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任两江(2/2)
刘飞扬领着谭亦凡进了闽浙总督衙门,立马就有人进去禀报。按说两江总督来了,怎么也得出来迎一迎。可谁叫谭钟麟是刘飞扬的老丈人,哪有泰山迎女婿的,而且他还不待见刘飞扬,能让他进去就不错了。
刘飞扬和谭亦凡恭恭敬敬的给谭钟麟见了礼,谭钟麟正生着儿子谭延闿的气。本来,他这次进京赴任正可带着自己儿子上京赶考,可谭延闿居然说不想考了。他说八股文那迂腐的东西不考也罢。这把谭钟麟也给气的不行。
谭亦凡向谭延闿问了情况,刘飞扬一听笑道:“延闿兄,这十年寒窗苦读,怎么说不考了呢。”
谭钟麟怒道:“还不是因为和你周游了一趟西洋,说什么列强皆以铁血强国,哪有讲什么道德文章的。刘飞扬,你听听,这都是你教的,说的什么话。”
刘飞扬一愣,这怎么是自己教的,连自己也骂上了。他对谭延闿道:“今科大考马上就到了,这不考可惜了。”
谭延闿想想道:“行,我上京去考,不过可说好了。我考上,飞扬在江苏也我谋个职位,若是考不上,你也去你那,给你当个幕僚。”
刘飞扬对谭钟麟道:“岳父大人,你看呢?”
谭钟麟叹了口气道:“翅膀硬了,由他去吧。”
刘飞扬在福州呆了三天,与谭钟麟一道北上。
两天后,刘飞扬在上海与谭钟麟、谭延闿分手。
此时,刘飞扬已是两江总督了,上海的官员士绅可都是刘飞扬的老相识了。场面倒不是很热闹,但亲切。刘飞扬也不跟他们客气,和他们简单的吃了顿饭聊了几句,就回客栈休息。
身子躺在床上,脑子却休息不了。这次他主政两江,不但要把上海和台湾的模式搬到两江来,而且要扩大革新。他在上海和台湾所做的大多还是洋务派所做的,只是他做的更好而已。基本上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改革,而与之配套的制度层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思维为指导思想。什么是“中学为体”?就是中国固有的纲常伦理、政治制度,这个体是不能变的。什么是“西学为用”?就是外国先进的机器生产、科学技术等“富强之术”。
到了现在,中国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礼教制度,早已陈腐不堪,政治的**成为富国强兵的最大障碍,不彻底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社会就不能进步,国家就不能富强,但是还靠洋务派的这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肯定不能完成这个使命。
现在,他有了两江这个大舞台可以施展,他要放手大干。他已想了几年,以前在台湾条件不成熟,只是小步做或不敢做,现在,他要做了,他敢做的,他能做了。
他准备从四个方面入手,军事、教育、经济、思想。
军事:朝庭已经让他扩充新军至五万,他还可以在台湾再练一万军队。并且准备重建南洋水师,把小儿科的江南水师建成一支起码不下于台湾水师的海军,这样他就有六万军队和台湾水师、南洋水师,可以保证他的地位和安全,稳如泰山。
教育:改革科举取士,改书院制为学堂制,全面普及现代教育。
经济:把上海和台湾的经济制度引入两江,改变落后的经济制度。扩大鼓励商人兴资建厂的措施。兴办更多的现代工厂,依靠引进外国人才和留学归国人才的研究,创办高科技工业。
思想:改变落后的封建思想,兴起新思想,为一个新中国做思想准备。
刘飞扬越想越多,只觉得自己有做不完的事,自己有万斤的重担。
第一百七十五章到任两江
第一百七十五章到任两江,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