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金典十三璜(2/2)
什么是“尖挂子”呢?据江湖艺人谈,真下过些年的功夫与得着名人真传的把式调侃叫“尖挂子”(尖即是真正的意思)。像那打几趟热闹拳的把式,刀枪对战叮哨乱响熟套子的把式,只能蒙外行的把式,调侃儿叫作“里腥挂子”(里腥即是假的意思)。
又有打“清挂子”的与“挑将汉儿”的分别。什么叫打“清挂子”呢?凡是江湖艺人在各市场里、各庙会里拉场子撂地儿,净指着打把式卖艺挣钱,叫作“清挂子”,如若打把式卖艺的还带卖膏药、卖大力丸的生意,不能算是清挂子,那算是“挑将汉”的。在挂子行里的各种生意,就以挑将汉的这种买卖难做。第一是干这行生意得“人儿压住点儿”(凡是打把式卖药的人,必须长得身躯高大,相貌魁梧。哪末武艺不好哪,凭他那个威武雄壮的人样子往场内一站,让人瞧着他好像是有点真功夫似的。管他这人样子能镇得住人调侃说叫“真压点儿”),第二得练过些年“尖挂子”,或是会使几样儿“样色”,然后才能做得了这种生意呢!
敝人常见玩艺场里有些打把式卖药的生意人,把药案子在场内支好,上边陈列好喽所卖的药品,什么大力丸哪,百补增力丸哪,海马万应膏啊,虎骨熊油膏啊,摆满了案子,到了游人多的时候,先在场内练几趟拳脚,活动活动腰腿,练到他的场子站满了人啦。算是“圆好了粘儿啦”。在这个时候,若是练过“尖挂子”的,就在场内好好练趟惊人玩艺儿,叫观众瞧得人人佩服。练完了这套功夫之后,得先用“拴马桩”儿把人拴住了,全都不走了,才能做买卖哪!他们使的“拴马桩”儿是用弹弓子打几手弹子,不论是立着打,躺着打,蹲着打,叫人瞧着不错啦,他向观众说:“我今天练一手儿特别的功夫。”说着,他在案子上摆一把瓷茶壶,在茶壶嘴儿上放一个大铜子,铜子上放个泥球蛋儿,在茶壶前边放个茶碗,要底儿冲天,然后在茶碗上放一个泥球蛋儿。他用手指着这东西说:“今天我练这手功夫,是用我这弹弓子把弹弓上的球儿打出去,如同一条线儿似的,先打在茶碗底上,打不坏茶碗。把茶碗上的泥球打飞了,飞起来的球儿,能把茶壶嘴上的球儿打掉了,不惟茶壶嘴儿打不坏,茶壶嘴上的大铜子儿还不能打下来。这手功夫有个名儿,叫“弹打弹”儿,又叫“球打球”儿,平常日子还不练这手功夫。“今天众位来着啦,我练练这手儿,叫众位给我传个名。回到家去,你就说xxx的弹弓儿打的最好。”说着把弹弓拿在了左手,右手拿起泥球儿,往弓弦上一填,拉开了弓,作出欲打的姿式。围着瞧着的人还以为他要练这手功夫,其实他不练了,不过引人的好奇心胜。要瞧他真练哪,那辈子见吧!他用这手功夫把人拢住了好买他的药哪。这叫使“拴马桩儿”。说着,他又不打啦,向观众说:“我要练好喽,弹打弹,球打球儿,茶碗不碎,茶壶嘴儿不坏,使众位拍巴掌,给我叫几声好儿,使大劲拍巴掌,大着点劲叫好儿。说好……好完了怎么样?大概你许是要几个钱吧?众位放心,我若一要钱,是跟我祖宗要钱哪!咱们是分文不取,毫厘不要。练好了,众位给我传名,众位可别给我传这弹打弹的名儿,要传名你给传这个名。”说着把弹弓子往身上一背,伸手从他的案子上拿起一大包膏药来说:“众位要传名,您就说xxx的膏药最好,咱们这膏药可不卖。当初这是我们练功夫的人要有个磕着、碰着、闪腰、岔气的时候,练不了把式啦,只好贴上这膏药。不论是腰疼、腿疼、筋骨麻木、跌打损伤,贴上咱们这海马万应膏,能够顺着周身毛孔舒筋活血,立时止住了疼痛!那位说,你这膏药卖多少钱一张啊?您要买我可不卖,少时间我把这手功夫练好喽,每人我送给一张,自己有病自己贴,没病送给别人。那位说,你这膏药里都有什么药材呀?