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剖析(1/2)
刘武看着马小五递过来的竹简,他现在还真不知道该不该接过来,因为自己还顶着个读书人的身份呢!那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根本就不识字吧!
无奈之下刘武本着即便是做做样子也要翻开看看的心态将竹简接了过来,打开竹简轻扫了一眼,这下刘武算是彻底愣住了。
“为什么?”
因为刘武遇上了一件极其匪夷所思的事情,原本在刘武看来如同天书一样的“隶书”自己竟然能看懂。
当刘武有了这个惊人的发现之后哗啦一声拉开了全部竹简,他要再看看,原本刘武以为自己是眼花了,可是现在自己真的能看明白竹简里面的内容,刘武满脸震惊的看着竹简心说道:“真他娘的活见鬼了!”
不等刘武多想站在他身前的马小五已经开口了。
“大哥看出什么了吗?”
“啊~!”
“哦~!”
“小五你说!”被马小五从震惊中拉回来的刘武收起竹简看着马小五说道。
马小五看了看已经恢复如常的刘武,又看了看周围的几个人这才说道:“这份竹简的执笔者一定是出自同一个人,在云中既能代表武泉县令,又能让度辽将军府没话说的只有一个人!”
“太守杜林!”
不等马小五将名字说出来,刘武已经想到了这个人物。
马小五点点头说道:“不错,现在武泉县令蔡邕并未到任,那能这样代表两方写出这份竹简的人就只能是太守杜林了。”
“嗯~!”
刘武明显对马小五的话有些意外,武泉县令?貌似刘武自从重生之后还从未听人提起过,还有汉末的大儒蔡邕怎么会来武泉当县令呢?
马小五看了看一脸不解的刘武笑着说道:“大哥是不是觉得奇怪,堂堂朝廷侍中怎么会被任命为武泉县令?”
见刘武点点头示意自己说下去,马小五看了看身边的这些人又看了看身后的桌案,刘武明白了,对着几个人说道:“大家都坐,小五细细道来!”
马小五也不客气听了刘武的话就跪坐了下来,这才仔细的讲述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原来早在七月的时候对云中损兵折将的战事,并州刺史张奕就上报给了朝廷,朝廷当然要追究责任了,可是这杜家明显在大汉朝中树大根深,查来查去却将毫无过错的云中郡丞和武泉县令朱道撤职查办。
可是这武泉县令毕竟也是八百石的官员,并且身处边地那是一定不能有空缺的,适逢侍中蔡邕上表弹劾云中太守杜林玩忽职守才有此大败,所以朝中上下经过一番交易之后,手无缚鸡之力的蔡邕就被派往武泉做县令了。
可是这蔡大人明显也有些脾气,从八月开始从京师启程,可是到了现在也不见他到任的身影。
而杜林呢也乐得清静,索性就将武泉的大小职权全抓在了自己的手中,而这份竹简的执笔者除了杜林意外因该没有其他人了。
“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刚刚听完武泉县令蔡邕的事情,尽管对于蔡邕是武泉县令这个事实有些意外,可是刘武现在明显也无心关注这件事情,他现在最想弄明白的是,为什么张淮自己动手杀妻弃子而不见愤怒,并且所有的事情好像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
见刘武这么快就指出了整个问题的关键,马小五点头说道:“这也正是所有事情串联起来的关键!”
“大哥请想,大哥此胜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刘武看着马小五想了想说道:“当然是张淮了,咱们都因该算是东都尉的边军,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不对~!”刚刚将自己的话说出口刘武猛然想起竹简里前面的一段内容。
“看来大哥也看出来了!”
马小五甩了甩衣袖对着刘武说道:“大哥,我想咱们有麻烦了!”
“啥意思?咱们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难道还有错不成?”
原本坐在那里静静听着刘武和马小五对话的热闹有些听不下去了,直接就出声质疑。
还不等刘武出声训斥他,坐在他身边的喜庆伸手一巴掌就拍在了他的头上狠狠的说道:“多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