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2)
再说那九儿今日在学堂上没有默出瑾嬷嬷交代的文章,心中不安。晚饭过后就独自抱了唐莞给的女书,坐在炕上看。
王氏晚饭后例来是要到院子里散散的,看到九儿用功,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嘱咐两个丫鬟照看着九儿,就和韩老姨娘出去了。
因着九儿读书,两个丫鬟把屋里的灯都点上了,又把能挪动的烛台都放到九儿身边,一时之间,恍若白日,单听得那西洋进贡的自鸣钟嚓嚓走的热闹,紫金炉里又袅袅燃着醒神香。两丫鬟收拾好了,就拿了针线活在九儿身边守着,低头做活。那屋里又敞亮又安静,正好读书的。
那灯芯燃的长了,烛光呼呼直跳。翠云拿了小铜剪刀轻轻剪去,九儿觉察到了,抬头冲翠云一笑。
丫鬟翠玲端上一杯茶,道:“姑娘喝口茶,歇歇再看吧。”
九儿道了谢,接过来喝了。
翠云笑道:“姑娘用不着那么客气的,事事都要道谢,反显得外道了。”
九儿笑道:“两位姐姐是伺候祖母的,九儿敬重,当然要道谢。”
翠玲笑着刚要说话,那边听得小丫头道:“老太太回来了。”
三人忙起身上前迎接。
九儿上前搀过王氏,笑道:“祖母几时出去的,九儿竟不知道。”
王氏笑道:“你正用功么,就没有喊你。以后吃完饭也要消散消散。刚吃饱就闷着看书,对身子不好。”
王氏走到炕桌前,伸指点住九儿正看的《女范捷录》,道:“可是看到这里了?贪多嚼不烂可不行啊。以前看的可都记住了?”
九儿正收拾炕桌,打算明日把看过的书还给莞姐姐,听到祖母问话,轻轻嗯了一声:“嗯,都记下了。”
王氏和韩氏交对望一眼,道:“那我要考考你了。”随手翻开一本书,道:“这《女论语》第三章讲的是什么?不用全对,讲出大概意思祖母就算你会了。”
九儿微微一笑,侧头想了想,缓缓背诵:“学礼,凡为女子,当知礼数。女客相过,安排坐具。整顿衣裳,轻行缓步。敛手低声,请过庭户。问候通时,从头称叙。答问殷勤,轻言细语。备办茶汤,迎来递去。莫学他人,抬身不顾。接见依稀,有相欺侮。如到人家……”
如此滔滔不绝的背了下去,王氏和屋内诸人都大大吃惊了。王氏和韩氏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光,这时九儿已经背完,笑晏晏的看着王氏不出声。
王氏不由也笑了,道:“好不厉害,我孙女儿过目成诵呢。”
九儿笑着低了头。
王氏摸了摸九儿的头,怜惜道:“用功自是好的,但也不可累坏了身子,这一晚上看书看的眼睛都累抠抠了不是。让丫鬟服侍你,早早歇息了吧。”
九儿点点头,笑道:“好,只剩这几章了,孙女儿马上就看完了。”
王氏也不强她,揉揉九儿的头,起身去了。韩老姨娘和王氏略说两句也就起身告退了。这王氏自有丫鬟上前服侍梳洗不提。
这九儿知祖母要休息了,便抓紧时间看完余下章节。由丫鬟服侍着卸了脂粉,褪了钗环,另行梳洗后就躺在王氏身边。
王氏侧身搂住九儿,这九儿提了一天的精神,已是累极,躺下不多久就昏昏睡去。王氏在看着身旁的小孙女儿略显憔悴的脸庞,心中却也暗暗叹气:这孩子心气儿这么高,恐怕不是什么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