这里头没有珍珠、玛瑙,没有麝香面子,老虎x,就有几十味草药,有麻黄、**、没药、千年健入、地风、木瓜、地骨皮、防风、透骨草、川牛膝、杜仲、广木香、羌活、当归、抚芎、沉香,值钱的东西就一味海马。这十几味药,用香油、樟丹文武火熬成了,效力最大。光是我自己说好不算,卖瓜的不说瓜苦,卖酒的不说酒薄。众位如其不信,咱们当面试验。”说着话把膏药放下,又从案子上拿起一个大铜子来,向观众说:“咱们这药不只能治腰腿疼痛,还能治食积、奶积大肚子痞积、跑肚子拉稀、红白痢疾。这药能化痞积。众位如不信,咱们试验试验。把这个大铜子儿放在膏药内,用不了一袋烟的工夫,能够凭膏药的力量化成末儿。”说着,他由案子上又把一沓儿膏药拿起,约有二十多张吧,他嘴里说着向观众张罗,说;“真金不怕火炼,好货不怕试验。哪位伸把手儿,从这膏药里给我挑出一贴膏药来,我要自己拿出一贴来不算。哪位拿吧?”说着把膏药送在众人面前。有那爱管闲事的人给他拿出一贴膏药来,他左手拿着那一沓子膏药,右手接过这一贴膏药,走至他的案子,把一沓膏药放下,拿起火纸点着了,把这张膏药烤开了,当着众人把铜子儿放在膏药油内,然后把膏药并上,放在案上,他又向观众说了不到几句话的工夫,再把膏药打开了。举着膏药在场内绕一匝儿,叫众人上眼。大众一看那铜子没有啦,膏药里有不少铜末子。当场试验,谁亦得佩服得这膏药的力量。
在数年前,敝人还很信以为真,想他那膏药很有力量。到了如今,我可不相信了。原来他们用膏药化铜子儿的方法,亦是江湖术中的“样色”。使这“样色”,必须先在药铺里买点自然铜来(这种自然铜的性质如同铜一样的,买来的时候净是小块儿,这种东西用手一捏便成铜末),事先把那自然铜放在膏药之内,把这张膏药弄好,放在案上。等到有人再给他由一沓膏药里拿出一张来,当着众人把铜儿子放在膏药内。挑将汉的在这时候如同变戏法儿似的,将有铜子的膏药与有自然铜的膏药弄在一处,一翻个儿,把那有铜子的膏药掩藏起来,把有自然铜的膏药打开了,叫人瞧看铜末子。江湖人管这偷梁换柱的法子调侃儿叫“翻天印”,管这种“样色”叫“丁把”儿。还有一种用膏药化瓷的,亦是在药铺里去买“海螵蛸”。海螵蛸这种东西,要弄碎了,其质色白,真像破瓷器一样。事先把它做好了,放在一包破瓷之内,由包内取出来,谁也瞧不出破绽来,放在膏药内,用手指头微须一掐便成末儿,这种“样色”调侃儿叫“丁老骨”儿。当他们把“样色”使完了的时候,向观众说:“今天试验完了,不白试验,每人我送一张。”说着他从案子上拿起他的门票说:“哪位若是要我的膏药,哪位伸手敝人曾调查过,他们这膏药不是香油煎熬的,是桐油熬的,他们管使桐油熬的膏药调侃儿叫“南底”。这种“南底”的膏药,要贴寒症,还是真有效力的。不过,熬不好的就贴不住,会弄得浑身是膏药油子,叫人疑为无用的了。
挑将汉的人们所练的,都是半尖半腥的挂子。唯有镖行的人练的把式,都是尖挂子。凡是练武的人将武艺练成了,无论是保镖去,护院去,得重新另学走闯江湖的行话,把行话学好了,才能出去做事呢!遇见事的时候,一半仗着武功,一半仗着江湖的暗话,才能走遍天下呢。
在昔时,水旱交通极不便利,买卖客商往来贩卖货物的,离不了镖行。就是国家解送饷银的时候,亦是花钱在镖局子雇用镖师护送的。在那个时代开个镖局子亦很不容易。头一样,镖局子立在哪省,开镖局子的人得在这省内官私两面叫的响;花钱雇用真有能耐的教师充作镖头;没做买卖之先得先下帖请客,把官私两面的朋友请了来,先亮亮镖。凭开镖局的人那个名姓儿就有人捧场才成哪。若是没有个名姓,再没有真能耐,不用说保镖,就是亮镖都亮不了。自己要逞强,亮镖的日子非叫人给踢了不可。立住了万儿的镖局买卖亦多,道路亦都走熟了,自然是无事的。