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一 金融家的‘狼皮’(一更)(2/2)
不久,交易所内出现了一群流氓起哄、怪叫、吹口哨,交易所被迫停业。交易所明知是姬小天在捣鬼,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叩开通汇的大铜门,请姬董事长出面镇压小流氓。
姬小天彬彬有礼地答应了。
当然,通汇是从来不做赔本买卖的。不久,华商交易所的理事名单中,忽然冒出了姬小天的大名。而通汇的金库中,一下又增加了五亿的储金。
在“豪夺”的同时,姬小天也常常“巧取”。
随着近些年汽车行业的扩张,汽车不断更新换代,轮胎需求量大增,一时使制造轮胎用的橡胶供不应求,市场上的橡胶价格也不断猛涨。橡胶生意空前看好,外国几家橡胶园和从事橡胶生意的商人获得了巨额利润。
做橡胶股票生意很赚钱!西京的外国人嗅觉十分灵敏,有个叫思域的英国流氓立刻找到姬小天,说:
“姬老板,现在橡胶在国际上十分走俏,我想与你合作做这方面的生意。”
“怎么做?”
“我们可以发行股票,你不是有个通汇银行吗?我们可以联合起来炒股票。”
“你觉得我们能够,炒到最后能赚钱吗?”姬小天不懂这玩意儿。
“这一点姬先生放心,有你这样的人做后盾,我们是一定能赚大钱的。”于是,思域与姬小天联合在西京开了一家从事橡胶生意的“思域原想公司”,借助姬小天背后通汇的实力,开始兜售橡胶票。
思域做这些事情诡计多端,搞这样的事很有一套。
一开始,他请几个文化界比较火的人,代笔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几家中外文报纸上,大肆吹嘘橡胶怎么好,用途怎么广,以耸人听闻的言辞大做橡胶广告。
然后,在姬小天的帮助下,他又拉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冒充董事,每个礼拜召集他们开一次董事会,借此机会,大造声势,宣扬他在国外的橡胶园大获丰收的消息。他所做的这一切使人们相信,买思域的橡胶股票有靠山。
与此同时,这个洋瘪三暗中向外国银行借钱,摆噱头,每隔三个月,用借来的钱发给一些持有橡胶股票的股东们一部分中间利息,给那些想发财的人尝尝甜头,并以此标榜自己守信誉。
在姬小天财力的帮助下,在股市上,思域的股票大幅度的上升,思域雇用了大量人员冒充股票的认购者,虚张声势,一大早就涌到证券交易所门口,排队抢购橡胶股票,致使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也纷纷涌到证券交易,争着抢购橡胶股票。
结果,证券交易因人多拥挤,秩序大乱,消息传出,哄动全市。思域和姬小天就这样变着戏法,乘机把橡胶股票一涨再涨。
他们看到股票价格一日*比一日上涨,快涨到极限时,通汇银行突然宣布,某月某日,所有的橡胶股票停止押款。
布告贴出,犹如晴天霹雳,急得那些股东们想去跳楼。因为银行拒绝股票押款,说明橡胶股票已分文不值,被持有者大量的抛售,价钱做电梯般直接的下跌。人们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些花花绿绿的橡胶股票一夜之间被抛售的价值跌底。而思域则带着分得的近千万元,拍拍屁股、卷起铺盖逃之夭夭了。
其余的一半钱,则被通汇银行悄悄地吞了下来。
这次橡胶股票风潮致使西京几十家老牌的投机分子、工厂、钱庄等纷纷倒闭。其中天元钱庄的老板陈逸、西康钱庄的老板林宝和富佘钱庄的老板陆生,挪用各自钱庄客户存入的远期支票,向其他钱庄调换巨额资金,套购了大量的橡胶股票,最后钱庄倒闭,三人手挽手在涨潮时在西京外跳了江。
虽然期间姬小天心中也很愧疚,但是另外的一方面,这些跳江入海的几个人,都是一些倒卖投机分子,敲诈了不少痛苦老百姓的财产,让姬小天心中的罪恶感,稍稍的减轻了些。
经过姬小天一系列的手段,不管是明的也好,暗的也好,通汇在西京的金融界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地位,通汇银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体银行,倒像是一种合法的高利贷组织,不过这也为姬小天做实业,铺垫了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