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对汉奸,太后说:杀!(1/2)
王致鸣用四川话,一边用求情、搞怪的口吻说着,还一边不停地作揖、鞠躬。
他那一身的西装,又说着四川话,置身于太后暖阁里的都是旗装装束,说着一口“京片子”的人中间,本身就有一种形象、视觉、语言上的巨大反差,加上他那搞怪的声音、词语,和那总是让人看着别扭的动作,彻底地“引爆”了当场的气氛。
太后、皇上都控制不住的一起大笑起来,暖阁里的李总管和宫女、太监们也在一旁掩嘴偷笑。
太后是彻底地放开来了,老太太是畅声地大笑着,拿着手绢、戴着指甲套的右手,捻起兰花指、指着王致鸣,上气不接下气地揣息着说:这…这…孩…孩子,这也…真…真是…难为你…你了,瑞之啊……
听到太后的话音,王致鸣立即恢复正常状态,肃立、躬身回应道:在,太后,您老人家有事就吩咐,小子一定遵懿旨照办!
太后的贴身宫女左手掩嘴偷笑、伸出右手,在太后的后背上轻轻的抚摸着,太后慢慢调匀了呼吸后,继续说道:瑞之啊,哀家就许你,以后不用照咱们大清的规矩,就用你在西洋那边的规矩来见哀家吧,看着你依咱们大清的礼仪,我看着都觉得怪累得慌,以后你来哀家这里,就依你在西洋的法子吧!
“谢太后恩典,太后,瑞之谢太后免了瑞之的‘杀威棒’!”王致鸣立即就正儿八经的向太后鞠躬行礼,感谢太后的特许。
从此王致鸣获得了在太后这里不用下跪、打千行礼的特权,也免除了他的一个别扭。光绪皇帝本来也没有把他看成是一个普通人,又是年龄相近的年轻人,还是双方都“惺惺相惜”的“朋友”,对这些礼仪也就不是怎么看重了。于是,他也紧随太后准了对王致鸣的这个特权。
王致鸣的这一招“纪录片”布置,可以预见,在将来大清境内的电影院里,即将上演的不仅是太后和皇帝的纪录片,也会上演两娘母的“形象争夺战”,甚至还可能上演两人的“帝后大战”。
光绪皇帝现在也想明白了王致鸣搞“纪录片”对自己的意义。朋友对自己有帮助,自己也应该有所表示吧。于是,也趁机向太后进言:亲爸爸,瑞之给我们爱新觉罗家族这么多孝敬和出力,太后是不是也该赏一赏瑞之啊?
太后听到皇帝的话后,也点点头,她独自沉思了一会后,说道:瑞之啊,听说你是英国女王封的男爵,咱们大清没有那么小气,哀家现在就封你为大清国的一等子爵又一云骑尉,世袭罔替。皇帝啊,这样的赏赐,你看怎么样?
光绪皇帝立即躬身说道:儿臣一切都依亲爸爸的意思。
“好吧,就这样!瑞之接旨!”太后也恢复了太后的威仪,在凤椅上坐正了说道。
“在!王致鸣接懿旨!”
王致鸣也严肃地肃立,站在离太后三米远的正面回应着。
“太后懿旨,因四川才子王致鸣心系大清,在海外与洋人交往中,为大清争光;又,为大清安置大量灾民,解朝廷燃眉之急;另,为大清朝廷防范外敌出谋划策,并提供大力帮助,大清国皇太后……”李莲英总管尖细的嗓音在厅里回响起来。
王致鸣听完这个封赏懿旨后,知道自己是逃不出“下跪”的“樊笼”,只好“高高兴兴”地跪下谢恩,跪都跪了,多说几句也不会立马死人,于是也口称:臣接旨,臣王致鸣,谢太后隆恩!谢皇上隆恩!
慈禧太后封王致鸣的爵位是属于功臣世爵,这个一等子在满清爵位系统里算是“一品”。在满清的爵位体系中,本身也没有什么国内、国外的区分,满清朝廷也有不少的“洋员”臣子,满清国情里只有满蒙汉之分。
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中国就是中央之国,是天朝上国,其它的国家不是蛮夷,就是属国,因此没有明确的国内、国外的概念。
这又是一个误区,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但是,王致鸣不知道的是:这是慈禧太后为他设的一个局。
慈禧太后也是知道他公开的大部分事情的,知道他现在在洋人那里很有些“名堂”。她是在知道王致鸣所说的“日本威胁”,和他向光绪皇帝提出的军队建设事情后,就发电报向天津的李鸿章询问,刚好李鸿章正在与幕僚们商议王致鸣所说的“中日必有一战”,李鸿章也就实打实地禀明太后:“中日必有一战”这个判断。
太后得到李鸿章的回答后,也分别询问了几个心腹军机大臣,大臣们的回答是参差不齐,于是太后就确定了李鸿章的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