最难不过的是新开个镖局子,亮镖的日子没出什么错儿,算是把买卖立住了。头一号买卖走出镖去,买卖客商全都听见声儿,要是头趟镖就被人截住,把货丢了,从此再亦揽不着买卖了,及早关门别干了。这头趟镖出去,镖师带着多少伙计出去,把客人财物放在镖车之上,插好喽镖局子的旗号,一出省会地方,镖车一入“梁子”(即是入了大道)伙计们就得喊号儿,伙计们扯开了嗓子,抖起丹田气来喊“合吾”!这合吾两个字,是自己升点儿,叫天下江湖人听。“合吾”,合是“老合”,凡是天下的江湖人,都称为先接我一张发票。我可先交代明白,小孩子不送,聋子、哑巴不送,因为他们不能给我传名,多了不送,就送二十份。今天的人可是太多。有接着的,有接不着的,接着的亦别欢喜,接不着的亦别烦恼,哪位要哪位伸手。”说着他就散他那门票,世上的人都是贪便宜,白给一贴膏药谁不伸手,当他散放门票的时候,人人都抢着接,眨眼之间二十张门票散完了,他又有一遍说词:“先向大众说,我这人亦不是傻子,有膏药白送,这是为的传名,常言道,小不去大不来,名不去,利不来。今天我送膏药,可有个拦避墙儿,要不然他拿这药不当回事。要买我这膏药,是两毛钱一张,今天我就卖二十张。卖多少钱哪?两毛钱改为一毛,一毛改为半毛,半毛钱是我的本儿。那位说,你不是白送吗?送是一定送,可不能白送,那位要买我一张膏药……”说着话一跺脚,狠狠地道,“我再白送一张。我这叫买一张饶一张,可是没接这门票的不卖,要买亦成,你掏两毛钱。不论腿疼腰痛,筋骨麻木,闪腰岔气,红白痢疾,贴上这个膏药就好,贴不好来找我,管保退钱。贴不好你不来找我退钱,那算您怕我。半毛钱一张,我要赚了你的钱,叫我抛山在外死不归家。”他这是和没起誓一样,他们江湖人管“拉屎”调侃儿叫“抛山儿”,他说抛山儿在外,屎不归家。观众听着是死在外头他回不了家啦!没听清他说死咬成了屎字的音儿,拉出来的屎哪能回家呀!他们管起誓调侃儿叫“劈雷子”。挑将汉的劈完了“雷子”,那买主便相信不疑的,每人掏半毛钱买两张膏药而去。据他们江湖人讲,先说白舍后要钱的手段,调侃儿叫“鬼插腿”儿。先给一张门票后说卖,调侃儿叫“倒插幅子”,合计起来二十张膏药卖了一块大洋,论“笨头”亦不过一毛多钱。他们管本钱调侃儿叫“笨头”。一天卖这么几回,吃喝不用愁了。敝人曾调查过,他们这膏药不是香油煎熬的,是桐油熬的,他们管使桐油熬的膏药调侃儿叫“南底”。这种“南底”的膏药,要贴寒症,还是真有效力的。不过,熬不好的就贴不住,会弄得浑身是膏药油子,叫人疑为无用的了。
挑将汉的人们所练的,都是半尖半腥的挂子。唯有镖行的人练的把式,都是尖挂子。凡是练武的人将武艺练成了,无论是保镖去,护院去,得重新另学走闯江湖的行话,把行话学好了,才能出去做事呢!遇见事的时候,一半仗着武功,一半仗着江湖的暗话,才能走遍天下呢。
在昔时,水旱交通极不便利,买卖客商往来贩卖货物的,离不了镖行。就是国家解送饷银的时候,亦是花钱在镖局子雇用镖师护送的。在那个时代开个镖局子亦很不容易。头一样,镖局子立在哪省,开镖局子的人得在这省内官私两面叫的响;花钱雇用真有能耐的教师充作镖头;没做买卖之先得先下帖请客,把官私两面的朋友请了来,先亮亮镖。凭开镖局的人那个名姓儿就有人捧场才成哪。若是没有个名姓,再没有真能耐,不用说保镖,就是亮镖都亮不了。自己要逞强,亮镖的日子非叫人给踢了不可。立住了万儿的镖局买卖亦多,道路亦都走熟了,自然是无事的。最难不过的是新开个镖局子,亮镖的日子没出什么错儿,算是把买卖立住了。头一号买卖走出镖去,买卖客商全都听见声儿,要是头趟镖就被人截住,把货丢了,从此再亦揽不着买卖了,及早关门别干了。