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逐倭 > 第八十六章 帝国壁垒

第八十六章 帝国壁垒(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为卿狂 大唐神探迷案传奇:冷砚凉心 一个男人迷离的情感生活 武林传说 反抗神的射手 剑入天龙 造物幻想 武皇 重生之林冲传奇 医道通天

王忬按兵不动,江南剿倭前线的官兵纷纷向王忬上书请战。特别是游击邹继芳、参将汤克宽等主战派不断游说王忬,纵恿王忬号施令,尽快扫荡烈表山上的倭寇。王忬认为汪直兵精粮足,船坚炮利,只可智取,不能力敌。

卢镗部属唐为明虽是一个小小的百户所指挥,也急切建功立业,力言可战。他见过王忬,分析敌我形势,认为龟缩在烈表山一隅的汪直地窄兵少,不足为患。对王忬拥兵不战一事颇有微词,认为王忬如此小心谨慎,有些过份,完全是养痈遗患,贻误战机。

王忬反问唐为明道:“你这次追击骚扰余杭、湖州、镇江的倭寇,到底逮住或杀掉多少个倭寇?”

唐为明脸红耳赤,羞愧难容。他不仅没有逮住一个倭寇,甚至说一个倭寇也没见到。如此战绩,确实是难以启齿,他无话可说了。

但许多少年新进将官不以为然,认为倭寇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是人皆可啖的豆腐。强烈要求王忬马上出兵,扫荡烈表山上的倭寇。上报朝廷养兵之恩,下平民间对倭寇扰民的积愤。江南大小文武官员都认为剿倭时机成熟,力陈可战。三万官军对三千多倭寇,不赢才怪。

王忬之所以按兵不动,第一是烈表山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是忌惮汪直的佛朗哥火炮、火绳枪厉害,且汪直贮存足够的枪枝弹药,足以灭掉三万官军十次乃至百次以上。鉴于汪直弹药充足,见惯孤儿寡妇眼泪,深知战争残酷的王忬,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眼见江南将官不知天高地厚,将骄卒惰,皆以为自己勇敢无畏,势不可挡。王忬就召集诸将到中军大营谋划军机,在每个将官面前放置一个可盛五百斤溶液的大水缸,内置海水。然后向急求一逞建功立业的将官说:“这是倭寇,请大家干掉他们吧!来,勇士们,你们勇气可嘉,有足够的自信喝光这缸海水。不要客气,喝吧!”

诸将面面相觑,无人敢饮。别说这是苦涩的海水,就算是一缸甘甜可口的糖水,也没有人一口气喝光这五百斤液体。

王忬便对请战将官说:“一缸清水,尚难尽饮,滔天大浪,能一口吸尽吗?你们急于求成,勇不可挡。可灭倭跟勇气无关,跟不怕死无关,而跟你们的能力、本事有关。你勇敢无畏不一定能灭倭寇,徒劳送死罢了。送死非常容易办到,但能解决问题吗?你们勇战而死,倭寇还在,有什么意义?”诸将始知王忬借水喻意,折服于理,大家只能报以沉默。

不久,朝使到来,奉旨催战。王忬没有办法了,就把那些好逞血气之勇的将官全部打上战场。二百多艘战舰,上万余人马,浩浩荡荡驶向烈表山剿倭。

不料,汪直备战多时,对此早有预见。倭寇不等官兵靠近烈表山,就万炮齐鸣,把大部分官兵的船只击沉在海上。半数官兵丧身海波,没有一个官兵能活着爬上烈表山的海滩上。经此一战,抗倭急进派几乎绝种,大多数人支持王忬的缓进剿倭方略,设法用计谋智胜倭寇。

王忬逐出招贤令,凡有妙计剿倭者,赐以百户指挥出身,赏钱二千贯。

招贤令引出一个名传史册的威震中外的抗倭英雄,这个人就是妇孺皆知的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出身于武职世荫家庭,登州(山东蓬莱)人。戚家祖籍安徽定远,祖上戚详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最后论功,为子孙赢得一个“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职位。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为人正直,从小就对长子戚继光严加管教,指望儿子日后能光宗耀祖。戚继光也没有辜负将门之子的荣誉,“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十七岁那年,因为戚景通病重,戚继光接替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此后他的官途一路平坦,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被提拔为山东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是整顿海防,督促士兵屯田训练,因为当时倭寇的主攻方向是浙江,所以山东无仗可打。因胡宗宪的举荐,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佥浙江都司佥事,擢升为参将,主持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的军事。也就是从这年起,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北调守边,戚继光前后与倭寇周旋了十二个年头。

武将世家出身的戚继光从年少时就胸怀朴素的理想:“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从主抓屯田训练到直接走到前线,这正是戚继光期待已久的平生所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如烟让我扶墙,举国为我痴狂 让你当和尚,开局你就杀了住持? 洪荒:我,玄都大法师,炼丹狂魔! 洪荒:凶兽始祖,打造不朽帝族! 別喊我丹皇,我只是个灵草加工师 圣子十八岁,系统说我晚年不祥? 截教要翻天?我师父是通天! 每天百年修为,我杀穿修仙界! 宗门收徒,我能看见属性词条 合欢宗,从杂役开始让师姐为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