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笔:特区-5(1/2)
想了想,我也不为难,耸肩:“罢了罢,麦当劳就麦当劳,在哪?我们走。”
“在解放路,是一间比较特殊的麦当劳。”
“要跑到罗湖区去啊!不过好在也不远,一公里多而已!”深圳的地图我已经背诵熟悉了,或者可以是说,本人已经养成了到一个地方就背诵一个地方地图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保证不再迷路。话说上辈子俺是路痴来着,“特殊在哪?里面有卖肯德基不成?”
“怎么可能!麦当劳叔叔和肯德基爷爷从来互相看不顺眼。”小马哥难得也幽默一次。
我深以为然,在2010年,你和周鸿?“3Q大战”拼用户时,不也就是互相看不顺眼么!想当年,你可是做了很多次“非常艰难的决定”,要不是影响到政府最权威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上不了Q,只怕那件事没那么容易结束。连蒙牛都跟着出来凑热闹说:“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如果监测到用户胃里有伊利牛奶,将自动释放三聚氰胺。”
小马哥是搭着11路公交车过来的,虽然刚才他也说了,家距离这里不远。现在的马化腾,其实混得非常不咋样,公司是七拼八凑的,服务局干脆是借的,员工个个都是创始人,说是公司,那是抬举,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腾讯,更像一个专业的工作室。那么,你也就不能指望他的交通工具有四个门和四个轮。
打车到了东道主所说的麦当劳,找了个位置做好后,小马哥说:“虽然早在1975年麦当劳就在香港开设了分店,但迟至1990年10月8日上午,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才在这里,也就是深圳市解放路光华楼西华宫开业。”
“这么说,这就是当年的元老了?”我好奇地看着四周的摆设,当然,作为门外汉,我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在社会上行走时,俺只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中国最大的连锁公厕,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把这两家快餐店当成免费厕所来用。
“嗯!对,这也是当时内地唯一一家能用港币和人民币支付的麦当劳。听说当餐厅有500个座位,当年投资了4000万港元,开业时排队的人围着光华楼不知绕了多少圈。”
我回忆了一点马化腾的简历,84年来深圳,89~93年在深圳大学读计算机专业:“那么,当年你不会就是排队的一员吧!”
马哥一副回忆的神情,“当初我还在深圳大学的学生,8号晚上看着那个红黄相间的丑角坐在光华楼顶。还记得当时很多人是举家前往,人们满腹新奇,队伍从二楼排到一楼,再绕着整个光华楼转了一圈。听说餐厅第一批员工有400多人忙不过来,不得不从香港临时调来500多名员工帮忙,每人每天要10个小时,还是不能满足顾客要求。”
“那是!”我点头表示统一,别说是在10年前,就算是在20年后,在很多地方诸如普宁,吃麦当劳居然还属于高消费,去麦当劳都像下高级馆子一样!“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最少不了的就是一大批先富裕起来却忘本的人,吃麦当劳,很大层次上代表的是炫耀性消费以及新生活的无限诱惑。这样的消费,不再是解决肚子问题,而是精神问题,起码很多人学会了文雅地排队。之后很短的时间内,麦当劳在中国业绩飞升,由此揭开了抢占内地快餐市场的大幕,几年下来居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打败了山东烧饼和铁板烧等,这恐怕连麦当劳公司都始料未及。如今黄色的‘M’标志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随处可见。”
小马哥皱眉:“你知道的太多了!”
“怎么?要杀我灭口不成!”
“……”
“一般黑帮电影都是这样演的。”我半眯着眼饰出低沉状,右手握成枪形瞄准小马哥,压抑着说,“你……知道得太多了!砰!”
小马哥是啼笑皆非:“我看你是电影看多了才是。”
这个时候,所点的汉堡薯条什么的,都端了上来,小马哥还演示来当初流行的汉堡吃法:先小心刮掉那层芝士,而后吃掉牛肉饼,再吃掉生菜,最后就着可乐吃完上下两片面包。
我说:“就两片烤包夹片肉,你吃成这样不嫌累啊!算了算了,咱们要不谈点正事吧!我只怕明天或者后天就要回去了,下次再来深圳,遥遥无期。有很多想法,得跟你说说。”
“哦?你还有什么特殊的想法?”马化腾来了兴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