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田庄台决战(一)(2/2)
马玉昆大声回道:“自古将军马裹尸,何惧之有!末将领命。”
“新军第六旅、新军第三炮营、吴大澄部与我在田庄台,以备策应。
刘飞扬宣布了田庄台守御各部的安排,就让各部赶紧领兵前去谨守。
就在刘飞扬紧急布置时,日军也再抓紧准备进攻田庄台。本来田庄台与牛庄、营口相依托,牛庄屏其东,营口障其南,而现在牛庄、营口相继失守,田庄台孤立,处于日本的钳形攻势之下,地理上处于劣势,这点日本方面看得很清楚。
日军为攻占田庄台,集中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即第一师团、第三师团,两个甲级师团;第七师团、第八师团两个乙级师团。计有步兵35个大队,骑兵4个中队,炮兵7个大队,工兵4个中队,共约4万余人,拥有各种大炮139门。从兵力来看,平壤决战时日本只有一个师团和一个支队;旅顺口和威海卫之战日本虽有军之称,其实并无一军的实力。日本动员军以上的大军,实际上只有对田庄台一战。
为弄清清军兵力,日军第三师团于12月17日即对田庄台进行试攻。该师团第二旅团长大岛久直率领前卫第五联队三好成行联队和炮兵,在辽河东岸对田庄台进行炮击。宋庆派宋得胜迎战。双方互施枪炮,不分胜负。18日大岛又率前卫至辽河东岸,以12门山炮向田庄台轰击。刘飞扬亲抵辽河东岸,看到日军并不多,只让宋庆派宋得胜一部在辽河西岸驻守,不使日军过河即可。
双方互战了小半日,大岛久直见清军的防守并不强,以为清军兵力不足。第三师团长桂太郎根据大岛侦察的结果,向军司令野津道贯报告:“敌军有火炮约20门,其兵力约五千人,欲以辽河为防线迎击我军。”
野津根据这个报告制定具体作战方案。12月18日下午3时,野津在日军的战前会议上,下达进击令:“以明日上午7时为期,第三师团和第八师的第一旅团带炮90余门击其正面;第一师团和第八师团的第二旅团绕渡辽河,从大榆林进攻,截住清敌的退路;第七师团从西南逼敌的右侧,从三面合击。务当毕其功之一役”
12月19日7时,日军以91门大炮至辽河东岸摆开阵势,总指挥为第一军炮兵部长黑田久孝少将。新军二个炮营70门大炮则隐藏在先前修的炮洞之中。而在辽河西岸摆开阵势的只是宋庆部的炮兵,只有20余门大炮。清军见日军麇集东岸,先行开炮。日军先以10多门大炮还击,后91门大炮齐放,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炮战。万条闪电从辽河两岸腾空而起,千百声霹雳在硝烟下轰鸣。由于日军炮轻,易于运转,愈逼愈紧,将清军大炮击坏及半,炮兵将士伤亡尤重,许多驾车马匹被击毙。
日军炮兵抵近辽河东岸开炮,此时宋庆部的炮兵,伤亡待尽。日军炮兵解下拉炮的马匹,立炮垒向对岸的清军阵地射击。这时新军炮兵拉掉遮盖大炮的幕布,突然向东岸的日本炮阵反击。
日军的大炮都对着正对岸的清军阵地,这时从对岸西南方向的新军的炮击,使日军炮兵反应不及。日军的大炮都下了马缰,又立了土垒,炮轮陷在土垒里,靠人力一时半会动不了。而日军炮兵以为清军的炮兵在刚才的炮战中,为其所毁,就大敢的把炮弹放在大炮边,便于开炮。
新军炮兵的轰击,不时引发日军炮弹的殉爆,乾坤为之一震。
在新军两个营近二十分钟的炮击中,日军山炮损失惨重,费尽力气才抢出三十多炮,二十分钟的就损失了五十多门炮。
第一百六十三章田庄台决战(一)
第一百六十三章田庄台决战,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