这头趟镖出去,镖师带着多少伙计出去,把客人财物放在镖车之上,插好喽镖局子的旗号,一出省会地方,镖车一入“梁子”(即是入了大道)伙计们就得喊号儿,伙计们扯开了嗓子,抖起丹田气来喊“合吾”!这合吾两个字,是自己升点儿,叫天下江湖人听。“合吾”,合是“老合”,凡是天下的江湖人,都称为“老合”,喊这两个字儿,是告诉路上所遇的江湖人哪:吾们是“老合”!喊这两个字喊到吾字,必须拉着长声。走在路上凡是拐弯抹角亦得喊,遇见村庄镇市亦得喊。尤其是遇见了孤坟孤庙或是离着村镇不远有座店,或是有家住户,更得喊号。因为孤坟里埋的不是棺材,十有**都是贼人走的道儿。孤庙里的僧道虽出家,亦未必都是真正的出家人,十有**,都是“里腥化把”(即假和尚)。离着村镇附近有孤店,有独一家的住户,那亦是“三应跺齿窑”儿(三应读撒),跺齿窑儿就是匪人潜伏的下处。
镖局子伙计走镖的时候,都得喊镖号,唯独到直隶沧州不敢喊镖趟子。若是不喊就许安然过去,如若一升点儿,任你有多大的能耐亦得出点舛错的。在我国清末时候镖车过沧州还是那样呢!因为沧州那个地方,不论村庄镇市住的人,老少三辈没有不会把式的。到了如今,新科学武器发明了,沧州练武的人是日见稀少了。当镖师的带着一拨伙计出去走镖,每逢出了镖局,拉着马匹不能乘坐,遇见了熟人都得打个招乎。镖车走出了省会地方,他才能上马呢。镖车走在别的省会地方,要有镖局子,镖师亦得下马,伙计亦得跳下车来,和人家打过了招呼,然后过去,才能上车上马。镖车上的大伙计走在路上虽然是耀武扬威,两个“招路”得会“把簧”。招路是眼睛,把簧是用眼瞧事儿。镖行人常说当大伙计不容易。骑着马拿着枪,走遍天下是家乡。春点术语亦得讲,跨着风子(即是骑马)得把簧。镖车走在路上瞧见了孤树,大伙计得喊“把合着,合吾”。如若遇见了桥,得喊“悬梁子,麻撤着,合吾。”如若遇见路旁有个死人躺着,得喊嚷:“梁子土了点的里腥啵把合着合吾”。如见对面来人众多,得喊“滑梁子人氏海了,把合着合吾”。如若走在村内,得喊“窑里海梁子,把合着合吾”。如若瞧见有山,得喊“光子,把合着合吾。”如若过河登船时,得喊“两边坡儿,当中漂儿,龙宫把合着,合吾”。如若遇村镇有集场,得喊“顶凑子掘梁子,把合着,合吾。”如若遇见庙会有香火场儿,人太多了,得喊“神凑子掘梁子,把合着,合吾”。
这初次走镖,有那江湖绿林人知道了,他们要试试这走镖的人是行家子不是?他们知道镖车从哪里走,在哪里截车。两下里对着一把簧儿,彼此升点儿,一问一答对难为。大伙计把问答的话说完了,必须问他们:“祖师爷留下了饭,朋友你能吃遍?兄弟我才吃一线(即是指着天下一股往来大道而言),请朋友留下这一线儿兄弟走吧!”等到了这样话说出来,他还不闪开,讲不了就得动手啦。若是久干江湖绿林的人,无论如何亦不能翻脸动手的。可是初出茅庐、才进芦苇的人,他可不听这套,非得镖师尖挂子把他赢了才能算完。要不然当镖师的没有尖挂子干不了这行呢。倘若是镖车走在路上遇见了劫镖者,以江湖术语打不动他,讲外面的朋友话亦不成,镖师就喊嚷一声:“轮子盘头,各抄家伙,一齐鞭托,鞭虎挡风尸伙计们听镖师喊嚷“轮子盘头”,他们赶紧把所有的镖车往一处盘个大圈儿,有抄家伙保住镖车的,有抄家伙准备打人的,镖师喊嚷“一齐鞭托”,就是大家打他吧!“鞭虎挡风”,是动手把贼人打跑喽,只可惊动走啦,挡过风去就得了,不可真把赃人“青了”(即是别杀了他们),亦别“鞭土喽”(即是别打死他们)。若是镖师仗着尖挂子把贼人惊动走了,大伙计就得喊嚷一声:“轮子顺溜了合吾!”镖车走开了,镖师一上马,押着镖又走下去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