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命犯劳碌(1/2)
不舍也必须要走,难离也还是要别离!告别了凄婉的表情都已经让纪啸感到有些心碎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纪啸又将去同另一位红颜知己霍成君、以及不是亲父胜似亲父的老苏武共进餐饭并再一次的告别远行!
当然,在告别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之前,由于现在上官婕身上的担子也同样的不轻,虽然上官婕经历得够多、看到和听到的更几乎完全都是权谋漩涡中的波涛翻涌。但毕竟现在上官婕才十八岁,还显得十分的年轻和经验缺乏。
因而,纪啸也在双方亲热的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闲话的过程中,也隐晦的暗示上官婕在汉宣帝离京这个特殊时期处理朝政时要少说多听,特别是要多多的听取汉宣帝的嫡系重臣相国魏相和御史大夫丙吉、乃至与汉宣帝的关系一直相濡以沫的许皇后的意见。最为重要的是:不要让朝臣们产生一种太后权欲之心甚大的印象。避免以后汉宣帝回朝后,会因此而对上官婕产生防备和排斥之心。
这个时代,同样也对女性出现在政治舞台极度的排斥、是地位崇高的女性的最大忌讳。一旦让汉宣帝乃至朝臣对上官婕产生了贪恋权势的印象,那对于本就人单势孤的上官婕来说无疑是一声噩耗、甚至都有可能会演变成她的‘催命符’。但客观的说:其实,纪啸这也就是发自于内心的对上官婕的一片关怀而已。他的经验,则更是少之又少的、甚至还有些是在想当然尔。……
对于纪啸来说,现在已经根本没有了日夜之分。马蹄声碎、征途漫漫,喝了少许酒、同老苏武和霍成君恍若一家人一样的在别离的苦涩氛围中吃了一顿饭后的纪啸,现在又踏着夕阳、带着也从家里赶到苏府会合他的赵睿快马弛出了京城长安,沿着官道直奔陇西而去……。
其实,具有着高级思维和意识能力的人类种群就是这样:某些事彼此双方本就是心知肚明,但却因某些忌讳而无法宣诸于口。挑明说开了,反而会因诸多的无奈而徒增烦恼;因而,还莫不如不说。恍若一家人一样的纪啸与老苏武和霍成君同进饮食的过程中就是这样,老苏武和霍成君均十分的明白:纪啸此去难免会九死一生。其中的风险,自然是不言而喻。假扮、代替汉宣帝去同恍若兽性一族的群胡会晤,纪啸最后能否顺利的脱身根本就是个未知数、甚至大有会落个尸骨无存下场的可能。
故而,老苏武和霍成君既怀有着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义子和情郎去冒险的不舍心态,又因根本就阻止不了、甚至老苏武还要违心的主动代替纪啸前去请缨的无奈而感到极度的压抑。当时的氛围,就恍若整个大汉朝所弥漫的氛围的缩小版一样、处于了一种无形的、极度压抑的阴霾中而难以挣脱……。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纵马驰骋间,内心里现在同样有了诸多的难以割舍和放不下的纪啸,柔肠百结、思绪万千的不禁想起了唐代李商隐的这首诗。同样,纪啸也早已经对脑海里存有的这些莫名其妙的记忆感到漠然了。更何况,他现在还是处于一种神思飘忽的状态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