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烈神演义 > 第七回 避灾兢兢十年尽 修行悦悦上希夷

第七回 避灾兢兢十年尽 修行悦悦上希夷(1/2)

目录
好书推荐: 掀起变革的魔法师 都市圣医 穿越到现代大唐 薇山王朝之女妖成群 黑种觉醒 重生九七当军嫂 武当掌门 六万年之后 攻略小萌妻 交际时代

第七回避灾兢兢十年尽修行悦悦上希夷

少年不狂难有为,老发狰狂只等闲。

清冷闲坐看花落,可惜如今正当年。

上回说到成道隐居山林,被山神树仙所迫,只得操起命卦营生,以筹三牲之礼。却不想遇到了破落户刁难,倘若算得不准,还要与他银子。成道笑道:“但不知施主要算何事?”那公子道:“你便算来我姓甚名谁。”成道笑道:“此乃雕虫小技,只不过贫道算得出来,你偏不认,又奈你何?”那公子道:“我与你寻些中证!”言罢大声喊叫,将四周之人喊了过来,言道:“众位高临,此处有一个老道,言称能断万事,大家来与我做个见证。倘若他能算对,我便许下他十两纹银,倘若不对,他便要与我十两银子,某家还要将骗人之徒打将出去,大家以为如何?”众人纷纷起哄,行人见了这边热闹,也都纷纷围拢过来,一时间围个水泄不通。人群中有认识这公子的,原来当地的一个破落户,叫做李林,自诩绰号“双头蛇”,平日里也聚些泼皮,赌犬斗鸡,只是不行良事。那李林见人多了,便道:“老道,快快算来。”成道早已看了观世镜,知道了这李林的来历,言道:“施主姓李名林,是也不是?”李林听后大惊,道:“你等众人不要大声喧哗,让这道人听了去。那道人,你不过是听了别人言语,方才蒙骗过去。方才我有言在先,要算三事皆准,才能给银,这一件就算你对了,还有两件,若是有一件算错,也要打出你去。”成道言道:“但请说来。”

李林道:“你算我将来有多少钱财。”成道笑道:“我观你瘦长发少、颜色忧滞、面偏鼻低、眉眼不正、肌肉干燥、项长喉哑、声音重浊、行坐不安、身姿不正之貌,又有执性偏心、嫉妒不仁、悭吝鄙啬、事理不通、狠毒乖戾、不得众情、颠倒失信、怪吝妄为之态,断你八字中五行木处休囚死绝之位、土气不足。恐你内有脾胃不和、翻胃隔食、气噎腹胀、泄泻黄肿、恶心呕吐等病,外有手指僵硬不灵、湿毒流注、胸闷腹胀之症。是也不是?”那李林听得诧异,道:“这个虽有些是,但我问的是钱财。”成道问了其生辰八字,道:“你生于大败日,乃是禄值空亡,你命中无有贵相,又无天月二德相助,尝不闻经云‘甲辰乙巳与壬申,丙申丁亥忌庚辰,戊戌癸亥加辛巳,乙丑都来十位神。邦国用兵犯大忌,龙虎出穴也难伸,人命若是逢此日,仓库金银化灰尘。’莫看你衣着光鲜,亦不过对镜观花,贫道断你一生难有积蓄。纵是父祖留下产业,也必然被你败光。你的命,无钱便好,若是来了横财,恐你压制不住,受其戕害。”

