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你是不是不相信我?(2/2)
当我走到二三层中间楼梯时,朵儿和桐桐在三楼叫住了我。
朵儿爸认识我爸,朵儿和桐桐又是邻居,三方家长自然是聊的上来。
“叔叔好,”我先向熟悉的朵儿爸问好,然后转向桐桐的妈妈,“阿姨好。”
三位家长简单的寒暄了几句。朵儿趁机凑过来询问情况,桐桐也在一旁竖着耳朵听着。
“凌小呢?”朵儿问。
“叫进去了。”我轻声答道。
“你没事吧?凌小怎么了?”朵儿看的出,我知道什么,也注意到了我担忧的样子。
“没事,回去聊。”我只回答了她的第一个问题,找了个借口让她不再多问。
相互告别后,我和老爸上了车。老爸到底还是了解我,感觉到我一路上都沉默不语,与平常那种“咋咋呼呼”的样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怎么不说话,困啦?”老爸问。
以前坐车的时候,总是“嫌弃”我说话太多,这下好了,我难得安静一会儿,又不习惯我这么安静。“人”这种生物太奇怪了,是“对”也是“错”,是“错”也是“对”,做人可真难!
“没什么想说的。”我回答的平淡而又不屑,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老边说,这次成绩虽然有进步,但也是预习的结果,上课也要好好学,要不然会被别人超越的。”老爸总是在车上进行“鞭策式教育”。
我当然是知道,这番话一定不是出自老边之口,老边才不会向着家长说这种“打消学生积极性”的“丧气话”。这种话,只有老爸说得出,老爸嘴里从来没有一句鼓励,全是鞭策。从小,我就只能从老师那里寻求表扬,因此,我在学校做的那些“好学生该做的事”,基本上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唯一能够支撑我学习下去的“表扬”。
比如说,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得到精神上的“鼓励”。也因为长期如此,导致自己慢慢变成了“为了作业而作业”,“为了学习而学习”,成绩,一直提不起来。我也知道,有些表扬并不是出自内心,但也是仅有表扬的一部分,是我的一种支柱。
谁不想让自己的努力,被别人认可呢!
“哦,知道了。”我只能这样回答。其实,我想回答的是:“这明明是你说的吧!我的预习已经很努力了,你看不见嘛!”
但是,如果我这样回答了,等待我,可能只是一顿严厉的批评;也可能,是一个急刹车,然后一声大吼:“下去!”这样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了,既然自己都知道是会碰钉子的事,那为什么还有自己主动“领骂”呢,还是老老实实的听着好了。忍耐,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只能忍气吞声,而不能坚强斗争。
我自知,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我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没有反抗的勇气,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只能“服从安排”。最起码,这样一直“忍”着,家庭还是“和谐美满”的。
总觉得,终有一天,我会忍不下去!
“快和爸爸说说话,别和我‘欠了你200块钱’似的。”老爸这种“现场精分”掌握的还真好。
“我不想换位。”很自觉地坦白了,要是一直沉默,也会把他惹恼的。关于凌小在我心底的重要,老爸当然不知道,我也一定不会告诉他,虽然他是老师,了解我们的情绪,但这种信任,我给不了他。
“换位是应该的,你现在是在第一排,对于后面和靠边的同学不公平。没关系,换完了看不见我就找老边调。”老爸又是老师的腔调,我不喜欢这种腔调,他是我的父亲,不是一个“家庭教师”。
“好。”我担心的,和老爸担心的不一样。我关注的是,换位之后,周围的人会是谁,我的右边,还是不是我的“动力”。我不想得到什么,只想让他留在我身边,还是这样,能并肩坐在一起,讨论题目、检查背诵。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身旁的人,是他就好。
熟悉的夜景,带给我的却是冷漠。心中一下子被一堆东西压制住了,好重。是“小中考”、是“换位”、是“凌小”。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艰辛,但是,我希望,等待我的,不会是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