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还是可以混进书院(1/2)
“明天两科认真作,不要弄出惊世骇俗之语,就算想要表达,语言也要委婉些。”老管家死马当活马医,勉励几句,尽尽人事。
第二天大早来到书院,金锣已经通过考核,在书院到处游逛,百墨拿着书函,跑到一间大课堂,等待数科考试。
试卷发下来,填上名字、编号,百墨看着一个个题目,眼冒金花,少数题目只能做出部分,无法得出结果,与没做一个样,更多题目不知在说些什么,有些大题像天书,一个符号也不认识。
秉着不能留下空白,争取印象分的原则,带着侥幸心理,百墨奋笔疾书,哗啦啦写满整张试卷,连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反正前世听说过的阴阳五行八卦理论,再用自身语言讲述一遍,至于牛头与马嘴能否对上号,就不在考虑范围内,总比交白卷强。
百墨很荣幸成为考场第一个交卷之人,拿着书函走出考场,糊弄的其余考生一愣一愣,全停止答题,发出哀叹,以为碰到心算能力变态的妖孽,又立马加快答卷速度,
考官看着百墨的试卷,见到牛头不对马嘴,甚至歪曲定律的答案,却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脸色不断变化,细想之下,弄得血气上涌,灵气翻滚,猛力拍打桌面,才压下一口闷气。
考生们再次停笔,看着脸色忽红忽白的考官,想象着试卷上到底写了什么,令考官也压制不住愤怒之情,心里找到平衡,怀着愉悦之情作答。
百墨不知再次出名,有时候出名很简单,也会很短暂,如果百墨不能留在书院,只会成为一时笑柄,过后就会忘记。
百墨没有到处逛,书院里一片寂静,都还在考场的头痛与数科作战,他坐在一个水池边,看着水里的游鱼,听着微风的细语,感受着书卷之气,令紧绷的心微微送弦,体会到一时宁静,耳边仿佛传来学子朗诵的清脆声。
看着水池边的花丛,还有一棵棵细柳,水里的卵石上面题留诗词,“某某到此一游”的大作没有,再不济也会卖弄几句文绉绉的诗词,签名各式各样,尽显万般风情。
很多石块上留下山盟海誓,情意绵绵,只是人去石在,又有很多思恋之语,想家乡亲人,或暗慕某位女子,只能不记名的表达爱意。
花前月下,如果是聊聊人生,谈谈感情的好地方,不管是一男一女,还是独自一人,都可以宣泄情绪。
“不会书法绘画不要紧,不会吟诗作赋不要紧,只要签名拿得出手,或婉约,或狂放,或刚直,或细腻,一切都不是问题。”百墨看来看去,就觉得签名不同凡响。
“既然到书院一趟,也该留下一点东西,把李白大仙的《将进酒》拿出来抖一抖,也表达大爷怀才不遇,书院有眼不识的苦逼之情。”百墨很无耻,做不出绝响,就抄袭一首背的最熟的诗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百墨很无耻的留名“白”,也不算剽窃李白大仙的作品,又与自身有关系,把刻有诗歌的大石头轻轻放入清澈的水中,文字朝上,继而潇洒的离开,还是不要被老生抓住,置一个乱扔垃圾的罪名。
等到下午考论科时,题目为《业》,太过笼统,业既可以表示行业、事业、产业、职业,还可以做动词,前世佛教出现最多,表示业力、业果,分很多种造作之业,今生“业”还指灵轮污浊之物。
百墨不敢下笔,上午数科考试再次出名,如果弄出惊世之语,真会被考官追杀,他觉得书院的入场卷在嘲笑,没有机会再次成为学生,还是老老实实在社会打拼。
最后,百墨没有作答,按自身意愿写,会与阅卷考官的想法违背,按此界理论写,他倒很想写上万把字,问题是写不出来,填上名字与编号,交上一张白卷,落寂的离开考场,不想遭受煎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