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知府做媒(2/2)
先是质疑,紧接着又肯定。
这李琛说话也鬼精的,不仅问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后面又以自己的身份,或者说是代表知府夏龚肯定了林凡。若是一般人,怕是听到后面就要受宠若惊了。毕竟是一州知府,而且从临安回来后还担当了宣抚使和经略使二职。绝对是一方大员,被他肯定了,那就是一种荣耀。
可林凡却并没有多少的jī动神sè,终究那首《雨霖铃》是抄袭来的,若是还以此自居的话,未免太过虚假。
林凡早在写《雨霖铃》之后便想好了说辞,现在被李琛一问,便应对道:“父亲在世时,得罪了当地一个权势极大的员外。为了担心报复牵连到我,于是每日白天我都会如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烂赌成性。而在晚上,父亲都会亲自教导我读书写字。若不然,怕真的是一个字都不能写了。至于个中缘由,据父亲说是因为父亲一直以书香门第自居,而那极有权势的员外,瞧不顺眼我父亲一直说书香门第,所以一心想着法子要将我林家铲除。无奈之下,就出了这么一个下策,算是息事宁人。”
林凡的借口倒也算合理,有些人小心眼,你若得罪他了,对方必定疵瑕必报。可若你表现的连他都不如,他也就没兴趣了。
自己的前身烂赌成性,那是天生的,哪有什么息事宁人。至于晚上读书写字,更是从来没有的事。只是林凡这个借口也是半真半假,前面说的父亲得罪那员外,确有其事。而且父亲死后,家财几乎都被自己前身败尽。自己来了江州城,而母亲则是回了娘家,帮娘家做事。
“那也算为难你了。令尊既然已过世,不知令堂尚在否?”见已经问出事情原委,夏龚这才放下手中的茶水。其实在听林凡说话的时候,那茶水根本只是浅尝辄止,只是做个样子而已。
“母亲尚在,却是在乡下。不知大人为何问起此事?”林凡的记忆中,老母亲确实是在乡下亲戚家里。
夏龚满脸责备地看向林凡:“那员外是不是恶人倒是其次,可如今林大人已成为皇上亲点的通直郎,而且更有那萧家千金为妻,却如何忘记了自己家的老母亲?人生乐意,金榜题名、洞房huā烛夜。你这皇上亲点的通直郎,比金榜题名也不差。那萧千金在江州名声极佳,而且身世也不差,可谓门当户对。本官为你做主,亲自做你与萧素娘的主婚人。若是你回乡,有那恶人捣luàn,本官必严惩不贷。”
林凡却是没有想到,这夏龚居然如此看重自己。
本就与素娘指腹为婚,就差媒妁之言。若是一方大员来做媒,那怕是真的要出名了,至少联系上自己的才子之名,以及宗室子弟身份。而且自己也成了京官,虽然只是一个承务郎,可架不住是皇上亲点。这要是去了下面,得多少人以为自己即将成为皇室贵胄,而不断巴结自己。
“敢问大人,这是为何?”林凡的话只说了一半,完整的话是要问夏龚为何如此看重自己,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所图谋的。
夏龚也不尴尬,在官场上mō滚爬打如此之久,倒是很欣赏林凡说话只一半,留给自己不少情面。
从衣服内拿出一份手谕,夏龚递给林凡,道:“这是圣上十分忧愁的一件事,若是你能解决,前途不可限量。本来是由本官亲自去的,只不过你小子给了我一个彻查门gjiān的理由,我这把老骨头,可要在这江州好好折腾一番了。”
林凡接过手谕,摊开一看,心里立即一沉,苦笑道:“大人,你可为难我了,这天下果然没免费的午餐。先前你那些好处,和这任务比起来,可真是九牛一máo啊!”
那份手谕,却是要前往隆兴府筹集北伐粮食,以及在江南西路募集一万江西兵,以做北伐之需。
天下皆知,隆兴府是东林社在江南西路的大本营,人才济济。自己与东林社可谓交恶已深,现在的隆兴府对于林凡来说无疑于龙潭虎xùe。
“自康,你且放心。”夏龚一脸笑意地走过来,拍了拍林凡的肩膀,安慰道,“那边有人接应你,不会让你孤军奋战的。等你办完这件事后,本官必定会全力举荐你。说不定今年的北伐,你也有参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