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烟雨楼(2/2)
柳胥注耳。
“你们可曾听说最近东浙盐帮出了位新舵主?”一青衣男子道。
“哦?新舵主?”另一人纳闷,显然不相信。
“你们猜猜是谁?”
“是谁?”右侧一桌一人好奇过来,并发问。
“红袖女。”
“不能够吧?她虽天赋不凡,却还不过及笄之年。”立时有人表示疑惑。
“这红袖女不会是广陵盐城的那个吧?”
“除却她,天下还有其它人敢称红袖女?”青衣男子反问。
“这事倒是不假,我亦听此讯息。且听说,这红袖女做舵主后便入了武王境。实不知是真是假?”听此议论,柳胥左侧的一人走过去道。
“十六岁的武王?”其它人亦是一阵惊嘘。
“......”
“......”
柳胥茶水慢品,继续倾听着江湖各地的讯息。
不时的又有声音起,“听说最近朝廷在收招武将,不知是否可靠?”
“好似不假,各地都有征召。”有人回应。
“岳老弟难不成也想到安阳去谋个官职?”另一人问,却笑容有些奇怪。
“哦?刘大哥,不知这其中可还有什么说法?”听此语气,岳姓男子询问。
“这说法可就大了。”
咦?...
其它人皆竖耳来听。
“你们可知这征召的武将都是做谁的官?”刘姓男子问。
“难不是皇庭的官?”有人道。
“皇庭的官可多了,却还要分人。你们若是应召成功,做的便是明皇和右相的官。如今势强还好,倘若新革后势弱,你们面对的便是督公和左相。”刘姓人分析。
不少人点头,只觉甚是有理。
“......”
“......”
讯息有些杂乱,各阶层都有,柳胥听着甚感趣味。
一段时间后,有小厮过来添奉热茶。
柳胥手中接过一张纸。
展开正见七字,未亡,重伤,出安阳。
“茶凉了,再换壶新茶来。”柳胥收起纸条,吩咐道。
小厮手托木盘,端一壶新茶过来。
茶是热茶,依旧二十两纹银。
柳胥取座上短毫,在新纸上写道,“寻隐秘地,重铸古剑,价格不论。”
小厮离去,柳胥开始饮茶。
他耳力极好。
只若愿意,所有人说话,都能听到。
所以逗留的久了一些。
至夜深,他方归客栈安宿。
手中拿着一张注明铸剑地的字条。
翌日。
天初亮,呼吸吐纳完毕,吃些早饭。
柳胥出西街城,向东城走去。
他未骑马,背上负着一个剑匣,一袭黑衣。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他达目标地。
东城城外,一个老村。
村叫余火村,柳胥不识路。
问一老伯,“仇师傅家如何走?”
老伯望了柳胥一眼,并不惊怪,向东指了指。
柳胥再走百步,转一路口,果见一门面不大的匠铺。
匠铺简陋,敞半扇门,内可见炉火以及铸铁器物。
柳胥迈步进入,见一矮胖男子。
男子中年,其貌不扬。
柳胥抱拳,“师傅可是姓仇?”
“煅剑还是打刀?”那中年男子问。
“在下既不煅剑,亦不打刀。”
哦?...
矮胖男子明显一怔。
“在下欲重铸一物,不知可否做得来?”柳胥问。
“今物还是古物?”
“古物!”
“古剑?”中年男子问。
柳胥点头。
“古剑我业已三年没铸过了,他们皆言价格太贵。”男子转身道。
“价格自不是问题。”柳胥回语。
“还有一点,我不法作保成功。”男子看向柳胥。
“既来重铸,自是知晓。”柳胥微笑道。
古剑重铸,结果不定。
是废掉抑或更具威力,也无人敢做保证。
匠师是一大因素,另外还要看时命。
时运不济,即便巨匠铸造,仍有被废的可能。
所以一般情形,是不会有人重铸古剑。
因为不值得。
“剑解下来吧。”男子道。
柳胥打开背上剑匣,揭开黄布,一缕黑发出现在了视野。
四年前,第一次季考,他斩了她一缕秀发,包裹在这黄布内。
如今四载过去,那发依旧幽香。
柳胥收起发,将剑扔了来。
“竟是这剑?”对面男子一见,立时惊容失色。
显然他识得这剑。
这剑很古,也有大名气。
“你要重铸它?”男子突然惊道。
柳胥点头。
“这剑太老,价格更是不菲。”男子手抚着剑道。
“不知是否还有何说法?”柳胥问。
“此剑名为杀心,厉气实重。若想重铸成功,需得添加一块墨金。”
“墨金?”柳胥微微一惊。
墨金是以元墨石提纯得到,千百斤方能淘出一粒,那等稀有程度,在所有金属材质中,都可算佼佼者。
“这只是其一。这把剑出世于边越,内有奉银,若想重铸出剑基,须得添加玄母精金。”矮胖男子继续道。
“玄母精金?”柳胥再度一惊。
同样,这玄母精金更加不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