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只老狐狸3(1/2)
王致鸣这次回国,是比较“低调”的,一艘B型“鹰”号专用艇,两艘B型护卫艇,伴随他飞行。
这些护卫艇是已经减少一半武器配置的空中炮舰,加装了部分乘员舱室和生活设施,武器系统也采用隐藏式的布置,但还是保持了四门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和六部双联装14.5毫米航空机枪。
三艘飞艇的机组、空勤人员都是他的狂热崇拜者和追随者,三分一是不到十八岁的各国孤儿,他们对他是从心里面尊敬为“义父”的,三少爷只准他们称呼他老板或大哥。
现在有四百多十八岁以下的各国男女孤儿,编入了他的“警卫营”,这里面当然是没有日本人的,日籍孤儿都在李鹤年的手下。
他们都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和文化教育,现在是轮流上艇担任空勤。他是准备把那些跟随他几年的卫士,都陆续送到军校去学习,以后让他们就在军队中去发展。
他现在的贴身护卫,就由几个打死都不愿意离开的家族子弟,带领“警卫营”的孩子们负责。
因为孩子们都有至少两年以上的军事训练基础,所以这些孩子的军衔都是中士起步,以后就由他们自己凭本事去晋升。现在他们上艇随行护卫,实际上等于是在休假,随行护卫的工作比起他们的日常训练,就不知道要轻松几倍,只是人要紧张一些而已。
他们的装备就是那些特战队的兄弟们看见也是眼热不已的:
战神B防弹衣,比A型更轻、防弹性能更好;
一支标准M1889B军用手枪,一支“沙漠之鹰A”,三少爷就直接盗用了这个后世名枪的名字;
一支仿制后世的折叠式MP5冲锋枪,改为王致鸣军队的标准弹药,使用9×25mm手枪弹,因此,显得要大一些,现在的名字是MP1突击冲锋枪;
除沙漠之鹰没有直接使用消声器外,M1889B和MP1都是设计了皮卡丁尼导轨,直接配备了消声器和光学瞄准镜。
一把最新设计制造的“龙牙”多功能匕首,采用的是目前王致鸣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高温、高速、高硬度合金钢制造的,据说是真的可以“削铁如泥”。
其它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就多了,黑索今装药的小型催泪弹、闪光弹、震荡弹、钢箭弹、钢珠弹、高爆弹、烟雾弹,甚至还有两种燃烧弹【白磷弹和铝热弹】;
折叠弓弩、吹箭也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
单兵晶体管单向收信机、头盔防眩镜和金属电池照明电筒、一支绑在小腿上的军用左轮是每个人的标准配备。
“鹰”号和护卫艇上,都有一个专用车库,鹰号车库里面是两部“悍马”或防弹轿车,悍马都是轻装甲,黑色浅灰色迷彩涂装,浅V型防地雷底盘,一辆上面有一挺12.7毫米气冷式M1重机枪,四条标准弹链,乘员五人,有一支枪榴弹和一支掷弹筒,各配了十六枚弹药。
王致鸣自己乘坐的悍马,有一挺通用机枪、两个弹箱、两个弹鼓,收藏在后座位下的暗格里,暗格里还有两支MP1、两只“沙漠之鹰”,各八个弹夹,还有八枚各种手雷。
鹰号搭载的两台车上,都安装了一台五十瓦的晶体管电台。虽然是复合装甲的轻装甲配置,但是还是能够抵御现在11.43毫米的马克辛重机枪,在一百米至两百五十米内的直接射击,现在各**队的制式长短枪械弹药,对它是“望洋兴叹”,是毫无办法的。
车轮也是特殊设计的钨合金钢丝子午线轮胎,减震就靠悬挂系统上加装的液压和弹簧系统帮忙了。航空、潜艇专用钢化铅玻璃、夹一层有机玻璃的防弹、耐压玻璃,两百马力、第一代涡轮增压的十二缸直列八升汽油发动机,满载油箱,可以一百二十公里的时速跑四个小时。
两艘护卫艇上各装载了三辆配备M1机枪的“悍马”,有两个使用12.7毫米重型阻击枪的阻击手,和两个使用KQZ1890轻型阻击枪的阻击手,三支枪榴弹、三支掷弹筒,这个车队的火力就核人了。
以现在满清的四个步兵营(五百人编制),要想留下这支车队的希望是极其渺茫的。
由八辆悍马排成的“梅花阵”,把前后左右的玻璃防弹装甲板放下来,从观察孔、潜望镜观察,七挺重机枪、一挺通用机枪、八支阻击枪、八支枪榴弹、八支掷弹筒,十几支MP1,和几支二十发弹夹的M1890半自动步枪,远中近的火力都有,乖乖,那是真它那啥的恐怖。
护卫艇上还各带了一辆同色、同型号、同一牌照的“奔驰”大马力防弹轿车,那是给少爷准备,用来应酬使用的礼宾车。
十二月六日,上午十点,天津,亚洲航空飞艇降落场。
王致鸣新的“鹰”号和两艘编号“鹰1”、“鹰2”的B型飞艇,徐徐降落在飞艇降落场【以后飞艇降落场都陆续简称为:机场,因为少爷要造飞机了】。
仁叔和亚航天津公司经理两人,在停机坪迎接少爷和老板,稍事寒暄后,仁叔给少爷说道:少爷,已经办妥,对方说随时都可以“去”见他。
王致鸣微笑着说:仁叔,辛苦你了,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