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传道(1/2)
秦剑也学着村长的样子,将酒一饮而尽。
霎时,一股热浪自喉间扩散开来,烧得整个胸腔火辣辣的疼,而刚刚愈合的伤口也随之隐隐作痛。
痛,但爽快!
甘香凛冽,只一口,秦剑便爱上了这个东西。
胡月儿正拿着一只鸡腿大啃,见秦剑这副模样,有些好奇,抢过酒杯舔了一口,立刻呸呸几声,吐着舌头跑出去找水了。
秦剑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秦剑与村长推杯换盏,连饮几杯,不多时,一壶烧酒便见了底。而这难得的一餐,也到了尾声。
秦剑喝下了整壶酒的七成,胡月儿却几乎包揽了整只肥鸡。
年迈的村长见二人尽兴,也是满面红光,微醉的脸上充满已尽地主之谊的自豪感。
秦剑却未有醉意,只觉周身热气升腾,身心无比舒畅。他目光瞥过村长,眼见其沧桑的容颜舒展,心生一念。
念这村寨简陋,村民穷苦,这一餐,平日村民怎会舍得?
一声叹息。
村长忙问:“客人何故叹息,可是老汉有不周之处?”
秦剑笑着摇了摇头,脑中忽有一个想法闪过,遂问道:“村长老伯,敢问村中可有纸笔?”
村长点头道:“我年轻时曾识得几个字,家中纸笔还是常备的。”
言罢,他也不问秦剑要纸笔做什么,马上将年轻后生喊进屋中,令他去自己家中取笔墨纸砚。
半炷香过后,后生捧着笔墨纸砚,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秦剑接过纸笔,将宣纸摊开,提笔在纸头写下五个大字――大力奔牛劲。
大力奔牛劲,蜀山俗家一脉功法,易入难精,讲求勤学苦练,即便是天资略差、灵根皆无,也可修得一二。秦剑身为蜀山俗家一脉掌门之子,五岁便熟读各类玄奥、典籍,此功法早已了然于胸,半字不差。
半个时辰的时间,秦剑洋洋洒洒的写满了整整十八张宣纸,共计三千余字,道尽《大力奔牛劲》的精髓。
“客人,这是……”村长一直在旁观看,却不甚明了。
秦剑将宣纸交与村长手中,笑道:“此乃一脉粗浅的功法,村长可将其誊写几分,读给村中孩童或精壮男子听,若他们能领悟一二,提升个把力气确是不成问题。”
“功、功法……”
传说中仙人修行的功法,凡人何曾得见。村长登时目瞪口呆,浑身颤抖,忽地双膝一软,欲跪倒在地。
秦剑忙伸手在他腋下一托。
老村长只觉一股绵力传来,再也跪不下半分。
秦剑道:“我二人来村中叨扰,受到如此盛情款待,已是过意不去,村长又行此大礼,我等如何承受得起?况且,人之交往,要重礼尚往来,你与我一壶酒,我送你一部功法,也是公平合理,不是么?”
村长呆呆的望着秦剑,只觉他谈吐之间、眉宇之际,自然流露出几分凡脱俗的气质,不由喃喃说道:“你、你是仙、仙人……”
秦剑见他已陷入痴呆,心道:难道凡人竟对修真如此敬畏与向往吗?
胡月儿歪起头,手托玉腮,也有些疑惑。
无奈之下,秦剑只好将村长扶到椅子上坐好,又取了女子衣衫,叫胡月儿去内室换了,自己则将另一套穿在了身上。
虽是新衣,却也是粗布所制,此刻,秦剑看起来与年轻耕农也别无二致。
不多时,胡月儿慢悠悠的从内室踱出,扭扭捏捏,一脸不快,看样子,她还未适应人类的装束。
秦剑上下玩味的打量了一番,道:“哟,这衣衫虽然粗陋,但穿在我的月儿身上,怎么就显得这般光彩照人呢!”
胡月儿忙转了转身,尽量将衣衫捋平整了,面带潮红,轻声问:“真、真的吗?”
秦剑笑道:“那是当然了。”
胡月儿立刻欢快的跑到秦剑身边,挽住秦剑的胳膊,显得非常开心。
秦剑看向村长,道:“村长老伯,多谢款待,我与月儿就此告辞了。”
村长呆滞的点了点头。
秦剑无奈的摇了摇头,与胡月儿二人离开了小屋。
女人与后生皆不在院中,或是春耕繁忙,各自做活去了。
秦剑便依之前老农所言,踏上了通往西方的小路。
直到此时,村长才猛打了一个激灵,陡然醒转,环顾四周,不见人影,顿觉恍然一梦。
可再看手中,那厚厚的十八张宣纸,却又是如此真实。
后,宋家庄凭借秦剑留下的这部《大力奔牛劲》,逐渐展壮大,不出五十载,人口竟突破了三千。村中男子因终日修炼,大多孔武有力,周边村寨的少女们皆以嫁入宋家庄为荣。
甚至有一人,因颇有灵根,竟成功踏入修真之路,成了青丘之国境内的一位著名散修,得以列土封侯,常伴君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