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章:潘岳为引,整顿吏治(1/2)
「王爺早便曾告誡過本妃,讓本妃莫要插手朝廷的事情。令郎之事本妃也略有耳聞,這件事情關系到吏部與中書省,本妃也無能為力,若定北侯夫人是為此事而來,怕是要讓夫人失望了。」
定北侯夫人聞言,頓時面色緊張連聲說道︰「宋王妃,臣妾求求您了,都是小兒一時糊涂,犯了此等大錯。若是王妃能出面在蘇大人和張大人面前幫忙說說好話,蘇大人乃是王妃的父親,定然會看在王妃的面子上網開一面的。若是王妃肯幫忙說一兩句,臣妾感激不盡,來世給王妃做牛做馬以報答王妃的大恩大德。」
說著還要跪下,卻是被清明眼疾手快給攔住了。
「定北侯夫人,您當心些,莫要磕著踫著了。」
蘇雲君瞧著定北侯夫人早沒了一臉的端莊,此刻只是一個為兒子的事情,四處奔波的母親。心中卻沒有半點憐惜,前世便就是她將自己推給韋夫人的,這一茬蘇雲君自然不會忘記。
而且就是不說這一茬,這件事她也不會管,既然蘇廣濤跟姚崇宋想要整頓吏治,整頓斜封官,她斷然沒有在這個時候去給定北侯世子求情的道理。
瞧著定北侯夫人還要開口,蘇雲君端了桌上的茶︰「定北侯夫人此事莫要再說了,清明送客。」
定北侯夫人就是再想開口,蘇雲君都端茶送客了,她也沒了法子,只好收斂了情緒站起身來出了宋王府。
送走定北侯夫人,蘇雲君回到後院,就瞧著陳景恆好整以暇的靠在榻上看著書,很是悠閑自在。
听見聲,這才看向蘇雲君︰「人送走了?」
聞言蘇雲君點點頭︰「姚公這是打算徹底整治斜封官一事?」
「是這樣沒錯,除了姚公,還有韋安石和岳父都參與了這件事。」陳景恆聞言不由放下書,伸手招了招,讓蘇雲君靠近。
蘇雲君下意識的走過去,心里還在想著斜封官這件事,不由眉頭微蹙︰「斜封官是從韋後,太平公主,安樂公主時候開始的,基本上大多數都是在中宗時期,走了這三位的路子。若說現在想要整治這一批斜封官,只怕不是什麼易事,畢竟韋後與安樂公主早已經不在,但是現如今太平公主卻是氣焰正盛的時候。而且這個是當初先皇欠下的債,皇上如今想不認,怕也是不行吧。」
蘇雲君說著被陳景恆一把攬在懷中︰「這件事情想必韋公他們心中也是清楚的,既然韋公還是要堅持整頓吏治,那我們也說不得什麼,只能由著他們去。總之不給韋公添麻煩便是了,王妃,你說是不是?」
說著湊到蘇雲君的臉上便是親了一口,若不是蘇雲君知道他的性子,只覺得這是個輕浮浪蕩子弟。
見著清明和明茶,頓時眼楮都不知道該往哪里放合適,蘇雲君不由輕斥了一聲︰「王爺怎麼越發沒個正型了,明日三朝回門可準備好了,要如何去應付你的岳父岳母。」
陳景恆見著蘇雲君賭氣的模樣,只覺得是可愛至極,頓時笑了起來︰「王妃放心,本王自然不會丟了王妃的面子的。」
夫妻倆正嘻嘻哈哈說著話,卻听到綠水快步進來輕聲說道︰「王爺,王妃太平公主求見。」
聞言蘇雲君不由眉頭微皺︰「這前腳剛送走一個,後腳太平公主便上了門,只怕定北侯夫人到宋王府之前,是從太平公主府出來的吧。」
陳景恆聞言不由的失笑,卻也點點頭,對著蘇雲君說道︰「既然皇姑都來了,自然沒有避而不見的道理,走吧。」
說完牽著蘇雲君站起身來,便往前廳走去。
太平公主與定北侯夫人不同,此刻坐在宋王府的前廳,卻是悠哉悠哉的喝著茶,很是愜意。
見著陳景恆與蘇雲君進來,也是滿臉笑意,等著他們行了禮,這才拉著蘇雲君說道︰「今個本宮原是去上朝與皇上商議政事,也沒個準備,沒成想在福康宮遇到佷媳婦,自然不好空著手,便回府著人備了些賞賜特地給你送過來。」
蘇雲君瞧著太平公主身後女官手中的錦盒,心知這不過是一個托詞罷了。
若不然太平公主要賞賜什麼東西,哪里用得著親自送過來,打發一個女官過來便是。
所以听了太平公主的話,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蘇雲君便順勢福了身謝過太平公主的賞,命明茶接過錦盒,隨後在陳景恆的下首坐下。
就見著太平公主一邊瞧著一邊笑著說道︰「當初第一次見到雲君的時候,本宮便瞧著雲君很是喜歡,人生的漂亮不說還聰明善謀,現如今瞧著你們兩坐在一塊,當真是佳偶天成的一對啊。」
蘇雲君沒有接話,倒是陳景恆笑著回了句︰「那是自然,皇姑今日到佷兒的府上,怕不是真的只是為了來夸佷兒與雲君的吧。」
聞言太平公主也不怪陳景恆直言,只是笑著道︰「自然不僅是為此,這兩日柏舟大婚沒有上朝,朝堂上的事情只怕你是不知道。昨個定北侯世子潘岳替人買官的事情撞到了吏部侍郎張碩與吏部尚書蘇廣濤的手上,現如今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姚公與宋還主張著要整頓吏治,這件事情你可曾听說?」
陳景恆聞言點點頭︰「略有耳聞。」
聞言太平公主瞧著陳景恆的臉色,意有所指的輕斥了一聲︰「哼,說是要整頓吏治,除舊布新,談何容易。現如今朝堂上的官員錯綜復雜,誰還沒點攀親帶故的,若是當真要整頓,只怕得牽連一大半的官員。」
蘇雲君和陳景恆聞言對視一眼,皆未開口,太平公主見此不由更是氣悶。
索性也不藏著掖著了︰「柏舟你是知曉的,今次皇兄登基,本宮與太子皆提了數人,讓皇兄召回重用。可是太子所提的韋安石,姚崇宋張悅,皆是在要職,韋安石更是端坐在中書令的位子上,而本宮所提之人,便就只有蕭至忠與崔二人一個任門下侍中,一個乃是工部侍郎監听工部,旁的都是些無足輕重的小官。現如今本宮已經是被逼的步步相退了,若是再任由姚公伙同太子整治斜封官之事,只怕是要讓你皇姑我在這朝廷之上,無處立足啊。」
太平公主一邊說著,面上還露出憤慨之色。
蘇雲君瞧著心中卻是忍不住嘆了一聲,最終還是為了權利在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