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甲光向日(2/2)
第二句“甲光向日”,本意是指面对阳光照射的铠甲,也有代指军队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解释为,“军人不畏阳光的照射,而勇敢的坚持作战”。
至于“金鳞开”,就更为意味深远了。
“金鳞”,在古代就是“龙”的代指,“开”又通假出现的“现”,刘少将记得在《风云》一书中,泥菩萨曾给雄霸批了一卦,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因此金鳞又有潜龙的喻意,而龙又是华夏的象征,所以连贯起来看,是说经石家庄一战之后,华夏将出现“潜龙升天”之象,嗯,此卦的征兆确实很好。
不过刘亦诚想问的事情,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这厮也确实不懂如何指挥作战,心中自然有些发慌,于是刘少将也只好不顾自己的脸面了,恳请长孙明月出山为他运筹帷幄,当然如果她能亲自挂帅的话,那就更好不过了。
长孙明月是修道之人不假,但是功德与气运也很重要。
时至20世纪30年代,全世界明明没有大统一的征兆,而日本鬼子与纳粹德国,却偏偏要发动第二次世界战争,自然也算是“逆天而行”。
修道人若能“顺天应人、保真去伪”的话,也是一番大机缘、大功德,若说她自己不动心,那也太虚伪了,不过敢到红尘之中走一遭,就得准备渡一次杀劫。
按说只要武尊不出,她应无陨落之虞。
但是兹事体大,长孙明月只好再给自己算一卦,结果根本立不起来卦,顿时明悟此次时机不对,她只好苦笑的作罢了,随后又帮刘亦诚再卜一卦,看看这厮的幸运星在哪里。
这次倒是简单明了,卦辞曰:“潜龙在渊”。
明月仙子却惊诧的读解为,“牧野鹰扬,百岁勋劳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这句诗词令明月有些发愣,仿佛有些半懂不懂。
倒是刘少将自己却看懂了,这是北洋军阀大佬,吴佩孚在五十大寿时,康有为送他的贺寿对联,吹捧他一生英雄了得,当时这厮也正值虎踞中州洛阳,如日中天,很快就被北伐的浪潮推翻了。
让吴老总黯然收场,此对联倒成了一个笑话。
随后刘亦诚就将吴佩孚的情况,向长孙明月大致的说了一下,略略有些唏嘘的说道,“此人原是曹锟的部下,字子玉,人称玉帅”。
“玉帅的个性,刚毅而正直,常以关羽或岳飞自居,不但作战勇猛,而且还擅长练兵,后来风云际会,官拜直鲁豫两湖巡阅使,以及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经北伐战争后一蹶不振,长期在北平养老”。
不过说起吴佩孚,与川军的第四十七军还有些渊源。
1928年,这厮被北伐重创之后,亲率残部逃至四川境内,盘踞于云雾山笠竹寺,是年5月,李家钰与罗泽洲率部包围笠竹寺,吴及其残部被缴械,从此之后吴老总淡出了军政两界。
1932年,吴佩孚才离开城都,定居于北平的什锦花园。
在另一时空,由于日军步步紧逼,平津危在旦夕,吴老总曾出任北平行辕的高等顾问。
只是这厮以信佛为名,不想为老蒋出谋划策,还搞了个“救世新教会”,他亲自任教统,据说曾在暗地纠集北洋直系势力,打算乘时局动荡之际,借“抗日”为名,意图东山再起。
不过此番举动,受到蒋介石的严厉指责。
1935年,日本鬼子搞“华北自治”时,想请他上台当傀儡,遭到他的坚决拒绝。
1938年,伪“华北临时政府”,与伪南京“维新政府”合并,再次请他出山时,他也不答应。
1939年12月4日,他因牙病而入住日本医院,却被日本特务暗杀身亡,据说还是土肥原贤二的手笔。
还好现在是1937年10月,如果刘亦诚的手脚够快的话,从北平带回吴佩孚,还是有一定的成功几率。
但是此时的北平,可不同于往昔的北平了,而是盘踞数十万日军的北平,目标人还正在日本特务机关的严密监视之下,想这样带走一个活人的话,难度甚至不亚于刺杀土肥原贤二。
究竟救还是不救呢?
长孙神棍所说的卦象,也仅仅是一种占卜的可能性,真的能影响即将爆发的石家庄战役?
刘少将还真的有些犹豫了。
不过真能救回吴佩孚的话,也确实会极大的打击日军侵华的信心。
北平是华北日军派遣总部所在,倘若出现吴佩孚被人救走的话,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也必然会增兵员屯驻在北平附近,如此一来,也变相的减轻了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各个战场的压力。
因此从战略上来讲,也值得他冒一回险。
同时吴佩孚的旧部众多,连伪平津卫戍司令齐燮元,也曾是吴老的部下,若是能以吴老总的名义,策反华北伪军的话,应该会更加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