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戚继光述职(2/2)
毕竟救死扶伤是积阴德的大好事儿,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要说yin*良民入了贱籍,这事情恐怕就要掀起一片轩然大*了。
“良民?”这个词汇让赵越瞬间联想到了后世某一个特殊时期。
“这件事情先不提,想来良民之中没有人愿意做大夫,却不代表就没有人愿意来学。更何况随着医院遍布全国,逐渐改善行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可以让这些事情迎刃而解……”赵越说的轻松,可是众人却并不看好赵越的想法。
不过这些事情现在说的确还早,万事开头难,先把这第一步走好比做什么都强。
赵越可是信誓旦旦的把开医院这件事情在嘉靖面前提高到了关乎于江山社稷的高度上面了,容不得他有半点马虎。
接着又谈论了一些开办医院的细节,徐渭就立刻坐不住和赵越分手,再次出门去找他的那些老师朋友,替赵越鼓吹医院的事情去了。
当然,美其名曰“拉赞助,拉投资……”赵越可是深知这个念头最有钱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商人,而是躲在幕后的那些读书人
不说徐渭为赵越的事情前后奔走,也不说“梅园”所有人都开始为了一个计划行动起来。
只说快要到了晚间夕阳西下的时候,让赵越一直牵挂在心的戚继光终于出现在了赵越的面前
多日不见,戚继光的身上似乎有发生了变化,没有赵越想象中的一身戎装。正相反,今天戚继光是一身文官样式的紫袍,只不过和文官官服不同的是,文官胸口的补子都是一些飞禽,而武官则是走兽
因此头戴乌纱帽,一身圆领紫袍胸口缝着一个虎豹,腰间一条素金带,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如果不是那个补子,还有知道戚继光的身份,谁会把这么一个英俊威武,气质不凡的正太,当成一名职业军人看待。
“元敬怎么来之前也不和我打个招呼怎么样,我离开你们这些日子,你们可还都好”赵越与戚继光两个人一见面,赵越就情不自禁的上前热烈的拥抱了一下戚将军,只可惜他如此热情的表现,只让这个面对倭寇都面不改色的少年将军,也不禁面带酡红,神情好不尴尬。
当着众人的面,赵越热情的将戚继光接进了府里。
直到进了中庭院子,戚继光才恢复过一些将军本色出来,左右打量了一下赵越的这座宅子,也不由得出口称赞了几句。
“常听闻说京城居大不易,在这天子脚下,真可谓是寸土寸金,就是寻常的各部堂官也未必能够置办起这么大的一份家业出来。兄长这才来京城没多久,不光是打响了名头,就是这家业也操办了起来,兄长大才,实在是让小弟叹为观止,佩服不已啊”戚继光啧啧赞道。
看着戚继光不同于贺震他们一到来时的一惊一乍,赵越就不由得叹服将门出身的戚继光果然有大将之风。就说这份沉稳的架势,就非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当即赵越客套了几句,就把戚继光引进了客厅。
待两个人分宾主落座,赵越就先问起戚继光去兵部述职的事情来。
戚继光面无表情的正色说道:“此番兵部招某进京,除了述职,还是想要本将带登州卫士卒北上蓟镇充实军力,抵御北方元蒙鞑子。再者也是朝廷觉得地方军镇军
力懈怠,也想要借此良机,轮番训练一番。日后也好做大用……”
赵越一听这话,就立刻把眼下的事情和历史联系到了一起,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这历史果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轻易的发生变化。哪怕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让戚继光剿灭倭寇的事情变得顺利起来,可是即便是没有自己,恐怕戚继光同样也会来到京城,开始他波澜壮阔的精彩人生。
想到这里,赵越不由得收回了一些心绪,然后问道:“既然是轮训,兵部可是安排了时期?”
戚继光正襟危坐道:“兵部安排的是每年十二月份轮训蓟镇,三月返回山东巩固地方卫所。到时候每年会抽调登州卫千人以上的士卒,然后随后视情况而增减。”
赵越点了点头,心说这样一来,除了这三个月的戍边时期,加上来回奔走的时间,朝廷倒是把春耕秋收的时间计算进去了。这样一来,地方卫所的官兵,每年入秋秋收之后,就轮到北方去戍边抵御鞑子,然后到了来年开春,就回乡春耕。
只不过如此一来,朝廷兵部的大佬固然是“人性化”布置了,还记得不能误了农时。却忘记了这么一番折腾,会不会造成各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
比如说地方卫所会因此出现厌战情绪,毕竟这种类似地方民兵似得的训练方式,在后世已经被论证过,只会造成地方各种弊政丛生,比如说地方贪墨军饷,如此一来军械不齐,粮草不济。于是富人花钱就可以逃脱兵役,穷人则要为此备受盘剥,就算是出了人口,北上轮训,是生是死也未可知,到时候重者还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如此一来,别说是兵部那些大佬们一拍脑袋想当然出来的加强国防的重要方针无法落实,就是地方也会因此而出现波动。
这也是为什么一有什么天灾**,各地起义就会瞬间如星火燎原揭竿而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这些事情赵越没办法对朝廷的那群自以为是的重臣们说,也不可能说给嘉靖听。就连面前的戚继光,以他的身份,就算是说了也是白说,平白无故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出来。因此赵越就犹豫了一下说道:“北方戍边,对国家安危对百姓安居乐业都是大事,只是北方寒冷,登州兵贸然北进,必然会水土不服,加上天寒地冻,很容易滋生疾病。如此一来,这军营中除了保暖的衣物帐篷要准备好,这防止冻疮的药物也要备齐了。否则到时候必然会误了大事。”
赵越只能从医生的角度给戚继光提出一些建议,戚继光闻言连忙拱手抱拳,感激道:“兄长此言大善只不过这军中衣物帐篷都由蓟镇地方补给,小弟就算是有心也是无力。倒是医药的事情还要劳烦兄长帮忙。当
然,最好兄长要是能和小弟一起北上,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赵越一听这话差点被吓了一跳,心说我好端端的跑来北京就已经够远了,你还让我再北上。不说自己这百十来斤够不够鞑子几刀砍的,就算是为国戍边,最次你也要给我一条步枪几颗手榴弹什么的心里才能踏实,指望着几把大刀片,赵越可不敢想象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场该如何生存下去。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赵越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了。
好在戚继光也只是随口那么一说,也没指望赵越真的和他一起北上。
再说这事儿估计开始也要等到今年年底呢,倒是不急在一时。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