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三顾茅庐(上)(2/2)
第二天一早,诸葛亮轻轻起身从床上下来,未敢惊动身旁熟睡的诸葛均。来至我的房门前,敲门道:“成兄,你起来了吗?”
因为我不用睡,所以便无所谓起不起,打开房门的我问道:“贤弟,你怎么起的这么早?”
诸葛亮看我穿戴的整齐,便道:“成兄起的也不晚啊!”
我又问道:“怎么?有什么事吗?”
诸葛亮道:“我们该出发了!”
我看诸葛亮竟然比我还着急的样子,便说道:“不用这么早吧!”
诸葛亮笑道:“若是让均儿醒来,我就走不了了!”
我闻言会意,便随诸葛亮去与黄承彦、蔡氏和黄月盈告辞。因为蔡氏夫人想念黄月盈,与女儿同榻聊了半宿的天,迫得黄老头在书房睡了一夜。所以蔡氏夫人还没醒,黄老头有些着凉,都没出来与我们告辞。只有黄月盈和诸葛亮说了一会悄悄话,才依依不舍的放我们走了。
出得黄宅,我、诸葛亮、赵云、甘宁四人上得马来,我问诸葛亮道:“贤弟,不知我们先往哪里去?”
诸葛亮答道:“先请成兄随我去趟卧龙岗,我要回家收拾些东西。”
我闻言一惊,问诸葛亮道:“真有卧龙岗吗?”
诸葛亮转头讶异的答道:“当然有啊!”
我心说,“呵呵,看来小说也不全是杜撰的,那落凤坡说不定也是真有其地了!”。而后,我又问道:“那你是卧龙先生了?”
诸葛亮闻言,笑道:“卧龙先生?呵呵,不错!等我三十岁以后,便用这个当雅号!”
待至卧龙岗,遥望山畔数人,天色虽早,却已锄耕于田间,身影起伏之处,传来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我闻歌呼“好”,赵云甘宁也是称赞荆襄人杰地灵,农人竟也作得出如此歌来。诸葛亮则于马上笑曰:“此歌乃是我的拙作!”
其实闻歌,我便知是诸葛亮之作,但是却明知故问的问道:“真的假的?”
诸葛亮说道:“成兄忘了我们在西平时的就棋论道了吗?这是我回来后,于草堂闲坐,无意之中偶得的拙作。看来已被我那贪杯的童儿找农人们换了酒喝,哈哈哈!”
我闻言,也是跟着笑了一会,便即随着诸葛亮往他家的三间草庐而来。到得诸葛亮的家中,仆人童子都迎了出来,诸葛亮问道:“我走这大半年,家中可是有事?”
童子答道:“只是年前,刘皇叔又来了家中一趟,留了一封书信,便再无其他要事了(二顾茅庐)!”
我闻言,心中一惊,刘备又来了一趟,可是第二趟了!诸葛亮闻言,也是有些疑惑,不知道刘备找他干吗?于是问道:“书信呢?”
童子闻言,往屋中去寻。我们也在仆人的引领下,到得屋中坐下,仆人奉上茶来。童子找来信后,递与了诸葛亮。诸葛亮看罢,笑了笑,将信放到桌子上,便即往屋中收拾东西去了。
我则拾起桌上的信笺看了起来,书曰:“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落款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建宁太守皇叔刘备。
看完信后,我心里发虚,寻思到“好在哥们运气不错,不然卧龙便要被访走了!”。
可能但凡有大才者皆爱“攒破烂”,在这一点上,诸葛亮和我很像!不知道多少年的“陈康烂谷子”被诸葛亮收拾出来好几个大包袱,待将这些包袱分散装于我们四人的马上之后,已然到了中午。当然,本来诸葛亮是没打算让我帮他拿东西的,但是本着“官兵一致”的原则,我还是往小白马上挂了两个包袱。
待我们吃罢午间的“农家饭”,收整完毕,准备出发之时,童子进屋来报说:“主人,刘皇叔又来拜见您了!”
我们闻言,都是一惊,我心说,“呵呵,刘备还真三顾茅庐来了!”。
诸葛亮看我脸色几变,起身对我说道:“成兄于这里稍坐,孔明去去就回!”
诸葛亮往外去迎刘备,我也起身隐于门后,向草庐外的篱笆门望去,只见刘关张三人肃立之外,还有一个面貌丑陋至极之人,我想这便应该是三国版的“卡西莫多”――庞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