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上品丹经(2/2)
韩启知道,天下道门中各个门派,无不崇尚自己所学,而诋毁其他门派的功法,这就如同四年前的皇甫炎,自持他修炼的丹阳诀,却看不起清平谷的御剑诀。
而水木坞怕是也有这井底之蛙的毛病,不见天地之大,因此上面说的倒也不能尽信。
本来见这本《上品丹经》诋毁清平谷的御剑诀,韩启本不欲再看,可又想起当初掌门师伯也曾对韩启说过的话。
虽然清平谷内修炼的是御剑诀,以御剑之术为主,不过随着修为的提升,倒也多少会接触到一些丹鼎之术。
而且当初韩启的师父醉我真人,便也曾炼有丹药,当初刚刚遇到韩启时,也曾给韩启吃过一枚。
如此说来,这丹鼎之术,倒也不妨稍微学上一些。
想到此处,韩启又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只见上面又说道,世间丹药可分三品:上品者,食之则能大大提升修真者的修为进境,最后可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中品者则能延寿养性,寻常的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并辟妖毒。而下品者,便是那些除病安身之类的末流小技了。
这本书便是教人炼化上品丹药,其中丹药种类众多,最简单的,便是开始韩启听到过的筑基丹。
韩启心中说道,水木坞炼丹之术,定然也有上中下三品,因为刚刚徐慎之不怕妖毒,恐怕便是服食了中品的丹药。
想来这上品的丹药,就算在水木坞那也是十分之难得。
比如说其中的“筑基丹”,乃是此书中最简单的丹药,可徐慎之尚且不能独自炼出,那书中所记载的其他丹药,岂非更有神效?
说不定对自己日后修为的提升,也大有益处。
再一看,却原来还有一种丹药刚好适合韩启此阶段服用,名曰“育气丹”。
道门所谓的结丹,无非便是体内真气越来越多,最后在丹田内凝成金丹。
韩启此时丹田内虽然早已经有了一枚妖丹,可却不能全部为他所用,也是韩启体内真气不足的缘故。
而若是服食了育气丹,则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体内的真气充盈程度,更早帮助修真者结丹成功。
韩启心头大喜。
不过这育气丹若要炼制,十分复杂,而且这卷《上品丹经》内容颇多,倒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看完。
韩启觉得既然日后会有些用处,不如先将这本《上品丹经》收起来为妙,有空再慢慢研读。
又想到若自己日后真要炼丹,恐怕也还少不了所用的器具。如此一来徐慎之的清虚扇和乾坤鼎,便也都有些用处了。
反正徐慎之已死,若将这两件法宝丢在此处,说不定也会被其他妖人得去,倒不如先让自己收起来。
想到此处,韩启便又将那柄清虚扇也捡了起来,连同那本《上品丹经》一起揣入了怀中。
只是那乾坤鼎如此巨大,自己怎么能带的走?
忽然想到这乾坤鼎尚且能被徐慎之炼化到体内,也不知是否自己也能。若真能如此,携带起来可方便多了。
也是这乾坤鼎并非天阶法宝,否则韩启也不敢轻易尝试,但料想一件寻常法宝,应该无碍。
因此韩启便来到了那尊乾坤鼎面前,调动体内真气,先将它悬浮与空,随后便宛如当初炼化日精丸时一样,驭使真气微微一吸,却见那乾坤鼎忽地向自己冲来。
同时冲过来的过程中,原本巨大的乾坤鼎竟也越变越小,最后闪耀出一团光芒,终于融入到了韩启的胸口之中,化与体内。
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凶险,便已经大功告成。
现在自己体内也有了两件法宝了,却不知道最多能将几件法宝炼化到体内。
不过韩启可不敢冒险尝试,万一遇到一件威力巨大的法宝,强行炼化与体内,恐怕自己就难免落得个爆体而亡的下场了,韩启心中说道。
――――――――――――
注①②:此两句话出自《抱朴子内篇》,因情节需要,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