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请将激将(2/2)
在到河南嵩山的路上,徐凤仪也见识过少林武僧跟倭寇较量,事实上少林功夫与倭寇的刀法较量时并不占优势。那是他在微山湖岸边碰巧见识到的一场少林武僧与倭寇窄路相逢的遭遇战。
当时,一个身穿和服、手执倭刀的倭寇,正在路上对一个游方僧穷追不舍,并吆喝道:“秃驴,往那儿跑?有能耐就跑上西天去,没能耐就束手就擒。我们不杀和尚,只要你放下成见与敌视态度,我请你到九州去传经讲道。”不少倭寇一边杀人,一边拜佛。倭寇对僧人有这种拉拢态度徐凤仪也不觉得奇怪。
那游方僧气喘吁吁回骂道:“蠢骡倭子,我才不与你们同流合污。你们为几文村钱,就杀人害命。天地也不容你,佛祖岂能保佑你们,你们去死吧,你们不得好死。”
那追赶游方僧的倭寇笑道:“你是驴,我是骡,大家不正好是一家人嘛?吵什么吵,咱们一家人还是好好合作吧,你传经,我杀人,一齐对付那些愚民,有何不妥?别骂别人不干好事了,你这和尚干了些什么好事?你做了善事又怎样?我要你死,你还不是死得比猪还难看?看你的武功是少林一派,对我们倭人大大有用,到我们营里传经授艺吧。抗拒不从,我便杀了你。”倭寇倒也尊师重道,善于学习。就算是对手武功比自己低,亦认为有可取之处。他们做法暗合汉书《艺文志》所云:“虽少道,亦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君子不为。”
徐凤仪当时听到那倭寇的话的时候,灵魂出窍般呆住了。他不得不承认倭寇的生存能力无比强悍,认同他们残酷无情的杀戮,他们所作的一切事情,不管怎样无耻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个恶劣的丑陋的世界上生存下去,这有什么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倭寇确是这个星球生存能力最顽强的人种,永不退缩的战斗精神和不断学习弥补自己不足的自我个体完善能力,令人感到恐怖?不错,这个种族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简直让人感到恐怖。当时徐凤仪心中唯一念头就是想破坏,阻止那倭寇说服游方僧到倭营里去传经授艺!
早见那游方僧抽出戒刀与倭寇打起来。那倭寇出招凶猛,当当三刀如电雷鸣,把游方僧打得昏头转向。激战中,倭寇怪啸一声,挥刀使出一招满月斩,明月一样的一轮辉光罩向游方僧的头颅。游方僧那知其中凶险,不假思索挺刀格挡。
徐凤仪见此情形,自是忧心如焚,急向那游方僧疾呼道:“和尚,快闪避,不要格挡。”喊声未歇,游方僧的戒刀已与倭寇的倭刀碰上了。那倭寇的倭刀真似挟万钧力道,势不可挡,斩断和尚的戒刀余势未衰,再削下和尚的半边肩头。这一切变故在刹那之间发生,徐凤仪鞭长莫及,欲救无门。
那游方僧亏得徐凤仪提醒,危急中把头一摆,避免命丧当场。不过一条胳膊已给对手活生生卸下来,顿时惨叫一声,翻滚在地。徐凤仪这样一来不是救人,反而让游方僧多受痛苦而死,还不如不提醒这游方僧,让他稀里糊涂死去。
出于义愤,徐凤仪拔刀与那倭寇打起来。倭寇挥刀荡开徐凤仪的兵刃,气呼呼道:“你是什么人,敢多管闲事?”
徐凤仪一边还击,一边义愤填膺道:“我是你爷爷,专杀尔等无名之辈。”那倭寇确实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可他的刀法一点也不弱,强得可畏。徐凤仪劈出一刀旋风斩,那倭寇来一招百剑封。两人都是对倭刀技击了如指掌的行家里手,堪堪斗了个平手。
那倭寇怒喝一声,使出刺击变招技“突变流云斩”,连刺带劈,两招刀法连环而出,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再无住歇。只能用一个“强”字来形容他!
徐凤仪银牙一咬,也使出王婆留传给他的得意绝技“连环旋风斩”。两刀相碰,两股巨力相撞。“咣当”一声,两个人都被钢刀强悍无比的弹力搞得挺胸凸肚,俱作出金鸡独立的模样,险些儿仰躺在地。危急中,徐凤仪趁势变招使出旋风大腰斩,抢先一步扭腰劈出一刀,正中那倭寇的肚皮,把他开腔破腹,几致砍成两断。那倭寇怎抵挡得住徐凤仪这一招连续不断的杀着?捂着肚子踉踉跄跄后退,跪地垂头而死。
徐凤仪回头想救那游方僧,却见那游方僧摇头摆手道:“少侠谢了,我不行了,不用再浪费心机救我了,替我传句话到少林寺就行了。”徐凤仪见游方僧断肩血如泉涌,根本无法止血,也知道这游方僧救不活了。当时蹲下腿对那和尚说:“大师有话请说,只要晚辈徐凤仪能办得到,万死不辞!”