那李林还想着这老道该说些好话,不想竟然说出此等话语,焉能不怒,道:“一派胡言,你这道人竟然在此妖言惑众!”不想人群中有人道:“准了就是准了,不准就是不准,不能因不合你的心意便出言不逊。”此时众人也有指责李林不是的。那李林道:“老道,还差一事,倘若不准,你定要掏了银子。你算我心下所想何事?”这下众人议论更大,纷纷言道:“这哪里能算来!”成道笑道:“李林,即便贫道算下来了,你依旧会称算的不准。今日贫道已送了你两卦,就此走去,也少了是非。”那李林狞笑道:“臭老道,若是经师不到、学艺不精,就不要出来现世,如今你惹下了我,便如同太岁头上动土,再不说来,便掏钱吧!”成道言道:“也罢!你昨夜宿赌,赢了三十七两散碎银两,如今便要前去寻你那相好石庆儿,是也不是?”李林大惊失色,怔了半怔,道:“不准、不准!速速拿来银子!”成道言道:“你这无赖,好不知趣,世上怎会有你这等奸人!”那李林听到此处,喝道:“众位高邻都听到了,这可是老道辱骂在先!”言罢一把扯住成道衣襟,举拳要打,成道大喝一声:“慢着!你无非想索要钱财,此事甚易!”言罢从袖中掏出一粒金丹,只闻得异香扑鼻。成道对众人言道:“众乡亲,贫道路经贵宝地,不想被小人刁难,身外无财,唯有此粒仙丹在身,只得忍痛割爱,将仙丹卖出,哪位乡亲愿买下,此时便出资一百两黄金即可!”众人听后大叹嘘声,无人前来问询。那李林见老道果然神机妙算,又闻这仙丹异香扑鼻,知道必是仙家珍品,因此一把抢过,吞到腹中,言道:“老道,这粒丹便做是你的银子,也不打你了,你可在此生意!”众人又惊又恨,议论纷纷。成道见此,笑道:“李林,你方才吞下的确是仙丹一粒,不过此丹名为慑恶丹,别无它用,只可震慑邪心。倘若人服下此丹,一经思想有悖纲常道德之事,便似万虫噬身、生不如死。日后你要多行善事,望你好自为之。”那李林大惊,连忙用手掏喉,却是如何也吐不出来。李林大怒,骂道:“妖道,今日让你尝尝我的厉害!”言罢便要上前来追打,却不想一时间身上果然如万虫噬咬,惨叫一声,跌倒在地,痛痒得满地打滚。

成道对众人言道:“无上太乙救苦天尊!众位乡亲,其乃是咎由自取,望众位乡亲日后要多行义举,冥冥之中自然有因果福报。”言罢飘然而去。一时间众人一传十、十传百,都道此处来了神仙,前来求课问签的人络绎不绝。成道多者不取,只收三牲供品一副,按序供奉于此地山神庙便可。那山神等见供品丰足,也就不再找成道的麻烦,双方平安无事。

过了数年,应天寻来,二人自述离别之情。应天知晓成道受了山神的欺侮,要前往山神庙评理。成道劝止,只要息事宁人。应天言道:“主人,此时凡间已是大唐朝代,那唐皇李世民开明贤德,主人深具法力,倘若能令他许下一座仙山,我主仆二人也可清修静养,岂不比这草棚中自在。”成道言道:“你且不知,我不知犯下何过,被老师禁锢在树中,不知多少年月。如今贸然出世,恐老师寻到,禁了我去,受那等苦楚。”应天惊道:“主人尚且不知?三界传闻,那菩提老祖已然坐化成树了。”成道听后大惊,道:“此事当真?”应天道:“亦是听闻,不曾亲见。”成道命应天速去灵台山查看。过了数日,成道早已是心急如焚,方望见应天返回。应天言道:“那灵台山亦是凋敝荒芜、人去楼空。从前的宫观楼阁,已成残垣断壁,周围百里,世人均不知那老祖去向。”成道且喜且忧,若无明确消息,确是不敢轻举妄动。

话说那成道自天柱内喷薄而出,菩提老祖便知大事不妙——先有孙悟空大闹天宫,此番又多了一个李成道,如若再闹上一番,三界内恐无人能够制服于他。到时必然连累山门,于是老祖遣散众徒,唯独将一刚入山学道的小童留下,那小童名叫吕岩,生得眉清目秀,虽只有五六岁,但生性聪明,自幼便懂鸟兽之语,因刚入山门,还未曾学道。老祖将其招至禅房,授予一锦囊,告之如日后李成道不符三界管束,可持此锦囊求见太乙救苦天尊,内中自有降伏之法。菩提老祖乃离山而去,自行坐化成菩提树了。

那老祖为何如此顾虑?想那孙悟空并无十分本事,能大闹天宫且全身而退,十万天兵拿他不住,只是因为天庭内有相互倾轧、外有西教觊觎而已。此中玄机,恐常人不得而知。那孙悟空是万年石猴所化,只在菩提老祖处学得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仗着定海神针,在凡间打死了几个妖怪,便肆意逞强,还想弄个什么齐天大圣,如今看来,都乃是无稽之谈。那天宫人才济济,焉能让其胡来?不过这其中沟深流急,各个自保,偏要看笑话罢了。因道教之内,历来以三清为尊、六御为辅,但世人崇权拜贵,均尊玉帝为主,三清为次,玉皇大帝也逐渐迷恋权力,要一统三界,渐渐夺了三清之位。那三清均是得道上仙,岂肯为这等俗事争扰,渐渐也无心理会。但玉皇又恐无有三清为辅,失了正统之名,因此邀得太上老君同朝理政。老君为稳三界局面,也就勉为其难。但年长日久,太上老君渐感玉帝雄心勃勃,也渐渐生出嫌隙。

