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外内兼治(2/2)
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但时间很快就到了1908年4月11日。这一日,全国开始对参与选举的侯选议员同时进行投票。
18日,投票结果公布,人民力量党获得四百三十一席中的,二百七十六席;国民党获得了八十八席,民主党获得了二十九席,其它党派和无党派获三十八席。
人民力量党的大获全胜,除了人民力量党的实力外,很多原来的民主党的人投入了人民力量党当中。而原先的第一大党民主党却兵败如山,其党首康有为还坚持着君主立宪理论,固执的认为中国不适合共和制度。民主党发生了严重的分岐,大多数的党员改换门庭。包括梁启超、张赛、杨度等民主党的重要人物都离开了民主党,加入了人民力量党。
此后,在议会的选举中,刘飞扬当选为第一任中华共和国总统,梁启超当选为第一任议会议长。
刘飞扬领导的政府和议会开始对在共和体制下的中国政治制度进行探索和改革。
但是,共和几个月了但对内地的百姓而言,除剪掉头上的辨子,不用再下跪叫那些当官的大人外,其它的没有什么变化。
刘飞扬从东风社搜集的民间情况上看,中国的多数地方还在用着人治。国内法律不健全,绝大多数的百姓也不懂得新时代的法律致上的原则,依旧以官员为青天大老爷。而原来的清朝的官吏,也大多转为共和国的官员,他或也不明了新法,或不愿触及他们自己的利益,仍然按老一套我行我素。刘飞扬可不想辛苦建立的共和国,只不过是一个换汤不换药、明不符实的又一个“王朝”。
刘飞扬与陈其昌、孙中山、梁启超等不同党派的共和国缔造者商议后,决定先成立国家廉政署。国家廉政署不在政府序列,而是隶属于议会之下,廉政署的人员不能加入党派,署长和副署长由议会选举产生,可以有党派但不能是执政党的。
1908年5月20日,议会宣布成立国家廉政署,并选举国民党的宋教仁为第一任国家廉政署署长,廖仲凯为副署长。国家廉政署的人员一部分由清朝的御史、给事中等遴选出公正廉洁、有清誉的官员,一部分为新军中退役的官兵,大部分为刚从大中学毕业的学生。
国家廉政署成立以后,立即在各省进行人员培训。9月1日,各省的廉政司开始一边继续培训,一边办公。
国家廉政署一开始办公立即掀起一场廉政风暴。
第二百五十三章外内兼治
第二百五十三章外内兼治,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