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资料)(2/2)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太史公司马迁“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虽然评价并不最高,也还是一种特别表没有任何直接的资料依据,但事实上很明显存在一个理由,那就是司马氏祖传世袭的专业是天文历算,阴阳家则是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一
《尚书》
阴阳家的主要学术内容直到司马迁都是在这领域的主导,而司马迁则是这一学派的正宗传《汉书·艺文志》引用刘歆的《七略》开列了当时的书目,一共有不到六百部这种书目在现代是开不成了!那六百种中很多都已失其中阴阳家有21部,第一部就是《宋司星子韦》,第四和第五是《邹子》和《邹子终始
这邹子应即为邹齐有三邹,邹忌不是阴阳家,邹奭名气小,后面第十二部就是《邹奭子其中《容成》、《张苍》两部也是今人能断定内容为历算的刘歆为这21家所作评介是:“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司马迁也说阴阳家特长是“序四时之大顺
阴阳家是战国时主要学派之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阴阳五行家”或“五行家《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主要代表人物有战国末齐国的邹阴阳本指事物两种相互对立的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庄子将之定义为气所包含的矛盾对立要素,“阴阳,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阴阳家则把阴阳矛盾作用引起的变化神秘化,“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战国时五行易经说相当流行,有相生相胜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观阴阳家以五行为五德,认为历史朝代的嬗变即遵守五行相生相胜之道,是为‘五德终始说司马迁称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五行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历史朝代的更替,如夏、商、周三代之变,就是金(商)克木(夏)、火(周)克金,秦汉统治者均以此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寻找根据,对后世特别是汉代有很大影《汉书·艺文志》云:“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作为一个学派,阴阳家魏晋以后已不复存《汉书·艺文志》着录阴阳家著作“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都没有流传下但是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还可以看到一些关于阴阳家的学说内而阴阳家在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性,则是具体化了自然世界对于人事的影这种想法,还可以在现在的黄历或是农书、农历里看
战国时,有公梼生、公孙发、南公等人,但以邹衍最为著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附有邹衍小传
《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公梼生终始》十四《公孙发》二十二《邹子》四十九《邹子终始》五十六《乘丘子》五六国《杜文公》五《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现存少量残文外,均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