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沪江行4(1/2)
从金陵登上西行的轮船后,秋鲁心绪一直有些紊乱和沉重。
夏夜的江面上,水面掠过的阵阵清风,让因失眠和不堪舱内骚扰而爬起床,在船舷甲板上随意走动的秋鲁,头脑变得更加清晰和昂奋。
去年九月底十月初的那场结伴同回老家的省亲之旅,身旁簇拥着太多各色人物,秋鲁强忍着压下了打望探究与父亲有关情况的好奇心;尤和尚也认为时机不成熟,未到可以明言时,所以也只字不提。此次的金陵之行,尤和尚终将保守了接近一年的那件秘密告诉了他。
那就是他父亲秋鹏,在老人家粉碎副统帅凌虎养子动的政变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充当了类似于“告密者”或“潜伏者”的角色。尤和尚这番话对他的冲击太强烈了,以至于他在初闻消息时只觉得一阵惊雷在脑子里“轰隆隆”滚动,电闪雷鸣致使他思维全线短路。什么也不能想,什么也不敢想。而在登船后的这十几个小时中,头脑又特别活跃,特别清晰,反复不停地思索着这件事情。
怪不得老人家会夸奖父亲是一个好同志,追悼会和讣告上会评价秋鹏是忠诚、伟大的革命战士,原来他就是那个挫败政变、保证老人家南巡安全归来的暗子啊!看来以往自己是白替古人担忧,也让周宇和那对肇姓父子做了枉死鬼啊!
“潜伏者?”
“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红岩中的叛徒蒲志高?”
秋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尤和尚的话含含糊糊,让秋鲁搞不清父亲到底扮演的是其中哪一种角色。将父亲托尤和尚传递的那句话思来想去,他觉得在缺少更多旁证资料可供自己进行更详细、准确分析判断前,只能用一个词汇来下一个评语,那就是三者都有可能,或者是三者兼备吧!
副统帅凌虎叛逃事件过去快一整年了,事件的大致经过也传达到了全体人民中间。五月份开始,全国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揭批凌虎的“批凌整风”运动,凌虎现在在人民群众的眼中已成为一滩臭狗屎。历史的功绩没有人再敢提起;谁与他们有牵连,谁就会被毫不客气的钉上耻辱柱;谁在政变中挥了积极的作用,就会被视同英雄对待。那么自己为什么对于父亲这个幕后的最大功臣,既缺乏足够的敬意,反而有些鄙视呢?不但感觉不到丝毫喜悦,反而心情这样沉重呢?
秋鲁心底反复拷问着自己。
秋鲁眼前不停闪现出大白山基地中父子之间的那场对话,以及父亲双手捧着杯子饮下含有过量药物的茶水时,自己那幅绝望和失魂落魄的样子。他把一幅幅画面不停地回放之后,他豁然现自己居然被老奸巨猾的父亲给戏弄了。
“爸,您不是我害死的,是您自己在找死啊!”
秋鲁已经想明白了一个关窍,那就是父亲端起杯子喝下那茶水时,显然已经知道了那杯水是有问题的。既然他知道那水有问题还毫不犹豫喝下去,那么他实际上就等同于自杀。自己并不是杀死父亲的那个凶手,完全不用为此事而一辈子感到良心不安了。
可是父亲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把它喝了下去呢?那么他当时到底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
秋鲁翻翻覆覆想了很久这个问题,还把自己也放在父亲当时所处的角度和当时的处境去思考整件事情,最终,他自认为对父亲的选择有了些理解。
忠诚于老人家,就等于是背叛一零一和昔日共同打江山的一批老友;而知情不报,就是背叛了老人家,并公然与全国人民为敌了。所以他虽然最终理智地选择了做告密者,但良心上仍然为此感到不安。害怕昔日的战友们事后会戳着脊梁骨骂他是小人,是为了仕途不惜踩着同袍尸体上位的无耻之尤,所以为了逃避,为了不敢面对,为了拒绝所谓的荣誉,他选择了自杀,而且还是狡猾而巧妙地借助了他儿子的那双手自杀的。让人以为只是一场意外或者疾病突然作。
老狐狸,您是感觉自己两难为人,而把儿子拿出来当了屠夫和挡箭牌啊!
秋鲁低低地嘟嚷了一声。有些为搞清事实而欣慰,也为被利用了而气恼。
您是可以安安心心无牵无挂去了,如果您的儿子要不是偶然知悉了其中的内情,岂非要一辈子生活在内疚和悔恨中,让这块心病陪伴终生?
秋鲁想清这个问题后,对父亲之死的内疚和悔痛释去了,但对无辜者周宇和肇家父子的内疚和良心不安又袭上心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