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长安攻略(2/2)
陈宫闻言,点了点头,于是便向张辽说了自己的计划。张辽闻听之后,大赞陈宫所设之计精妙。而后,陈宫又向郝昭面授了机宜,教其往长安太守府行事。接着,陈宫向张辽询问了李肃家的住址,便即带着吕布去看“李老乡”。
到得李肃家下,陈宫与守门家人说明自己和吕布乃是李肃故人,教其往内通禀李肃来迎。
自董卓离开长安之后,少有“正事”,蜗于家中的李肃闻家人说,有故人来探,不曾多问,便即往大门处来迎。
待到门口,见所谓“故人”乃是吕布和曾有一面之缘的陈宫(陈宫在长安养病时,与李肃见过。)时,李肃心内“咯噔”一下。因为据传闻,吕布已然与我一起葬身北平;而陈宫则已被张辽等一干“天水少壮派”拘禁。而今看来,传闻和现实的差距实在不小。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知道陈宫吕布此来必然不善的李肃本想下“逐客令”。但知自己家下没什么“逐客”的实力,更兼此时见到吕布,前年“李肃献珠”时差点被吕布打死的李肃,觉得彼时的旧伤似又复发,浑身疼痛起来,便“极不情愿”的将陈宫吕布请入了府内。
到得李府花厅,李肃教下人奉茶退下之后,陈宫一边品茶,竟然一边与李肃聊起了家常。
“但不知李别驾可有儿女?”陈宫吸了一口茶,很随意的问到。
李肃不知陈宫之意,照实答道:“在下生有一子一女。”
陈宫闻言,眉头一开,笑道:“那快请李别驾将公子千金叫来,教我见见!”
李肃闻言,不知陈宫要见自己的儿子女儿干嘛,皱眉道:“两个孩子尚小,未曾识礼,恐惹先生生气,故还请先生有事直说吧!”
未等陈宫说话,吕布眉毛一立,说道:“李肃,我家先生膝下无子无女,最是喜欢小孩。而今以老友身份来你这里做客,欲看看你的小儿女,你怎这般无礼相拒?”说罢,吕布怒目视向李肃,并攥紧了拳头,骨节“噶蹦蹦”直响。
吕布的手指骨一想,李肃感觉浑身一阵酥麻,不敢再与吕布对视,慌教下人去把儿子女儿带来。如此看来,吕布前年那顿胖揍着实不轻,教李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李肃的儿子女儿不一会便被家人带来,小姑娘五岁年纪,机灵可爱;小男孩不到三岁,长得虎头虎脑。
已快四十岁,膝下却并无只男片女的陈宫见了小孩欣喜异常,上前一把将李肃的儿子抓起,高高举过头顶。然而一个拿捏不稳,陈宫竟“失手”将小男孩从手中滑脱,教其由空中跌落下来。还好在侧的吕布手疾眼快,上前一把将将及坠地的小男孩拽起,方阻止了李肃家一场“幼子夭亡”的“悲剧”发生。
小男孩被吕布救下之后,被吕布提在半空里,觉得这是大人在和自己开玩笑,小男孩便即“嘎嘎嘎”的乐开了。
而见着自己的儿子被“举起――抛下――接住”后的李肃,却是惊吓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一阵心率过速之后,李肃感觉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心痛”,眼泪夺眶而出,向已然换上一副森幽表情的陈宫跪了下来,凄楚的说道:“公台先生,您有何事欲要遣李肃去办,李肃莫敢不从,只望您高抬贵手,放过我的家人!”说罢,李肃不住的以头触地,额头上渗出鲜血来。
见此情景,一直在旁呆呆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的小女孩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吓得急忙躲到跪在地上的李肃身后,惊惧的看向陈宫吕布和悬在半空中的弟弟,瑟瑟发抖,都忘记了还可以用哭来减少心理的负担。
看到这些之后,小男孩在半空中挣扎起来,吕布见“效果”已经达到,便即将小男孩放到地上。小男孩落地之后,跑到李肃身边,死死的拽住李肃的胳膊,将头埋进李肃的肩膀上。
太欺负人了,有点看不下去了,陈宫和吕布在这部《秦王本纪》中可是好人啊,怎么能这么干!?
记得儿时无论是看战争电影,还是战争电视剧时,我总要问父母,“哪边是好的,哪边是坏的!”。父母总能告诉我,令我满意的答案。为此,我对他们是无比的佩服。然而当长大成人,再也不能依靠“拐棍”之时,我发现我还是分不清电影和电视中的“好坏”。尤其在我亲身置于一场战争之中时,更是让我想得“头疼”!
但这件令人“头疼”的事似乎并不是什么难题,只因我经常喜欢把胜利和正义捆绑在一起想问题,所以才让问题复杂化。
在现实的战争天枰上,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义与邪恶,战争的敌对双方为了胜利都会无所不用其极。往往自认正义的一方,也会为了胜利而不择手段。为此,无论是在一场“正义战争”或“非正义战争”中,我们都不要把“好坏”分得那么清。因为越分你就会越纠结,越分你就会越“头疼”。还是以往评价“权力争斗”的那个观点,“无非善恶,只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