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谁是猎物(2/2)
周全功一见徐凤仪这付蒙着头脸的打扮,就疑窦丛生,厉声对他喝道:“站住,你这家伙,是什么人,你是不是想造反呀?”
徐凤仪耳边陡如晴天霹雳响起,全身一哆嗦,下意识地解释道:“冤枉啊,本人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来都没有作反事之心,还请大人明察呀!”
周全功呼的一声,蓦地冲到徐凤仪的面前,大叫道:“让我看看你的庐山真面目是什么?露出真容让我瞧瞧!”说着,他便要动手掀开徐凤仪的蒙面布。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徐凤仪动如脱兔,快如奔马。一闪就隐身没入树林中,不见踪影了。
周全功目瞪口呆,半晌回不过神来。这两件事来得太突兀,太古怪,见鬼一样令他没法按照常情寻思。周全功完全被这些意想不到的内斗事情整懵了,弄傻了。
“贼酋王婆留跑了,快来帮忙!啊!”企图阻止王婆留突围的官兵被王婆留一刀轰出十丈多远,狂吐鲜血而亡。
这回王婆留真的开始撤退了,随着一声大喝,他全身真元鼓荡而出,双手掣刀上下翻飞,一时只听得砰砰之声大作,凡王婆留刀光所到之处,官兵的兵刃被四散磕飞,不少人手折骨断。山野中惨叫声此起彼伏,久久不绝。
唐三眼睛一直就没有离开王婆留身上,象盯着一件肥美的红烧肉一样死死盯紧王婆留。此时见王婆留作势要逃,身子有如大鸟腾起,向着王婆留直扑过去。此时枭龙帮不少好汉已横倒一地,大家无力拦阻王婆留逃走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他耀武扬威而去。唐三刚刚才追了几步,却见面前人影一晃,随即一张愤怒的脸庞凑到他眼前,抬头就看见了王婆留一双雪亮的眼晴如匕般与他对视。唐三没想到王婆留还会回头跟他打照面和招呼,自觉脊梁骨凉飕飕的,大叫一声,望后便倒,顺着山坡一路滚下去,一头栽下旁边的一个新挖的棺材坑中。
“啊!”棺材坑中传出唐三杀猪般凄厉的恐怖的惨叫声。王婆留看得出唐三这小子很虚弱,也相当胆小怕死,跌下棺材坑就吓成这样,算什么好汉?想到自己自小被这种胆小如鼠的孬种欺负,王婆留真有一种冲上去给唐三扎一刀的冲动。想到对手人多势众,虽然折损一些人马,乱成一团,但实力尚存,自己也不可恋战久留,逐叹了口气,转身隐入漆黑一片的竹林里。
周全功见王婆留人影一晃,几个起落就消失在众人视野中。心中暗叫不妙,徒唤奈何。完了,完了,这厮象只斗败的公鸡,彻底蔫了。本以为王婆留是一只困兽,挣扎起来固然厉害,拿下来却是迟早的事情。也想不到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
王妙手望着远山阴恻恻一笑道:“我很佩服这贼酋王婆留的胆量,居然敢单枪匹马来到这里闯阵。哼,你跑得初一,跑不了十五。你以为你还能活着走出这徽州吗?别高兴得太早。前面还有埋伏,我相信东厂的数十名锦衣卫高手肯定能团团围住这狗杂/种并拿下他来。”
周全功脸带喜色,狞笑道:“没想到我们还有机会的,看来已经没有必要一定由咱们拿下他们了,别人抓到他们也是一样。我们不妨作个渔翁,到前头捡便/宜吧!”
唐三跌落棺材坑初时,骇怕之极,大呼小叫,求人救援。周全功过去拉他起来,开玩笑道:“棺材,棺材,升官财!唐兄弟呀,你运气怎么这样好,一头跌入钱堆中。恭喜,恭喜,恭喜财!”
“你这个玩笑可一点都不好玩,也不好笑,若非老子有神功在身,恐怕此时已到阎王跟前报道了。什么官财,关老子屁事?这棺材坑又窄又深,差一点要了我的命。好个狗杂/种,别让我拿住你,我也要塞你到棺材坑中试试滋味。”唐三从小都是养尊处优,生活环境极度优越,因此比谁都怕死。他见王婆留几乎要取了自己的性命,当然吓得差一点儿神经失常。
周全功拍拍唐三肩头,连声道:“哦,唐少爷,不要掂念这件事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嘛。来,我们先喝杯酒压压惊,再上路到前头找狗杂/种算账。”
在王婆留他们逃出绩溪之后,指挥官兵作战的曹邦辅总督大为愤怒恐慌,迅动用江苏各方面力量严密监视、追踪王婆留这股海贼的动向,同时修书几封给浙江的几位抗倭将领,如王忬、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叮嘱他们密切关注此事。
就在王婆留他们刚出旌德,突破过泾县,直趋南陵之时。杨虎、陈龙和幽冥七子等高手收到各方的反馈线报,说南陵现贼酋王婆留的踪迹。杨虎、陈龙因“二龙”之事闹心,烦恼不已,也介入抓捕王婆留这些海贼。他们才不管王婆留是不是“二龙”之一,最主要的是他找到一个头绪,可以凭直觉判断贼酋王婆留可能是“二龙”中的一条逆鳞龙,因此他才果断指使手下在南陵设伏,力图把王婆留拿下。
杨虎、陈龙和幽冥七子等高手雄心勃勃要抓贼酋王婆留建立奇功。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王婆留的武功竟然如此之高,他们的性命差点儿死在王婆留这个煞星的手里。
王婆留他们日夜兼程追赶押解汪直亲属的官兵队伍。这日,他们赶到南陵。南陵县丞引三百官兵拒关,阻止王婆留他们通过。地方的正规军建阳卫指挥缪印和周边三个县府的官员也率兵来援。还有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东厂、西厂数十名锦衣卫高手随时会跳出来找他们霉气。面对一千几百名官兵民勇,王婆留他们将面临迎接一场前所未有的血腥杀戮。
王婆留一行人刚刚走近南陵城下,官兵便在城上箭楼引弓疾射他们。
一郎勃然大怒,向王婆留请示道:“这班龟缩在城头放冷箭的官兵太可恶了,我们得杀杀他们的锐气,拿下这个城池,出口恶气。”众海贼轰然叫好。王婆留也被官兵再三挑衅的动作激怒了,同意一郎攻打南陵的建议。
一郎、二郎、三郎……这伙郎党立即挥刀便上,城上箭如雨下。众海贼悉手接其矢,轻松自如,南陵县丞、缪印等诸路官兵相顾愕贻,心理受到沉重打击,完全丧失与众海贼抗衡的勇气。
明时地方武生通过乡试(省级考试)武举人,可以到京师参加会试,一共三场比赛。第一场试“马上箭”,射三十五步远的靶子,十中三即合格;第二场试“步下箭”,八十步的靶子,同样十中三即可;第三场是笔试写策论。我们熟悉的戚继光和俞大猷都参加过这样的武举会试,不过猜想他们也达不到“手接飞矢”的地步吧?难怪南陵县丞、缪印等诸路官兵看到海贼这样的神技后一齐崩溃。
明人在笔记《筹海图编》中称王婆留这股海贼是:“盖此五十三人者,滑而有谋,猛而善斗,殆贼中之精选,非常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