如来佛祖历来想传法中原,借以广大佛法。但道教以此为讳,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一直严加防范。佛祖无计可施,自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虽被镇压五行山,但不过是小惩而已。世间邪魔见此无不欢呼雀跃,看透天庭软弱好欺,只待兵强马壮之际,便要反天自立。过了数百年,群魔势力大振,恰逢凡间乃是司马晋朝一统天下,尊奉天庭旨意,崇道弃儒,那先师儒家每况愈下。自晋朝历经八王之乱后,人主昏聩、国力空虚,无力抵御外敌,只在东南偏安一隅,因此世间便有五大妖魔乱世,天庭亦不能遏制。那些妖魔驱役西北恶族,长驱直入进入中原,瓜分天下。怎奈那恶魔以杀人为乐、以人肉为食,搜罗汉人,称为“双脚羊”,对炎黄之后大开杀戒,对汉人女子,夜则**、昼则烹食,竟有一日斩杀十数万汉人之事。恶族所杀汉人,总计不止数百万,实乃开天辟地始无有此发指之事。北方之地,尸骨成山、血流成河、礼器崩塌、神州陆沉,汉人有亡国灭种之灾,残留不过四百余万人,史称“五胡乱华”。

天庭盛愤、道祖震怒,乃遣下众神投入凡间,驱逐妖魔。那大神投入魏郡内黄冉良之宅,是为冉闵,一十二岁上阵杀敌,深得当时胡王赞赏。那冉闵果断敏锐、勇猛多力、所向披靡。掌权之后,为匡扶汉家基业,连下三道杀胡令,一日之间,便有数万羯人被杀,汉胡之间,无月不战,中原之地又复尸横遍野,其中多有外族百姓,亦有被滥杀之人。恶族惶恐,只得逃亡,只不过妖魔凶横,众魔联手,卷土重来。那冉闵足智多谋,屡战屡胜,眼看中原大定在即,却有西教僧徒劝说冉闵轻敌冒进,最终被斩杀遏陉山。然冉闵死后,陈尸之地周围七里草木皆枯、蝗灾大起、久旱不雨。胡王大惊,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祭祀之后,忽降大雪,过人双膝,彰显天意。只不过苍天不公、造物不仁,因冉闵滥杀,天庭令其要承受千古骂名。后世论曰:冉闵虽有滥杀之罪,却是因胡人滥杀而起,挽狂澜于危难,救华夏于倾危,威名受诟,实乃千古奇冤。

那佛祖见眼看天庭懦弱,分裂日盛,中土纷争,便觉有机可乘,但是不宜亲历风霜东渡传法,唯恐天庭上下因畏而聚,团结一致与佛家作对。恰在此时石猴出世,佛祖因此便引石猴到菩提老祖处。那菩提老祖虽然与佛祖有所恩怨,但传扬佛法之大事面前,菩提老祖却不敢妄为。待授了石猴一些本事之后,本想遣他下山,保金蝉子西去取经。如此,一来可以绝天庭悠悠之口,二来也显得佛法贵重。不想那石猴兽性不改,竟然大闹天宫,以致无法收场。想那石猴,纵有天大的本事,天庭一上仙便可收伏,但玉帝为防道教各元老居功自傲,不肯委派而已。因此才会令托塔天王率兵擒拿。

玉帝虽然忌讳佛家,但对三清一派也是忌惮,想周旋于老君与佛祖之间,坐收渔翁之利。那托塔天王李靖,三子俱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之中还有两子为佛教大神,因此玉帝想拉拢李靖一家。此举正合李靖之意,想那李靖是太公封神之时肉身成圣的,资历甚高,虽无十分本事、建树,但膝下三子各个法力广大,也正因此,三清道祖恐李靖一家拥兵自重、震动朝纲,因此封神之后,始终未肯授爵升迁。如今同仇敌忾,玉帝如有李靖之助,号令三界则多一臂膀,李靖若得玉帝栽培,摒开三清掣肘则名正言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南疆炼蛊三十载,世人敬我如敬神 全民成野神?唯有我百倍供品!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 圣子六岁,左手奶瓶,右手镇万古 万古第一剑 吟游诗人又幻想了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晚年修仙被分手,人死了系统你才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