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隐藏着另一片天地(1/2)
徐殊的心神一动,就从五岳平山印中放同几只恶鬼,直接忽视了玉阙夫人的惨叫,让玉阙夫人成了恶鬼的口粮。这招就不叫杀鸡给给猴看了,而叫杀猴给猴看,直看得冯雨嘉和冯雨茜连连色变,心里狂呼遇人不淑,给徐殊倒茶的手都不由得有点抖。
徐殊这才满意的喝着茶,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把宗门安排好以后,他可是还有无数的事情需去办,呆在这里的时间可不多,他可不想这两人三心二意,还坏心不死谋划什么,这点人心可必须是要镇住的。没办法,他的玄清宗实在没人,不然也不至于费这么多心思来收这两个女人。
第二天早上,徐殊正在苦熬法力,就听得灵儿报说知府大人上门求见。
徐殊吩咐灵儿将客人安排在天合楼,就与付馨竹急急的洗漱穿衣。徐殊正想将自己书生皮披上,付馨竹这次却不让了。
付馨竹巧笑着说道:“你会念几句诗词?一天到晚扮秀才,你想把孔老儿从坟里气得爬出来!穿这个吧,这才适合你现在的身份!”说完一甩手就抛过一件衣服来。
徐殊伸手一把抓住,拎起来一看,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青色玄边大袖道袍。徐殊想了一下也是,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然修了道,就不要去败坏人家书生的形象得了。
徐殊嘿嘿一笑,就将道袍披到了身上。付馨竹又丢出冲和巾、云袜、十方鞋来,都是从成都就给徐殊准备好的。徐殊一一套上,又让付馨竹三两下挽了个道髻,再扎上头巾,在屋里转了两圈到处找感觉,看得付馨竹咯咯直笑。
一般来讲,散修都不会太注重穿着,五花八门都有,但道袍仍是主流。但穿道袍就不一定是道士,因为明朝的道教是相当达的,各代帝王都普遍采用道家的理和仪,道袍所以也展成为了一种主流服饰,上至帝王,下至贩夫都有可能穿。而且道士也会有不同,有那有门派的念经真人,也有居家的火居道士,总之除了和尚,你穿道袍都不是错。
付馨竹也取出一身淡黄的白边道袍来,把丰韵的身姿掩进一片流纱之中,配上她孤高美艳的面庞,倒颇有几分出尘之意。可惜徐殊,没脑子想的道袍之下的风光和帮仙女翻身的场面,哪里会将三清祖师的教导放在心上。
两人收拾完毕,寻思着这个知府大人威风也应该杀得差不多了,才慢悠悠向着天合楼而去。虽然修仙之人很少会参合世俗间的事情,但历代道门,都和朝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道士要娶老婆,要布道兴教,要收香火银子,都离不当权者的支持。除掉武当、青城这种级大派,一些小门派都会想办法倚靠朝庭,以便广传道义、广收门徒。
徐殊的玄清宗要想立足,官面的事情他必须还得应付一下,毕竟他可不是武当、青城这种朝庭都不敢动的巨头,哪天把官府惹毛了,调个几千上万大军过来,他也只有夹着尾巴四处逃的命,就更不要说收徒传道了。
大凉山在川地来说,都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就更不要放眼天下了。虽说现在清朝已开始向地方派驻官员,但徐殊步入天合楼看到的,还是一个汉人。
这位大凉山的知府生得面黄肌瘦、一幅苦像,就像满街的人都欠了他银子没还一样,仅穿了一身便装,带着一个师爷、两个家将就过来了。知府和师爷都在闷着头喝茶,没有表现出一丝不耐烦的样子,灵儿在一边添茶,倒让这个大官佬爷吓得满头是汉,不断的在往门口张望。
徐殊一进门,就用神识轻轻的放出一股亲切和深沉的感觉。苦脸知府大人一个激灵,一抬起头,就看见一脸高深的徐殊和飘然出尘的付馨竹,就是欠一拂尘和年轻太轻,要不然徐殊配上那一身高深的气息,绝不用担心骗不到香火银子了。
苦脸知府和师爷对望一眼,就要站起身,徐殊却急走上前两步,伸手一虚压,法力就透体而出,将两人死死按死在凳子上,脸上却一团和气的说道:“知府大人有礼了,贫道乃是玄清宗宗主清云真人。因昨日夜间有些小事耽搁了睡眠,让知府大久等,罪过,罪过!”
这个苦脸知府刚想起身,就被徐殊一把按下来,压得凳子都吱吱呀呀的叫,差点磨破了他的陈年老痔疮,疼得他是咬牙切齿,一张苦脸都快滴出水来了。但他也瞬间就明白了,这个什么破宗主,的确不是那些动不动开坛作法,满嘴跑车的水货道士,而是真正有法力、有神通的人。他这个前朝命官,自己都前途叵测,动用军队更是妄想,当然更不敢惹徐殊了。苦脸知府当即两手一拱,说道:“原来道长就是玄清宗清云真人,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对于真人的大名,我早已是如雷贯耳,今日有幸得见真人一面,也是上天有眼,真人何罪之有!”
苦脸知府的脸皮之厚,堪称可比城墙,但徐殊一通话说下来,更是付馨竹笑得差点绷断了自己的裤带。只听徐殊哈哈一笑,说道:“知府大人过奖了,我玄清宗虽说仅仅创教百年,勉强算得上兴旺,但却极少接触世俗间人事,立派之本更是运在西域一带。近段时间各位长辈都需闭关清修,承蒙错爱传下这个宗主之位,才得有幸与知府大人一见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