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突围(2/2)
察员飞快地报告情况。
“不过,我感觉到有一点不对劲。”另一名矮一点的侦察员犹豫着,欲言又止。
“怎么个不对劲?不要怕,快说。”
乔向文还没来得及细问,孙连长已经催着。
“就是这村里太安静,太干净了,不太正常。”
这名侦察员有点紧张,但还是努力地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继续说。”乔向文点点头,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般村口,这会儿天色已经发亮,一般老年纪的人估摸着有的已经起来,屋
前屋后忙乎,这是农村人的习惯啊,可是,这个村子里,村口干干净净,一个人影也没看见,还有,我们待了还几分钟,一直没听见鸡叫,这会儿正是打鸣时间。”
侦察员终于把自己的怀疑全部说了出来,如释重负。
细节决定成败!
看到细节的人,永远比粗枝大叶者领先一小步。
有些时候,这一小步,可能就是决定战斗成败的关键。
“你的观察力非常敏锐,这个推断应该是正确的,鬼子很可能已经在村里设了埋伏,乡亲要么被杀害,要么被他们强行赶走了。不然的确这时候该有人出来,鸡鸣狗叫的都该有。”
乔向文用力拍拍小侦察员的肩膀,记住了他的长相。
这样的侦察员,过得硬!
“孙连长,再派两名战士去河边看看,看看对岸有没有埋伏,要细细观察,还
有,辛苦他们一下,亲自到河里看看河水有多深。”
乔向文语气急促地再次下达命令。
孙连长火速派人去了。
趁这机会,乔向文到长长的队伍看了一下。
虽然疲惫,但是大家的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刘胜、白兵也和大家一起,照料着稍微年长些的机关女同志。
“小百灵”吴琴更是和许一梅她们一起,看护伤员。
患难见真情。
乔向文心里很感动,**的队伍就冲这一点,也是国民党军队永远赶不上的。
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彼此照应,没有舍己为人。
那样的队伍,别看人多,其实就是一盘散沙。
他告诉大家,马上就要进入山区,但是鬼子不让大家顺利过去,一定要留下
些买路钱,大家都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孙一飚匆匆赶来:
“乔部长,查清楚了,河对面是一片芦苇荡,细细看了里面没有埋伏,河水很深,最深的地方有一米五左右。”
乔向文想了想,突然叫道,“许一梅,吴琴。”
“到!”两人立刻站起来,立正。
乔向文走到他们面前,打量了一下他们,又和他们并肩比划了一下。
搞得两个女孩子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的。
“乔部长,啥任务?”许一梅急忙问,脸上带着激动的神情,
“没事,你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乔向文一摆手,准备离开。
“乔部长,你倒说清楚啊,没明白你的意思。”文工队长不甘罢休,眼睛瞪得
大大的,嘟着嘴,有些不开心了。
“我看了你们的身高,都在一米六左右,这就够了,谢谢你们,准备出发吧。”
乔向文让通讯员把左玉、张文隽叫了过来,飞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情况危急,只有一条路,过河,看这架势,咱们细细分析啊,敌人一定以为我们会往村里钻,我们偏不去,敌人以为我们不敢过河,我们偏要过,现在请所有人员马上自报身高,各单位、各部门尽可能按照高矮高矮的队形,互相搀扶着过河,所有女同志、伤员都要在腰里绑着绳子,互相拉住,防止意外。”
“向文,我带人断后吧。”左玉主动要求。
“不行,我带着警卫连断后,你和张副主任负责渡河。”乔向文不容分说。
“乔向文,我不同意你的安排,你是主要负责人,你必须跟大部队在一起,杨司令给你的任务就是把队伍亲手带出去。”
左玉大声地叫了起来,直呼其名。
大家都明白,负责断后的人员将会遭遇敌人的疯狂追击,危险极大。
这时候他们想的,都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两人争执不下。
时间不等人,转眼马上就大天亮了,那时候渡河将更加危险。
一直沉默的张文隽发了言:
“临时支部。三个人,你们各投自己一票,对吧,我也要投一票。”
*血与火的考验,战火纷飞里的情谊,究竟是谁留下来掩护,面对虎视眈眈的强敌,大家不妨猜猜。*
《北上南下》军事连载原创小说发表于(起点网.)搜索北上南下即可分享,如果您阅读后有更好的建议,请记得及时告诉我,我不胜感激;如果您觉得可读,请不要忘记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因为你的支持与鼓励是我后续创作更大的动力,QQ394915357或Q交流群171584042,更多精彩故事邀您快乐共享,因为有你――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