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祸端(2/2)
在时计室外正好遇见两位人类,其中一人也做法老打扮。
烈日对清沂道:“六月,这位是尼罗法老,我的好兄弟;这位是我的大祭司库鲁儿般。这位是六月阳光,是来自福音大陆黄昏帝国的法老,也是我的贵客。”
尼罗六世退开一步,向清沂见礼,清沂以同等礼节回应。这位王者身材矮小,脊背佝偻,眼睛凸出,上颚裂开(也就是天生畸形“兔唇”),别说气度了,就连最基本的长相都不能保证,和人们认知中的国王大相径庭,这是古埃及皇室推崇近亲通婚导致的。与之相比,身高两米、肌肉健壮的烈日完美如神明,或许这也是尼罗六世不愿站在烈日旁边的原因。有趣的是,尼罗六世脸色铁青,像是憋在心里的怒火把脸皮都烤硬了。
出乎意料,被死灵王者倚重的大祭司竟然是人类。中年长脸男性,泪沟和眼袋明显,眼睛血丝密布,明显是被酒色掏空身体的症状。他的头皮和下巴剃得光光的,甚至眉毛、睫毛都被除去,据说这是为祭典做准备。他拿着手帕擦汗:“发生什么事儿了?”
清沂多看了他一眼。
大祭司库鲁儿般(??????????):40级,人类(尼罗人)。黄金法老属下中少有的人类,率领着数目庞大的祭司团队。作为神的代言人,可代法老处理政务,在帝王谷地位非凡,享尽荣华富贵。并不恪守教条,法老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擅长技能有【火球术】、【神炎祝福】、【照明术】。与死灵王者协同作战时,所率领的祭司全属性提高10%,死灵王者全属性提高5%。不会触发帝王谷内所有建筑物的诅咒。
无论等级和技能都没什么亮点,比起祭司更像个神棍,也就天赋还看得过去。不会触发诅咒?……
两位王者交替叙述事情经过,烈日作结:“我们想找斯芬克斯。你们这是?”
尼罗六世:“我晚上睡不着,让大祭司作陪,到处逛逛。有人敢渎神?这可是件大事,处理不好则招惹神明怒火,让我也来帮忙调查吧。”
大祭司则嘴唇颤抖,说不出话,估计还没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也是,太阳节延期举办,作为负责人的他必定也受牵连。
烈日拍拍尼罗六世:“是谁惹你生气了?”
“仆人笨手笨脚。别提这个了。”尼罗六世别过脸去,看向沙漏。
时计室以圆环形间隔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沙漏,有的用黄沙,有的用白沙,房间正中有个顶部快挨着天花板的主沙漏,与众不同的是,主沙漏中的沙子是散发蓝光的——灵魂宝石受到风化侵蚀而形成的灵魂星沙,按理说会迅速化为灵子消散,清沂是第一次见到实物。此时星沙以明显不正常的速度下落,沙堆中一具蜷缩的干尸逐渐显露,它乍一看像猫科动物,但又长了人脸,后颈皮处有着五角星图样——超阶魔兽特有魔纹“真实倒影”,清沂便知道这是斯芬克斯的本体。
千百年来斯芬克斯的灵魂早已消散,仅留下一具承载怨念的尸身,是太阳神以神力打造了沙漏,只有在这个沙漏中斯芬克斯才能够存活,星沙等同于斯芬克斯可调用的灵魂力量,一旦星沙流净,斯芬克斯就会停止活动,这时候就必须把沙漏翻转过来,等星沙再次充盈。简单来说,斯芬克斯就是个需要充电的都城守护兽,时计室里其它沙漏都是为了计算它的已用电量及剩余电量。眼下星沙高速流逝,时不时伴随着椰枣大的金珠,咚一声将底下星沙像海浪一样推开,那代表着斯芬克斯动用技能——对,不止灵魂值,就连技能也是有使用额度的。
斯芬克斯:75级,猫(死灵生物)。著名的狮身人面兽,是王权的象征,被黄金法老复活后担任帝王谷的都城守护兽。憎恨希腊英雄俄狄浦斯,倒并非因为对方解出谜题,而是因为人们以讹传讹,说它是一只勾引俄狄浦斯的雌性。不喜欢目前的干尸模样,所以躲着不见人,其实内心非常喜欢热闹,一旦有人提及自己就立即召唤分身出现,顺便和对方分享自己苦思冥想得出的谜题。擅长技能有【黄沙分身】、【沙尘暴】、【风化光环】、【无底流沙】。活动范围仅为帝王谷及周边沙漠;可在活动范围内召唤【黄沙分身】,且分身可使用除【黄沙分身】外的其余技能;同一时间只能存在一个分身。
作为都城守护兽,斯芬克斯可洞悉守护范围内的所有灵魂反应,无论活着的还是死了的,要排查所有生物就必须耗费大量星沙(尤其是像帝王谷这种有着许多动物的国度),所以斯芬克斯调高门槛,仅对英雄级别的(强者)或成群陌生灵魂(外国部队)起反应。
“从星沙下降的速度来看,它在和别人战斗。嘿,斯芬克斯,醒醒!”烈日拍了拍玻璃。
斯芬克斯纹丝不动。
烈日对清沂道:“它操纵分身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
“也就是说,它的监控有死角,所以还需要破晓游隼在空中监视。现在是晚上,破晓游隼休息,帝王谷不完全在你掌握中。”清沂拿了个能计时5分钟的小沙漏把玩,并运用灵魂波长扫描。
“有人在说我?……”干尸朦朦胧胧睁开眼睛,看了清沂两眼,浑身抖了一下,叫道:“你带客人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随着魔纹发光,干尸在黄光中变成了头皮剃得精光、右侧扎辫子的少年,赤着瘦得可见肋骨的上半身,斜倚在星沙上,瞳孔是竖着的两根针,一脸愤愤。
清沂:“原来你长这样啊。”
斯芬克斯怒道:“我活着的时候更好看!法老,怎么忽然来找我?”
“你在和谁战斗?”
“天方夜谭。他白天来过一次,被我赶跑了,现在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