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比赛第一天!】(2/2)
老师面带微笑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熟练地说出,并在黑板上板书。
陈灼是第二个上场的选手,他坐在第一排的一边,一会上场方便,他听着这位老师的课,不住地观察学生的表情,这些十六七的孩子们真老实啊,始终把手端平放在桌子上,只有做笔记时,才把右手动一动,听得认真,记得也仔细。
从这些学生的眼睛和神态以及坐姿判断,陈灼断定这是选的非常优秀的一个班级。
这一点无可厚非,主办地在京海市,比赛地点又在栋梁大厦,栋梁中学的老师当然会被学校安排最好的学生配合她赛课。
作为过来人,陈灼心里非常清楚,这些孩子没有弄懂平面镜特点的来龙去脉。
这么个讲法,是給这些孩子做了一顿夹生饭,然后,硬盛给孩子们吃。
而更令陈灼心里不得劲的是,夹生饭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却不知道这是夹生饭,却以为老师是好老师,老师讲的课是好课。
教育上有两大悲哀。
一个来自于误人子弟的老师。
另一个来自被误的子弟长大了当了老师,再去用同样的方式误下一代。
这节课的毛病终于在课堂巩固习题上露出了马脚。
基础部分训练,都会,照着笔记说就行。
到了就实验过程中某些环节,提出问题时,学生们不知答什么。
比如“为何做平面镜成像实验,不用镜子,而用玻璃板”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知道怎么表达。
而答案在老师讲课时,确实说了,没有给学生留下印象。
连着问了三个学生,都没答上来,李姓老师表情不自然了。
她的这个表现,评委是要给她扣分的,这属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欠缺。
也许。
该老师太相信这些优秀学生了,她笃定认为讲啥啥会,问啥答啥。
前半部分以老师的表演为主,后半部分以学生不能配合老师、而老师又心急火燎地不能耐心引导,最后以草草收场告罄。
四十分钟过得很快。
该陈灼上场了。
这拨学生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快速撤下,换了另一拨学生上来。
在判断学生素质方面,陈灼的眼很毒,从这拨学生上场的走姿来看,明显比刚才那拨差了十万八千里。
都蹬上台了,一个男生还在揪前面女生的小辫。
学生坐下后,离上课还有七分钟。
陈灼带着微笑,点了四名男生四名女生过来,亲和力能甜死一万头蜜蜂,让他们帮老师做点事情,简单布置完,陈灼笑着问,“同学们能完成吗?”,八名学生齐声道,“能。”
男生搬着纸箱子,女生按排按组分发实验器材。
就分发器材这个过程,让上节课那位李姓老师和学生之间因为不默契带来的别扭气氛荡然无存,评委和观众席的八百多教育工作者看着台上热热闹闹地分发实验用品和学案,立刻对陈灼的这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老师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比赛的课堂上,自带器材来,这是要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啊。
可是。
分组实验要在学生实验环节消耗大量时间,给老师留出讲授的时间就会少之又少。
老师讲的少,很可能导致讲不到位。
那。
学生学得知识就可能欠缺。
当然。
这套理念是这个世界里使用了多少年已经固化的陈旧理念。
他们哪知陈灼原先早已经把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玩得炉火纯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