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七章·第一节·【九月初六】(2/2)
在搜捕的过程中,南城副将贾仗义一干人等,觉五粮粥铺的‘异状’之际,险些被狡猾的贾仗义‘撞破’机关,引无端杀戮之际!
幸亏了唐宁,及时找到了粥铺门外,才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麻烦
在搜捕队全数撤走之后,唐宁却仍似行色匆匆……
那一刻,唐宁始终在深深的凝望着,正愣愣的低着眼睛,接近于消沉的站在竹楼门口的萧咏良。
青春年少的时光,美好的一切都已一去不再复返。
他们各自,又是怎样度过的这份本应是‘最美好’的日子?!
几多深埋在心底的思绪,多少被记忆和时光的流沙,几近淹没,却又时常在寂静的深夜烛光下忆起,引心底对过往岁月的重重怀念,涌荡起几乎无法平息的失落和潺涟。
可是,良久、良久的对视之下,唐宁除了唰唰不断的泪水滴落之外,竟也再说不出一句话。
那滋味,就象一坛已被岁月尘封了很久很久的佳酿陈酒,另夹杂着甘厚的醇香和无尽的酸楚
他们之间,有着青春年少时懵懂的依恋。那是对生活中,原本固有的祥和的,习惯般的依恋,对伙伴的难舍!
有多少离别的话要相互倾诉,多少对世间和生命的感悟,想要彼此交融可人世的剧变,使他们失去的,仅仅只是这些吗?!!
再后来,在咏良似已显得有些模糊的记忆力,只记得唐宁曾问过他一句:“咏良哥,你还好吧!”
他甚至不记得,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回答她
能活下来,再次回到故乡。这,应该算是‘好’吧?!可以再次见到儿时的故人、踏上养育他的土地,这也应该算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可他的喉咙里,如同正有无数根针,在无情的刺痛着他!
什么也说不出来,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临走的时候,唐宁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说道:“月神一定会保佑凤城的子民!先好好休息一下吧,明天我会派人来接你。玉郎哥,我有很多话想要和你说,也有很多事情还想要和你谈”
萧咏良记得,当时他好像是点了一下头!但是他不记得自己曾经抬头,抬头去望一下唐宁的眼睛
直到唐宁几乎是倒退着身子,已到了小院子甬道的尽头,她才回转过身形。一步一回头似的、依依不舍的离去了。
直到她转过身子离开的瞬间,萧咏良才猛然的抬起了头,望着唐宁的身影进了门外的车门,车厢的门‘嘭’的一声,瞬间关上了
萧咏良的嘴唇,在微微的轻颤着。他甚至忽然抬起手,似想要呼唤即将离去的人。直到此时,他仿佛刚已想起,自己也有话开口要说!
可是,终于还是没有出一点点声音,缓缓的放下了刚刚微微抬举起来的手臂
此时的梁伯,极影千恩万谢的送走了门外的唐宁和邓兰兰等人。
望着远去的车马,梁伯喊声叹气的摇着头,从院门外走回进来。
他望着萧咏良呆呆仍僵直的站立在竹楼门口,老人的眼中,竟显出一股羡慕、感动般的欢愉。
梁伯一边回身插好院门,一边似感叹般的微微摇着头,轻声说道:“唉~~~~难得呀!难得人家唐家小姐竟然这般念旧!人家可是这满城之中的巨富家族,头面人物。竟然为了看看你,深夜带人前来如今这年景,这样好的姑娘,已经绝种啦孩子,你好福气呀!”
可萧咏良此刻的神情,仍旧是那样的痛苦和麻木!
仿佛并没有听到老人刚刚说过的话,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听到!
说话间,梁伯已走过来,望着这个小时候看着他长大的年轻后生。
他忽然产生了一种极其陌生的感觉,仿佛已经有些认不出眼前这个人了
可这,毕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人,在他的心里,在这个无依无靠的卖粥老人的情怀中,这曾经的玉郎,又何尝不是像一个他已失散多年又忽然重聚的孩子
梁伯拍了拍咏良的肩头:“玉郎啊,你也早点歇着吧!人家都已经走远啦~~~~!唐姑娘说,明天会派人来找你。回屋吧,去看看那个可怜的独臂人伤势好些了没有!唉,月神保佑这个可怜的人,我先睡觉去了哈。”随后,老人独自进了小竹楼,那件自己的小卧室里休息去了