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根火柴(1/2)
天津至上海的这段航程,常规的飞行时间是六个多小时,将在下午四点左右到达上海虹桥飞艇降落场。北方的冬季基本上是五点左右太阳就下山了,因此,整个飞行过程中都能有较好的能见度。
“鹰”号的豪华客厅中,坐在意大利小牛皮沙发上的三少爷,知道李鸿章不是第一次乘坐飞艇,就征询老爷子的意见:老爷子,我们是直接走海上走?还是走陆上,走陆上还可以顺便看一看景秀河山?都听你老人家的,随您的意思。
独自坐在客厅三人沙发上的李老爷子,貌似不经意的瞟了他的侄曾孙女一眼。
他的这个微小动作,被一直看着他的王致鸣的眼睛捕捉到了,王致鸣也没有顺势转动眼神,还是目不转睛、恭敬地看着老爷子。
老爷子发话了:瑞之啊,去泰山看看吧,老夫也想从空中看看,玉皇顶是一番什么摸样?
“好的,老爷子,我这就去安排。”王致鸣恭敬地回答道。
说完之后,王致鸣站起来走到舱壁边,拿起舱壁上的通话器通知驾驶舱:巍子,航线调整,记录下来,直飞济南、到泰山去,在玉皇顶上空五百米,以两公里半径低速绕行半小时,之后沿泰山、徂徕山、沂蒙山、尼山上空飞行,之后转滕州到微山湖去,沿湖的中轴线中速飞行,再飞徐州,到洪泽湖、高邮湖、扬州、镇江、无锡后,去太湖转一转。记住,一定要去缥缈峰上空转一转,之后经苏州去上海,每个地方都提前通报一次。
“Yes
Sir!”扩音器里传出一声美式英语发音的响亮回答,客厅里的所有人都清晰地听到了王致鸣与驾驶舱之间的通话。王致鸣自嘲的摇摇头,把受话器挂上,转身让卫士去拿几个高倍海军望远镜来。
这个巍子,是随王致鸣第一批出国的人员之一,是个超级飞行迷,现在是他的飞行队少校队长,也是“鹰”号的机长。
他既然要陪老爷子在空中逛逛,没有望远镜是不行的,何况这明显是那位“侄曾孙女”的意思,王致鸣可以肯定,老爷子连自己的曾孙女都没有看一眼,只看了侄曾孙女,可见这位小姐的身份不一般,王致鸣越来越对重生以前看过的野史有信心了。
他之所以安排看完泰山,就去看那四个湖,那是因为中国的书生们,都有“纵情于山水之间、终老于林泉之地”的情趣追求的原因罢了,李老爷子也是一位书生不是?
王致鸣的细心和善解人意,让老爷子感慨不已。
两位小姐在听完王致鸣的航线安排后,也兴奋不已。那位侄曾孙女小姐也用异样的眼神,不经意似地打量了王家三少爷一眼。她可是当天就知道太后封了这位英国男爵,大清一等子爵爵位的极少数人之一。
拿到望远镜的众人,也纷纷来到大幅面的客厅观景窗前,王致鸣请老爷子移步,极其自然地上前搀扶着老爷子,到大型望远镜前去观看。
机舱里一时间是惊呼连连、熙熙攘攘、闹闹热热。
他给老爷子示范后,就请老爷子的大儿子李经方照顾着,向老爷子告罪后,就离开了客厅回到他的书房,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到达泰山时,运气好,今天玉皇顶区域内不仅有阳光,还有云雾环绕着。
他亲自陪同老爷子观赏了云雾之中的玉皇顶、拍了几张照片后,就邀请两位小姐和几个老爷子的年轻子孙辈,围上丝质围巾、穿上皮质飞行夹克后,随他去尾部的观景舱。
卫士立即按照少爷的指示,通知驾驶舱向云团穿行,让这些年轻人体会一次“云中穿梭”的刺激。
这一安排,再次让那位侄曾孙女小姐和曾孙女小姐是激动不已。
到了尾部上层的观景舱,他再次提醒大家,把飞行夹克的拉链拉上、软式飞行帽也戴上、风镜也拉下戴好,以免冻着、伤着。
王致鸣的细心、体贴,让两位小姐的双眸里,都微不可查地,流露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姐妹两人用她们之间的“神秘”眼神语言交流着,逐渐地小姐的脸色愈来愈光彩夺目。
他偶然看到小姐们的眼神交流后,面带微笑地对小姐们致意,关心地以动作示意小姐们戴好帽子、围好围巾、拉好拉练、戴好风镜。
在大家都准备好之后,他让卫士们把升降式双层玻璃窗降下一些缝隙,这时,两千多米高空中的寒风席卷而来,打开的窗户缝隙变成了高音哨,发出刺耳的尖锐啸声,观景舱里的温度立即陡降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