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军备演练(2/2)
刘郧呵呵直笑,以鼓掌表示庆贺,卢汉与马继芳倒有些失神,日军的小队有60多人,中队200多人,大队1100人,联队3000多人,超过3公里的大炮还真不多,只有炮兵联队,才有成建制的远程炮火,至于步兵联队的直属炮兵中队,顶多配有几门75毫米野炮而已。
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中日军队的战损比是十几比一,据德国顾问团的科学测算,两军的真实战力比较是十比一,因此一个日军联队,相当于3万华夏军队,那么马继芳的判断,也不算太离谱。
那么按刘郧的打法,究竟能否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答案是肯定的,不说地面部队的强悍与否,就说技术兵种的数量,飞机出动了近四十架次,坦克出动了六十多辆,若是仓促应战,连日军旅团都得转进。
小规模攻防演练很快就结束了,前后不过三个小时,就出动了一个步兵营,一个装甲坦克营,一个飞行联队,完歼守敌三千余人,据白崇禧的估测,己方部队战损不会超过300人,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卢汉与白崇禧都是老兵,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对于战士手中的枪支,也一一亲自检查,甚至到靶场打靶,对于造型奇特的75毫米山炮更是热心,刘郧悄悄解释,这是仿制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
九二式步兵炮,他们太认识了,以轻便著称,桂系至今还有日本教官,装备日制武器不足为奇,至于滇系地处云贵高原,若装备了75毫米步兵炮,运输起来反而困难,于是只能出高价购买该款武器。
仿制的步兵炮就太奇特了,看上去口径略大,重量略轻,然而射程和威力,却略胜九二式,尤其是射程高达3576米,足足多出788米,说是仿制武器,若论综合的使用性能,事实上已超越了原品。
难怪步兵营进攻时,会将防线设在3公里之外,因为这个距离,刚好超过了九二式的射程,又恰好在仿制步兵炮的射程之内,导致我军能吊打到鬼子,要想与之对抗,除非出动75毫米野炮,问题是野炮运输不便,一个步兵联队也只有八门,彼此对抗起来相差并不大。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一门简单的七二式步兵炮,白卢俩位就知道了川西的实力,其余的轻型武器,已经不用再看了,随后就来到了坦克群中,六十多辆坦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大多是些装甲汽车,只能防防子弹,但是也有货真价实的坦克,正是联合型2号坦克。
该型坦克共有十多辆,基本全编在了第一旅,正是德国专家在预研时所造的,重二十多吨,炮火口径88毫米,装甲厚度近100毫米,时速50多公里,只要不是重炮覆盖,一般的轻型火炮基本拿它没撤。
白崇禧和卢汉对坦克很满意,可惜运输不便,否则当场就会拍板,向刘郧订购几十辆玩玩,当然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演练时的战机,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是都是内行自然看清楚了门道。
刘郧也没怎么避讳,直接拉着他们去了机场,让他们亲自感受歼教1型战机,该款战机简单实用,综合战力已经超过了霍克3,价格却只有霍克3的一半,售价为15公斤黄金,而且还不允许还价。
看到白崇禧和卢汉有些犹豫,刘郧只好亲自驾驶歼教机,逐一带着他们飞行,让他们切实感受一把什么是优秀战机,在空中时还故意让他们自己操控,让他们知道只要能驾驶汽车,就能驾驶该飞机。
能亲自驾驶战机,让白卢俩人着实惊喜了一把,当然刘郧也没蠢得,让他们自己起飞和降落,否则真的会机毁人亡,不过白崇禧和卢汉也心满意足了,他们也见识过霍克3,自然一比较就得出优劣了。
马继芳也想飞一圈,刘郧却告诉他,飞机已经没油了,还是等下一次吧,搞得马大少爷郁闷不已,不过这厮在前不久,还拿着步枪指着刘司令脑袋来着,若说没一点意见又有谁信,白卢俩人仰望蓝天和白云,对其他事情装着没看见,还若无其事的大谈特谈飞行心得。
各类军备也基本看完了,剩下的就是各方的购买协议了,然而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黄金支付问题,而是军火运输问题,不过在白崇禧等人来川西之前,刘湘早就保证过,武器的运输问题由他来解决。
轻型武器还好办,可以在茂州市装船,顺汶江河直放都江堰,再从经岷江运往宜宾,宜宾刚好是川滇黔三省交界处,若是想运往昆明,还可以逆长江而上,直抵宁远府渡口(今攀枝花),再转为陆运。
重武器就麻烦了,尤其是联合2型坦克,大家早已垂涎三尺了,却根本运不到昆明,他们现在倒有点体谅刘郧了,明白这厮为什么要玩命的修铁路了,倘若中日大战一开,造好的坦克大炮却运不出去,就令人郁闷了,不过刘司令却暗示飞机运输一事,可以单独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