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时机未到(1/2)
随着时间推移,改良派的观点被很多人接受,改良派的力量也在壮大。
在参与、支持改良运动的过程中,洋务派自身也在变化,部分洋务官员逐渐接受改良思想,转变为改良派,如杨锐、刘光第、徐致靖、熊希龄、黄遵宪、樊锥等人。洋务元老人物也有变化。李鸿章感叹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什么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破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
可以感觉到,李鸿章对自己洋务活动的局限性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张之洞虽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洋务运动的基本纲领,但与甲午前比,“体”的范围日益缩小,“用”的地盘逐渐扩大,在两江革新的影响下,“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都纳入了“用”的范畴,且认为西方政治的重要性超过了西方科技的重要性。
在改良派的高歌猛进引起革命党人的眼红,他们纷纷与孙中山联系,要求突破这种谨小慎微的宣传。大张旗鼓的高举革命的旗帜,以革命的思想来宣传,鼓舞人心,鼓动群众,为革命做准备。
孙中山就此多次找到刘飞扬,刘飞扬考虑之后,决定见一见革命党中主要人物。
孙中山立即向章太炎、杨少白、郑士良三人发报,让他们马上到南京。章太炎现在为革命党中思想之大家,杨少白负责革命党中的组织工作,郑士良为孙中山之最得力之助手。
五日后,三人来到南京,他们不知孙中山急把他们招来南京为了何事。三人随即被安排到曾经看押过孙中山的城外小院,
到了小院,郑士良问孙中山:“急着叫我们为了何事?”
孙中山说:“让你们见一个人。”
三人同时问:“谁。”
“你们等会就知道了。”
四人在此一直等到傍晚刘飞扬才来到。他一步入屋里,章太炎三人大吃一惊。三人都见过刘飞扬的照片,陈少白甚至曾经想过刺杀他。
刘飞扬开口先说道:“鄙人刘飞扬,诸位久等了。”
三人转头看着孙中山,孙中山说道:“刘飞扬丈夫是我们革命党的支持者,我们的行动都是他在支持的。”
三人不可思议的看着孙中山,他们以为听错了。三人恍如隔梦,他们一直以为清庭最大的支撑刘飞扬,居然是革命党的支持者。
刘飞扬笑道:“诸位,我们还是坐下说话吧。”
几人坐下后,刘飞扬对他们说:“今天把几位请来,就是有一事相询。革命党人纷纷给孙中山丈夫请求宣传革命思想,你们准备怎么做?”
章太炎答道:“在报纸上鼓吹,在民众中宣传。”
刘飞扬说道:“就这么简单,那我看还是别宣传了。革命的文章在报纸一篇也发表不出去,在民众中宣传马上让当做谋反而被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