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枫丹白露1(1/2)
第四十四章枫丹白露1
这是首次亮相,绰号“东北虎”和“华南虎”的特种部队。
东北虎特种部队,是将来负责寒区作战的部队;华南虎是负责在ya热带地区和江南地区,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
它们是**年同时组建的,这次两支部队都是全体出动。
两年的时间,少爷在它们身上花的经费,可以组建四支,在目前大编制下的旅级部队,相当于两个甲种师和一个大编制的炮兵旅了。
他们的任务,是在先期潜入枫丹白露附近,平时在欧洲训练,时不时顺便帮欧洲情报局,执行一些特殊任务的欧洲特种部队——“宙斯”大队的配合下,袭击枫丹白露,迅速控制王宫制高点和进出的主要通道、通讯、电源、水源,占领降落场,降落场选定的是狄安娜花园,以及方形水池旁边的空地。
第二个波次,是由十艘B型运输艇搭载的野战部队。作战计划规定它们的到达时间是二十一点前。野战部队的班用轻机枪,全部换装通用机枪。
他们的任务是建立防线,在炮兵和空中支援下,防守枫丹白露和空降场七十二个小时。
之后,随飞艇分别撤退至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临时基地、卑尔根基地,待物资转运完毕后再撤离。
至于瑞士的什么狗屁的“永久性中立”地位,乔丹爵士现在也不管那些吃人肉不吐骨头的*子们那么多了。何况,现在的瑞士,也没有宣布什么“永久性中立”之类的玩意儿。
第三个波次,是余下的是十二艘轰炸艇,十二艘运输艇。规定的到达时间是二十二点三十分钟前。
这波运输艇,搭载的是航空和陆军弹药,以及二十四门120迫击炮(四个连队)、十二门超轻型105榴弹炮(与屠灭日本五、六师团的105榴弹炮一样,六个炮兵排),每门炮都配备了十二个基数的炮弹,随行的炮兵是最简化的作战编制,其它炮兵在当天上午十点,由随后从日本赶来的运输艇,运输到枫丹白露去。
这一波编队,还顺便搭载了部分轻武器弹药,少量的文物包装运输材料,随行一个一百人的专业文物、摄影和装运队,里面有十几位中国籍、欧裔的文物专家,和那支魔法小队的两名文物高手,以及一个三十人组成的炮兵观察和指挥系统,一支十八人组成的医疗队,其中有六名外科医生。
他们的任务是:
1.轰炸艇配合宫殿防御部队进行防御,主要是打击枫丹白露周边五十公里范围内,法军的集结地和炮兵阵地。轰炸艇的弹药由卑尔根来的四艘B型运输艇负责,运输艇回程时,也负责装运部分枫丹白露的路易时代的家俱和打包的文物。
2.那支专业文物队伍,才是这次的主要力量,是实现根本目的的保证。前期的一切作战,都是围绕着把这里的所有文物、遗迹、名家作品都迅速打包,装运“回家”来进行的。
完成突袭任务的特种部队,将分出东北虎的一个中队,与“宙斯”特种部队的部分人员一起,对文物清理现场进行警戒、安全保护和监督;欧洲情报局负责监视枫丹白露的特工,负责为文物专家们指点各个重要展室和展品的分布,以及档案室,他们要取得展览馆文物的档案资料和目录。
华南虎特种部队,将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在枫丹白露周边,那著名的皇家森林里面,布置地雷封锁线、警戒线,安置诡雷,监视进入森林的法军人员。
其中有部分小组,将在一些洞穴或要道附近,挖掘地穴潜伏起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预警,阻击、袭击敌军的指挥部、指挥系统,引爆其所控制的雷阵。
空降枫丹白露的部队,他们的计划时间只有七十二小时,最多延长二十四小时
另一支是第二编队,代号B,比A编队晚起飞十五分钟,在A点向西北转向三十五度,提速至170公里/小时,走法国的图卢兹(2240公里)、波尔多(2500公里),进入比斯开湾(B点)、再进入大西洋,沿海岸线到南特(C点,2800公里)附近转向,再次提速至180公里公里/小时,沿着南特、昂热、旺多姆、乌塔维尔、枫丹白露航线(全程3150公里,耗时十七个多小时),直扑枫丹白露。这段的独立航程有一千六百五十公里,B编队的第一波,比A编队第一波晚二十分钟左右到达枫丹白露空域。
这一支编队,是以运输和轰炸艇为主的编队,也分成三个波次,波次之间间隔一小时三十分钟和一小时出发:
第一个波次,是由八艘龙一型轰炸艇、四艘炮艇组成,分成四个小队,即一艘炮艇、两艘轰炸艇,它们的任务是对枫丹白露以西和西南、五十公里半径内的所有桥梁,进行结构性爆破,达到迟缓、阻击这两个方向的法军,对枫丹白露进行攻击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