光在,吴家人还能有所忌惮,可是戚继光一离开,一旦来一个官商勾结,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家业,说不定就能被人家给颠覆了。
想到这里,赵越就立刻想起来吴家大公子的事情。
赵越忽然露出一脸的苦笑,然后对众人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来:“看来我和这个;大公子‘还真的是命中犯克啊还是说,大明朝的所有大公子都看我不顺眼?”
抛下一头雾水的众人,赵越回到了自己的院子。这个时候王葳蕤又和赵越说了一下在客房住着的陈公子的事情。
说到了陈公子,赵越还真的恍然大悟似得想起来这么一个人。话说这位陈公子可是和王葳蕤他们一起到的京城,然后就搬进了客房,等着赵越给他做手术呢。
可惜最近一段时间赵越忙的是脚后跟打后脑勺,早就把这么一个人给忘记了。如今想起来赵越才猛地惊讶的问道:“感情这段时间他就赖在我这里,吃我的,用我的,还住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