那游方僧强忍痛楚道:“我乃南少林寺武僧惠福,近日夜探倭寇营寨,得知倭寇极其倾慕我少林寺的武术,欲北上盗经,窃取我华夏武林秘藉。可惜我如今身受重伤,已不能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向同门师兄通风报信了。施主,你替我去少林寺知会一声,让少山禅师小戒备,严加提防。”
徐凤仪点头,欣然受命,感慨系之道:“倭刀法已臻完美之境,若再让他们吸收少林寺的武术精华。倭寇的刀法就无械可击了,那如老虎添上翅膀啊!”
“你说得对!”惠福挣扎着说,拼尽最后一点力气认认真真恳求徐凤仪道:“替我向少山禅师建议,让少林寺的武僧学一点倭刀法,学会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力求咱们的武术更胜倭寇一筹!不能让倭寇比我们厉害呀,否则我死不瞑目………”惠福说完这话,头一歪就死了。死的时候,正如他所说那样,死不瞑目!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惠福的遗愿也是徐凤仪想表达的意思。
徐凤仪带着惠福的遗愿,风尘仆仆赶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拿出俞大猷引荐信,向少林寺主持少山禅师说明来意,恳求他派遣少林僧兵下江南剿倭。起初少山禅师并不想介入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匪争战,徐凤仪急了,力主少山禅师派出少林僧兵到前线去练兵,说这样可以保持少林僧兵的战斗力,促进少林武术与倭刀法的交流。徐凤仪这态度颇有点看不起少林武术的意思,结果他建议少林武僧学一点倭刀法的建言,遭到包括少山禅师在内,全体少林武僧的反对。少林武僧认为他们是代表天朝大国武术的最高水平,用不着学小倭寇那点垃/圾东西。
倭寇有那种自我个体完善能力,难道说代表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的少林武僧反而没有这个能力?徐凤仪气极了,他负气地把倭刀法吹嘘得神乎其神。说少林武僧不服气,可以到前线去证明一下,看看谁的武功厉害?
就这样,受不了徐凤仪激将法刺激的少林寺主持少山禅师,最终还是派出五百余名少林僧兵下江南剿倭。
对王婆留、金尼这些盘踞在台州一带的倭寇来说,五百名少林僧兵也好,不怕死的数千名南蛮狼兵、土兵也好,都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现在摆在王婆留、金尼这些海贼面前,象山一样屹立,强大不可摇撼的对手,还是狼兵带到江南前线作战的十几头亚洲巨象。狼兵把他们驯养的巨象训练得极其聪明敏捷,知道怎样闪避兵器,加上狼兵给这些大象穿上特制的藤甲,巨象几乎象现代战争中陆战坦克一样横冲直撞,势不可挡。倭寇拿这些巨象没有办法,悬赏千金寻找打败巨象的办法,几乎无人揭榜。
难道说真的没有办法对付南蛮子以及他们驾驭的猛兽?这十几只畜性让倭寇吃尽苦头,必须尽快拿下,恢复倭营的士气。答案是有的,据说麻叶九怨的女军师樱木露娜过几天就来台州支援金尼,她想到办法收拾这些庞然大物。
金尼既然已经请到王婆留这个援救者,为什么还向麻叶九怨这倭掠派求助呢?作为一个带兵的将军都会这样做,金尼在玩平衡术。她单独请王婆留和麻叶九怨都不放心,怕什么呢?怕出现强宾压主的情形。但请来王婆留之后,她就敢向麻叶九怨求援了,因为王婆留可以替她遏制麻叶九怨,使麻叶九怨无法吃掉她。这就是势力平衡之道。不管麻叶九怨这恶倭多黑多凶恶,不管金尼、王婆留的理念与麻叶九怨这恶倭同不同?团结一切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力量是金尼必然的选择。在自己弱小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地向恶势力妥协。二元体系意识中,非白即黑。以为自诩正义的就不会向邪恶妥协。如果有人这样想问题,只能说这个人小学还未毕业。远的如朝庭招安山贼。读过《水浒》的朋友想想朝庭为什么接受招安梁山泊的好汉的建议?镇压他们不是最好选项吗?强盗杀了这么多人,为什么还要特赦他们?近的如国/共合作,为什么?你想明白,答案就有了。
金尼守住台州这个码头,对麻叶九怨这恶倭也有好处,出于共同利益考虑,他答应向台州增援,并派出他的智囊樱木露娜带精兵悍将支援台州。麻叶九怨的部下不是接受金尼节制和调遣,为是共同利益配合作战的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