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标准型驱逐舰和海狼(1/2)
一八**年,七月。
双联装130毫米舰炮在八个多月的测试、改进、试验后定型。这种舰炮采用全装弹药,电动液压旋转、俯仰机构,炮塔可以270°旋转,角速度每秒4°,高低俯仰60°、速度每秒7°,三层结构(炮室、第一弹药室、第二弹药室)和安全防火门系统。
供弹机构采用三发弹夹供弹和供弹机供弹两种机构,弹夹供弹时,炮塔射速达到每分钟二十多发(单炮十一二发),电动、液压供弹机供弹,单炮射速最高可以达到二十发,炮管倍径五十五,采用十二米基线光学瞄准仪,最大射程一万三千米、散布四百米,有效射程一万米、散布两百米,八千米散布一百米,六千米散布三十米之内。采用半套筒炮管、外部水冷技术,炮塔炮室备弹量一百发至一百二十发、第一弹药室备弹三百发、第二弹药室备弹六百发。
炮塔全重三十二吨,配备弹种有钨心穿甲高爆弹、高爆弹、钢珠弹、钢箭弹、白磷弹、铝热弹、烟幕弹、照明弹,穿甲弹采用聚能塑性装药。配置有机械定时引信,可以实现空炸、延时爆炸,王致鸣的标准吨位驱逐舰终于有了主炮。在洛杉矶港口一座万吨级干船坞中封闭建造的实验型1650吨级驱逐舰经过半年的建造,现在终于可以安装主炮测试了。
测试结束后,王致鸣下令组建130双联装改进课题组,继续研究、改进,首期目标是“岸防炮改装”,下期目标是三千至四千吨级轻型巡洋舰的主炮:三联装130毫米炮塔。要求炮塔射速每分钟五十至七十发,新型光学瞄准系统,七十倍径,炮塔角速度提高一倍【超过每秒8°】,自动供弹机,炮塔备弹量每门炮一千五百发至一千八百发,弹药舱对炮塔的补给系统进行优化,和提高效率,炮塔全重不超过六十吨等等。
准备开建的标准型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650吨,满载排水2062吨【满载系数25】、舰长120米、宽11米、吃水3.2米,方形船尾,浅V型底、两组固定减摇鳍(前甲板、中后部水线下)、球鼻艏,飞剪舰艏【大西洋舰艏】、前甲板外飘十七度,长舰楼,一体化烟囱,六座重油小水管高压高频锅炉、空气涡轮增压废热预热技术,三台最新式高效三涨式蒸汽机、六级齿轮减速机、三轴双舵,功率九千马力,采用四叶“关刀浆”。
设计最高航速28节(十六小时)、标准航速【以后都称为战斗航速】24节(二十四小时),巡航速度16节、航程3500海里,经济航速14节、航程4500海里,载油450吨,大功率的三台短波电台、一台长波电台。
装甲就采用镍合金钢、表面渗碳硬化技术的装甲板(介于哈维和克虏伯装甲钢之间的性能)和复合装甲,重点防护炮塔、弹药库、锅炉舱、动力舱、舰桥、部分水平装甲和水线下装甲,这些技术都是一九零五年和一九五零年之后欧洲人才搞清楚的事情。
武器准备安装两座双联装130毫米舰炮,沿中轴线舰桥前后各一座,四座双联装75毫米速射舰炮炮塔在130炮塔后对称布置,四座双联装37毫米半遮式炮座、左右舷对称各两座,14.5毫米双联装机枪座左右舷各两座,四联装180°旋转式530毫米鱼雷发射管左右舷各一座(各备弹四枚,一共八枚备弹,全舰鱼雷一共十六枚)。
双联装75毫米速射舰炮炮塔是作为速射炮、副炮设置的,其炮塔射速每分钟三十发,弹夹供弹,两层炮塔结构,炮室储备弹药一百六十发,可以支持三分钟速射,弹药室储备弹药五百发。
这款驱逐舰的作战方式就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它强调远距离的“全舰准确炮击覆盖”和高机动性,采用远距离攻击手段和高航速带来的高机动性,不与敌舰近距离交战的作战原则,说白了就是“打了就跑”,其衍生出来的战术就比较多了。
王致鸣给他这种舰型规定的交战距离是最低六千米、标准八千米、安全一万米。而这个时代大型战舰的普遍交战距离是三千米至五千米,大部分采用直射瞄准的作战方式,他设计的这种战术摆明了就是欺负你的舰炮射程和精度低。
