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事不妙2(2/2)
“老头子我快熬不住了,我先回屋睡会儿。”
老将军说完,推开秋鲁的搀扶,蹒跚着向小楼走去。
周宇从大前天的深夜起,就守候在空35军基地的保密室内,等候着那个宣示起事成功或失败的消息,但电话那头一直没有任何音讯传来,似乎已经把他这小人物给遗忘了。
昨天应该是动起义的正经日子,他在保密室里徘徊往复,坐卧不宁,还时不时像个疯子式的沉思一会儿,又大笑几声。
他是个有信仰的投机者。虽然他觉得自己起初加入舰队小组织,确实有些机会主义的因素在其中,否则在军队这个最讲究血统和背景的地方,无根基、缺依靠的他,不可能三十来岁不到四十就爬到正师级的地位,但他更认为自己是出于信仰的缘故,才最终下定决心参与起义的。
这个国家现在身陷黑暗的泥沼地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政府状况和狂热的社会思维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用非和平演变的方式加以解决了。乱世用重典,沉疴靠猛药!他是这样为舰队的起义行动下定义的。
他不害怕起义失败,因为失败早就在他的设计好的范围内。但他害怕等候,特别是非自己掌控范围外的等候。不能直接参与起义行动,苦苦等候一帮子自己不了解品行、能力的所谓同志去执行起义任务,他认为成功的机遇太难以把握,成功的概率也太飘渺。
心理焦灼的等候过程中,他有了很多次起事失败的不好预感,所以他抓紧一切的机会在销毁相关文件和资料,包括计划、地图、器械、联络方式地址等等,甚至能找到的凡是写写划划过的草稿纸都销毁了。所以,当昨天半夜那个不好的消息辗转传来时,他的心里边反而很平静。
传来的音讯很简单,还是沪江那边一个熟悉的组织核心成员311辗转传来的。该同志用暗语很惶恐地告诉自己:起义失败,舰长和统帅已经北飞,其余同志转入地下潜伏。
开什么国际玩笑!在现今这样的*的时代,老百姓连思维都被同化,亲属间都靠相互揭自保的情况下,有什么地方可能潜伏的呢?所谓潜伏就等同于树倒猢狲散,大乱临头各自飞。于是他连询问打听一下起义失败原因,和舰长及统帅行踪的好奇心都没了。
在床上安安静静休息了几个小时,舒缓了一下因长久等待消息而疲惫不堪的神经。早上起来后,他收拾干净自己的仪容,背上军用书包,对基地办公室自己的下属交代了一番,施施然走出了基地。
他没有开自己的嘎斯吉普,开了吉普出去就等于告知了别人他的下落。他爬上了基地到古城县拉给养的一辆解放大卡,在一帮押车战士好奇的目光下,安稳地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坐顺风车走了一段,他又在半途一个岔路口下来,目送解放大卡消逝在尘土中后,他招手拦下了一辆路过的地方上的货运卡车,打听清楚卡车会路过范城县,他与司机沟通了几句,然后登上了卡车。卡车在颠簸的路面上行进的过程中,他没有与饶舌的司机多作交流,只是眯缝着眼静静地思考着。
约莫中午饭的时候,卡车到范城后,他告辞了热心的司机师傅,找到一家还算干净的小饭馆,简单吃了一些食物。用完餐后,他又用随身携带的搪瓷杯,慢慢地喝着饭馆提供的免费的花红茶水,看着手表等候着时间的流逝。
下午上班的时间到了,他离开饭馆到了县城的邮政局。他是想在这里用电话联系上秋鲁,并约个隐秘的地方与他好好谈谈,将一些已生的事情和未来可能的走势告知对方,以便让秋鲁上一趟大白山,规劝和提醒一下对他有恩的老长早做准备。这个决定是他在半途上临时作出的。他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身受老长多年的提携关照,又把他拖入了一潭浑水中,尽管老长是自觉自愿地入蠹,但他依旧不忍心。大乱临头是事实,但做人的准则不能丢。他骨子里还是个知识分子,读书人就得讲气节!
“主席万岁!请对面的革命同志帮我转一下革委会秋主任办公室。”
他改变了部队直通通的说话口吻,按照地方的习惯,通过革委会总机要了秋鲁办公室。
“万岁,万万岁!秋主任办公室无人,你改天再联系。”
“秋主任什么时候能回办公室?”
“不知道,出差了。”对面开始不耐烦,口气生硬。
“什么时候估计能回?”
“你开介绍信到革委会去了解!我怀疑你是不怀好意的阶级敌人。主席教导我们说……”
“祝福老人家万寿无疆!”
周宇扔下了电话,决心立即起程去樊村办最后一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