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法院建设(2/2)
第二种模式则是德国模式,他们的福利和工资相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要高,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人力成本的高昂,因此他们不得不展能够代替人力的机械,因此才让德国在统一之后,科技实力迅提高,工业水平迅达到了世界一流,这其中自然有国家提倡教育的原因,不过劳动保障制度在这方面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在下面,则是他对中国现状的一些看法,但是他明显是写了出来,但是又用mao笔涂掉了。不过仅仅这些已经让张晓星意识到了,房英吉在法律上面的造诣果然名不虚传,他不但能够从单从法律的方面处理问题,更能将法律上升到一种复兴国家的工具。
“为什么hún战不休,为什么不能坐到一起?是法律出了问题吗?不……不可能的,他们都已近认可了法律,护法运动不就说明了这些吗?”房英吉紧紧抓住头,嘴里咬着港币,眉头紧蹙,似乎有着无穷烦恼。
“不是法律出了问题,而是没有一支执行法律的力量!”张晓星说道:“临时约法乃是孙中山先生提议,经中华大地无数英才制订,其中包含的共和精神,民族精神,令人赞叹,但是这临时约法的执行是以南方几十万革命军为根本的,南方革命派自毁长城,临时约法沦为一张废纸,这才让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上台。”张晓星忍不住说道。
房英吉怒道:“你这种说法,岂不是跟那些军阀一般无二,以军队贯彻法律,根本不是法律应有的精神,当年美国华盛顿独立宣言之后,布宪法,以共和立国,难道这一切在中国就行不通!”
张晓星不紧不慢地说道:“中美两国国情不同,而且当时美国华盛顿布的宪法,未必就有什么高尚的缘由,美国的宪法实际上是一种政fǔ跟各大财团组织的约定,就跟我们帮派之间一样,你每天给我多少保护费,我给你提供保护。美国的法律就是一种制定利益分配原则的法律,法律这种东西,如果将它想得太过高尚,就会失去实用xìng。”
房英吉被张晓星这一套惊世骇俗的理论讲得一下子怔住了,他在欧洲和美国学到的法律,都是标榜自己的制度如何优秀,自己的文明如何达,但是自己被这些浮在字面上的东西míhuo了,居然无法看到其中的根本。反倒是开始认为中国人的劣根,根本无法接受这些真正美的东西,甚至开始质疑中国人民族是否是优秀的民族。
此时被张晓星一下子点出来,他原本就是绝顶聪明的人,张晓星的话根本所学的东西一印证,就不难现张晓星所说不错。
房英吉走到张晓星身边,深深地给了鞠了一躬,张晓星连忙跳开,说道:“房先生,你在做什么,我可承受不起这种大礼啊!”
房英吉叹道:“困扰我几十年的难题,今日一朝得解,多谢老师了!”
张晓星连忙摆摆手说道:“对法律我可一点不懂,我可当不起您的老师,您就别寒碜我了!”房英吉说道:“老师,不懂其枝叶,却已经得其精髓,以老师的大智慧,若是学习法律,成就一定在我之上。”
张晓星被房英吉nong得目瞪口呆,法律是什么玩意,根本经不起推敲,即便是**律粉饰得如何漂亮,在现代信息高度流通的社会,网上无数聪明饱学之士,这一jiao流,自然就能够推敲出法律的实质是什么。此时却被房英吉当成了救世箴言一般,而且要将张晓星当成老师,这却是张晓星始料未及的。
当这么一个学问大家的老师,自然是很爽,但是张晓星却也知道自己在法律上面是什么水平,别说是当房英吉的老师,即便是当人家的学生,都还不够格。
为了不自取其辱,张晓星坚决让房英吉改口,房英吉也是因为终日思考魔怔了,才会对一个比自己xiao了二三十年的年轻人叫老师,现在听张晓星推辞,他也顺势答应了。张晓星这才说道:“这次我来是为了请你主持编纂一部在我们中国人之中通用的法律,这是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了下来,你先看看。”
房英吉接过文件浏览了起来,不过越看眼睛越亮,他说道:“晓星,你虽然不懂法律,但是各种奇思妙想真是令人佩服,如果你来学法一定是一个世界知名的法律专家。嗯!嗯!你这是打算建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