可以预见,将来他这种在欧洲人眼里属于轻型巡洋舰的驱逐舰,在海战中是吃不了大亏的,只有他去欺负、骚扰别人,而别人要想欺负它、报复它,就需要付出极大代价。
这次建造试验舰主要是检测蒸汽机、减速机、螺旋桨的制造技术,测试球鼻艏减小兴波阻力的效率、减摇鳍的减摇性能、“关刀浆”的推进效率、动力系统的性能、双舵的效率,为这款驱逐舰的定型取得详细的测试数据,其次是测试双联装130毫米舰炮,为双联装152毫米舰炮做准备。
但是,因为取消了“撞角”和方形舰尾设计,引起了造船设计师的普遍质疑,因为现在的主流舰尾都是半圆或尖形,而这种级别的舰艇的舰艏都有“撞角”设计,老板一下就取消了这个当时公认的“必备武器”,和主流的舰尾布局,使得那些设计师都怀疑老板的设计是否“合适”。
王致鸣也不多说,一切以实验数据说话。他亲自带领几个学习造船、造船设计的弟子,制作了方形舰尾、球鼻艏、固定减摇艪、三轴双舵的等比例实验模型,召集所有他名下的设计师、造船工程师、现场施工监督,在还没有修建完工的“实验水池”公开实验、测试数据,以事实打消了他们的疑问,最后他在技术分析会上提出:科学是以实验数据来验证理论的,没有实验、单凭经验是不行的,我们要提倡:以理论为指导,以大量的实验数据为依据,去求证理论的正确性、准确性,不要凭经验说话,以免“误导”和“禁锢思想”,科学的真谛就是“理论指导下去求证事实”。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想改变自然的法则,我们只能利用我们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去改变这些自然现象固有的环境条件,以期适应我们要求的表现,从而达到我们“有限控制”自然、顺应和利用自然的目的。我们要提倡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和原则,掌握规律发展的特点、外部条件,从而达到利用规律、实现我们目标的目的的科学态度,不要试图去改变规律,因为它是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人力是无法改变自然规律的。
经过建造后海试的测试结束后,王致鸣就准备根据测试数据优化设计,先建四艘实验性的驱逐舰进行最后一次测试、优化,在三年内再建十八艘,作为阿拉斯加、东华,以及以后在南太平洋的基本防御力量,其后建造的6000吨级重型巡洋舰和12000吨级的战列舰才是阿拉斯加、太平洋上的主要海上力量。至于一**三年占领夏威夷的舰队,就直接派遣后续两艘重巡洋舰、四艘标准驱逐舰、四艘护航驱逐舰就够了。
十二月份,标准驱逐舰定型,开始在基地两座万吨级干船坞中,同时开工建造四艘标准驱逐舰,鱼雷换成450毫米口径,蒸汽机、减速机都有改进,每台蒸汽机功率达到接近三千马力,约合两千六百千瓦,三机功率为九千马力、近六千六百千瓦,锅炉效率因为涡轮增压设备的改进,效率提高百分之十。
“关公浆”也做了一些调整,估计将来整体的性能会有所提高,极速将超过30节达到设计要求。这样一艘小型舰艇的动力系统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十年内,欧洲主力舰艇的动力系统,可以想象,当欧洲舰队遇上这种“轻型巡洋舰”时的尴尬。
因为造船基地在之前建造几艘货船时就采用了预制、分段、组装的制造工艺培训造船工人,积累了相当多的实际操作经验,也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新设备、新工艺也逐渐地被工人们所熟练掌握,现在五千吨级的货船船台工期也不到五个月,这种小吨位的船舶三个月内就可以下水舾装武器系统,二个月就可以完成武器系统舾装和海试,刚好能赶上对墨西哥太平洋沿海地区的封锁、炮击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