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岱王卫道(2/2)
然而刘辟手下还不到二十岁的大将吕蒙(就是前者“刘辟辞行”,于王成大营的辕门外恭候刘辟的那个鹰目狼视的年轻人!),上前说道:“主公,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我们自己的事,何乞他人前来帮忙?子明不才,请一路人马,往据刘岱大军!”
刘辟看看吕蒙这自己多年来一手培养起的汝南青俊,激动的说了一声“好!”。
龚都则又上前说道:“此来伐我的大军有二十万众,我们益当谨守城池,怎敢轻出,以卵击石?”
刘辟闻言,说道:“义兄,此次朝廷集重兵来伐汝南,乃天欲灭我太平道,纵是守得汝南城,五万应对二十万的情况下,最多也不过三、四个月!既然横竖都是死,倒不如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这几年我也是窝囊够了。看来当初投效这昏腐的朝廷,是我过于异想天开了!”
龚都闻言,再次无语。
刘辟又与龚都说道:“而今,我欲引四万人马往迎朝廷剿伐大军,请义兄引余下一万兄弟谨守汝南,莫教寿春的袁术轻易乘火打劫!纵是此次让袁术得了汝南,也要让他想起我刘辟来救肉疼!此外,鲜儿留于城中,你一定要代我好生照看!”
龚都闻言,点头默许。
刘辟又补充道:“义兄,你去传谕全城百姓及我教教众,愿意留下来的便留,不愿意的,赶紧逃命去吧!”
龚都闻言,非常有信心的说道:“值此危难之机,我黄巾众岂有畏死之人?这个谕令不传也罢!”
正在这时,有手下人进来通报刘辟,说是“火龙坛护法周仓引着火龙旗的教众出西门,往卧牛山方向去了,请道主定度!”。
龚都刚刚说完刚才的话,闻得此言,就好像有人攒足了劲,用蒲扇一般的巴掌扇了自己一下,气得怒道:“二弟,我去带人把这贼厮擒回来!”说罢,龚都便即往外面闯。
刘辟急忙拉住龚都,摇了摇头,说道:“周坛主也算是个人才,若其于此次浩劫中生还,或许还有重振我太平道的一日,就任他去吧!”
龚都闻言,“唉”了一声,把头低了下去。
刘辟看着无奈的龚都,拍了拍龚都的肩膀,没再说什么。
按着刘辟的想法,汝南的守军很快分成两块。刘辟带着大将吕蒙,引四万汝南精锐往边界之上去迎刘岱大军;龚都则引余下的一万守军,并十数万百姓众志成城,共守汝南城,以防陈兵于汝南、淮南交界之上的袁术!
对于这次汝南事变,刘辟本是可以从“源头”上避免的,但阴差阳错之下,还是发生了!
如何避免?其实,刘岱发兵汝南完全源自小人严政的“借刀杀人”,而刘辟却曾有机会除掉小人严政。
王成初至三国,便遇刘辟上京“行贿”。行贿之后,王成留于蹇硕府上,刘辟自回汝南。
在回汝南之前,刘辟引人去采买京城特产,于无意中遇得小人严政。刘辟识出严政为杀害张宝(地公将军)的叛逆,便留了车夫老汪和“赵钱孙李”四大金刚在京城,让他们伺机除掉严政,替张宝报仇!
然而严政实在狡猾,不仅躲过了四大金刚的暗杀,还借着何进之力,除掉了四大金刚,一并还杀了老汪。这也就是王成自京城一别之后,再没见过老汪和四大金刚的原因。
第一波对严政的刺杀不成之后,刘辟本想再派第二波、第三波。然而,王成和蹇硕出使高丽后,刘辟汝南太守的头衔迅速得到了落实,反倒让刘辟的胆子小了,顾忌多了。
刘辟怕自己这“堂堂的太守大人”若是被人知道搞“恐怖活动”影响不好,尤其严政又是大将军府上的人,杀之不易,杀了更是恐有后患。于是,刘辟便不了了之了。
然而,正是由于刘辟的半途而废,方始老汪和四大金刚白白的牺牲。亦使严政小人苟活至张嫣儿刺杀何进,教其将张嫣儿认出,继而又将刺杀何进的“屎盔子”寇到汝南的头上,教刘辟无言以对,使汝南逢此浩劫。
试想,刘辟当时若是能再接再厉、矢志不渝的杀死小人严阵,也许就不会有汝南今日危亡的时局了!
然而事事难测,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纵是有,谁又能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