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贫困的家(1/2)
马路上,霓虹闪烁,人潮涌动,热闹异常。但是,大家心烦意乱,无心欣赏,一家人心事沉重的朝公共汽车站走去。
到家,已经是万家灯火,打开门,妈妈看看闹钟,9点整。所谓的家,就是一个三十几平米的平房,靠窗的地方一分为二。窗子这边是一个上下架子床,儿子思睡上边,小女儿思羽睡下边。窗子那边是一个钢丝床,那是罗思文的地方,剩下的地方是爸妈的一个高低床,屋子中间的墙上,有两根铁丝,上边挂着布帘子。
晚上,床与床之间用布帘子隔开,屋里仅有的家当是爸爸工作之余,到郊区的山上砍伐的木头,做成的一个写字台和几个漆着红色油漆的箱子。爸妈的高低床也是爸爸按当时最时兴的样式做成,当时做好后,从城市运到农村,后来又从农村搬到城市,仅此而已,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这个家,一点也不过分。
除了放床的地方,其他的边边缝缝,犄角旮旯堆满小物件。家中唯一的一个象样的电器,是一个14寸的黑白电视,那是单位的招待所客房旧电视淘汰的时候,爸爸咬牙花了5o元钱买下,那也是家中唯一的家电。
全部的家当放在一起,不值5百元,贫穷甚至是赤贫,是家庭的现状。虽然家中值钱的东西几乎没有,但是,家中所用的东西都放的井井有条,东西都擦的器皿放亮。
罗思文的妈妈是一个闲不下来的勤快人,平日没事的时候,就干家务活。刚从农村搬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还小,将就着住下了。虽然经济不很宽裕,罗爸爸每月不足2百元工资,但是,罗妈妈是个贤内助,总是把生活打理的有声有色、妥妥帖帖,生活荤素搭配,日子有滋有味。
大的衣服穿完了,妈妈缝缝补补洗干净,小的又穿上。罗思文穿过了,思羽穿,爸爸淘汰了,就给思穿。一家五口人,生活虽清贫,但是,孩子们学习很好,家庭安宁祥和幸福,这让爸妈非常欣慰。“日子再穷也有盼头,孩子大了就好了。”这是爸妈经常互相安慰的话。
罗爸爸想着再好好努力努力,再评个先进之类,就向领导申请要一个大点的住房,或者争取单独给半间,给闺女们做卧室。
闺女都大了,跟父母住一起很不方便,何况还有一个儿子。爸爸心中有榜样和工作的动力,经常加班加点,都是为了心中美好的梦想,谁能料到,居然出了这事。看来今年再评先进不可能了,一种希望落空的感觉陡然包围了罗妈妈,她进门后颓然的坐在自己的床边,烦恼的想心事。
房子中很少有人说话,大家都有极大的精神压力,各怀心事。孩子们很懂事,匆匆洗漱完毕,上了床,躺在床上想着各人的心事。
妈妈和罗思文半宿都睡不着,不时的翻身,偶尔传来床压的咯吱响的声音。罗思文在半梦半醒间来回辗转,总算迷糊过去了。正在迷迷糊糊的做梦,“文文、文文。”妈妈的声音像静夜的警笛,刺耳、惊涑,突然间连摇带叫的把她吵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