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笔:缅忆-3(2/2)
“兄,我不知道写这些有什么用。”
“看到那些东西没有?”我分别指着小霸王的游戏卡、电脑、打印机、桌面上的相机、床底下的摄像机,“这些东西,全都价值几百上千上万,如果买成米的话,那么我们家会被米所包围!”
弟弟手上的书掉了下去:“这么贵啊!爸爸怎么那么有钱?”
我摇着手指:“错,那是我买的!”
“啊!你偷……”
“什么!我的钱就是写这些东西来的!”我哭笑不得,“你以为这些东西是白写的啊!只要你写得好,就有人要,就有钱,就能买你喜欢的东西!你不是喜欢电子室里的街机吗?如果你有的钱,也可以自己去买!”
许久许久之后,弟弟把书捡起来,坚定地说:“好!我试试!不过,你不准笑我啊!”
我点头:“如果你写得出来,那么我带你去电子室玩一天。”
“说定了!”
本人否认自己是急功近利了点,但我有自己的把握和打算。
三天后的早上,弟弟将一个本子递到了我面前,神情有点期待,有有点担心害怕。
其实我非常震惊,毕竟他不是穿越而来,就算他只比我小一岁,但从什么角度上看都只是一个刚刚读完一年级的孩子,后世到了初一,也才要求写500字的作文,很多人还写不出来呢!
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被我培训着从只会遣词造意到断句写文,这个飞跃,不可谓不快!看来我还是很有教育家的本事嘛!
有点沾沾自喜地,我翻开看了看他写的东西,嗯,是实打实的短文,也就两百多字而已,字迹算是工整,在用词方面很是幼稚又很是新颖,大的语法错误没见着,小的语法错误一大堆。
我不做任何的评论,能让一个一年级学生写出短文,这已经严重超纲,因此我不能做评价,只能做鼓励。
“很好!”
“好在哪里啊?”看来弟弟是把那两个字当成评价了。
我合上了本子放在桌面上,寻思着是不是要写一篇给他对比一下,于是笑着说:“因为你写了出来,争取下一次写得更好。走!我带你去电子室!”
“爸爸他同意吗?”
“不同意就不能去啊!”
骑着新的单车,我载着弟弟借去朋友家玩的万能理由,直接跑到了学校旁边不远处的电子室里,记得国家法律规定说学校周围五百米内不准出现电子游戏厅,然而在南溪本地,大多数的法律成了空谈,连小孩子都知道所谓的法律只是来束缚那些没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都凌驾在法律之上。
所谓的电子室,其实只是潮汕地区的说话,在我们小孩子的心目中,电子室里面的街机是比家里小霸王还要高级的游戏机,而且是还要花钱才能玩的游戏机。
从读过的一些资料里,我知道91是游戏机最热销的一年,当年听说一块钱才得两个铜币,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块钱5个。
说起来,电子室可是天底下父母和老师的首恨!原因无他,从来没有以为差生能在电子室里打游戏打着打着忽然大彻大悟,尔后改邪归正回归好好学生的行列,从此中考若如等闲,高考探囊取物;倒是无数好学生经不住游戏诱惑打着打着不但钱没了,分数也归零了,从社会的栋梁一举化身了渣滓!你说,家长能不恨么?我背着计划生育生个孩子容易么我,你把我好不容易来训得老实听话又考得出好成绩可供我去炫耀的孩子弄得天天只会跟我要钱唱反调,我不恨你恨谁啊?你再说,老师能不恨么?我教个学生容易么我,你把我好不容易唬得痴呆好学又杀进全年级前十名可供我去讨要大笔奖金的金主弄得迟到旷课不说,上课神游太虚不说,考试居然不会作弊直接交白卷,你断我财路,我不恨你恨谁啊?
于是,老师代表学校,父母代表家庭,非常有默契地对关于严禁学生走进游戏厅一事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广泛共识,紧接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学校将会再进一步抓紧考勤,学校与学生的家庭将会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再进一布努力;家庭代表则要求学校哪怕是把学生给教傻了,也得教出好成绩!
然而,电子室老板联合会的精神领袖在一边看着发布会的实况转播,一边打着呵欠说:“都是上面教育出来的好手下啊,看这个还不如看央视新闻联播,纯属一闹剧尔。”
君皆知,这样的“新闻发布会”平均每个月要出现那么三两次,每一次双方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是这种程度的热情依然无法掩饰学生们对游戏厅的热情,无论如何地严禁,游戏厅就没有哪天是门可罗雀的,游戏厅老板就也没哪天不是笑容满面的!当然,在日后网吧出现时,电子室老板联合会首次感觉到在赚学生钱财这一很有前途的职业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接着精神领袖发话,言及将以最快的速度将游戏厅网吧化,争取在初期阶段街机与电脑共存,然后逐步淘汰街机向电脑发展,最终争取全面替换。精神领袖认为,无论如何一定要抓住学生猎奇的心,无论如何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言,时代的步伐是所有人的第一生财之道,切记切记,哇咔咔咔咔……
你看看,诸位看看,是个人的都来看看!电子室老板们尚且能领悟中央精神与时俱进,所以他们每一天都财源滚滚笑得开心笑得真诚都快笑傻了。而你再看看学校和家庭,天天就知道压压压,压不住也还是要压,这样落后的生产关系如何能适应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直接的结果就是两者严重矛盾,直接表现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叛逆,而上面又不增加老师的工资,还以绩效为由使得工资不升反降,教师们个个认为国家靠不住了只能靠自己,于是个个纷纷寻找第二职业,上课沦为形式,课堂沦为菜市场……
活了这么大的岁数,我就没看到有哪一条政策不是作茧自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